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贺龙任军长。1932年底,贺龙率红三军入川,进入今天的渝东南一带活动。1933年12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湖北省咸丰县大村会议提出"创造湘鄂川黔边新苏区"口号和"占领酉、秀、黔、彭作为新的根据地"的策略路线,红三军向四川省酉阳县、秀山县、黔江县、彭水县一带发展。1934年6月,红三军进驻酉阳县南腰界,红三军司令  相似文献   

2.
正1933年夏,蒋介石重新集结重兵围攻鄂西边区,湘鄂边区根据地遭敌攻占,红三军再次失去依托,红三军由3万多人锐减到3000多人。为扭转被动局面,湘鄂西中央分局于12月19日在咸丰大村召开会议,决定放弃湘鄂边苏区,到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创建新苏区,把"恢复湘鄂边苏区"的口号改为"创建湘鄂川黔新苏区"。会议期间,红三军第二特科大队送来情报:国民党保安团长兼忠、丰、石清乡司令周化成部  相似文献   

3.
戴楚洲 《湘潮》2023,(2):43-44
<正>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得到部分恢复1932年10月,贺龙和关向应等人率领的红三军主力与夏曦等人率领从洪湖苏区突围出来的部分部队在湖北随县会合。10月下旬,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枣阳县召开会议,决定红三军向湘鄂边苏区转移。12月底,红三军进入鹤峰县邬阳关,重建鹤峰县第五游击大队和邬阳关区、乡苏维埃政府,完成由洪湖向湘鄂边转移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万涛与夏曦     
万涛与夏曦冉光海三新的,更剧烈的论争在红三军和洪湖苏区的发展方向问题上展开了。斗争的结果虽然是夏曦以"胜利者"占据上风,但他在湘鄂西苏区军民中的精神形象和道义行为却随着整个苏区的全部丧失而信誉扫地;万涛作为"战败者"连同他的肉体也在洪湖的土地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5.
正1934年5月,红三军进入黔东。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枫香溪召开会议,作出了"建立包括酉阳、秀山在内的黔东特区"的决定。会后,红三军印发了大量文件,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抽调部队干部组织地方工作队,分赴酉阳、秀山、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等地发动和组织群众,组织革命武装,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开辟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5月14日,红三军走出的开国将军杨虎臣、樊哲祥、邓家泰的子女杨剑、樊小祥、邓秋林、邓东元等组成考察团来到巫溪,重走红三军小长征路,并考察投资项目。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巫溪通城长红村红军司令部驻地旧址土墙上的红三军政治部标语,居然是由樊小祥的父亲樊哲祥将军亲笔书写的。红三军到巫溪巫溪红三军革命遗址保存较好,考察团一行来到长红村,听取了讲解员关于红三军小长征战略转移到巫溪的艰难历程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向同伦 《党史博采》2002,(10):33-34
1932年7月,蒋介石在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同时,调集10多万人向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危害,红三军未能击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只得退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3年12月19日,中共湘鄂西分局在湖北大村召开会议。根据贺龙的建议,会议决定“向酉  相似文献   

8.
正1934年,贺龙率领红三军由湘鄂西转战酉阳、黔江、彭水,攻下沿河,于6月初到达酉阳南腰界。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召开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根据地,组织干部深入发动群众,组建工农武装,开展政权建设。贺龙和参谋谷志标一起召集  相似文献   

9.
正1933年7月24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宣恩烧巴岩召开会议后,夏曦率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和红7师留守鹤峰苏区,贺龙和关向应则率领军部和红9师到鄂川边一带开辟新苏区。但是,夏曦却未贯彻烧巴岩会议有关"巩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精神,在敌军逼近鹤峰时仓促撤退,丢失了根据地,致使红三军再度失去依托,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得知消息后,贺龙即提出"红三军挺进渝东南,在酉、秀、黔、彭地区创建新根据地"的建议,得到关向应的支持。随后,贺龙相继派出几批侦察人员,分道潜入该地区,侦察地形,绘制地图,探听敌情,并开展对国民党25军第5师师长杨其  相似文献   

10.
正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对湘鄂西苏区发起军事围剿,红三军(1931年由红二军团改称)在贺龙、关向应领导下,多次击退敌人围剿,壮大了根据地。1932年7月,国民党对湘鄂西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执行"左"倾冒险主义和单纯防御战略,红三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于10月上旬退出洪湖苏区,于12月15日进入重庆巫溪、巫山两县。在重庆境内,红三军深入农户,发动群众,宣传革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1933年12月,红三军向渝东南方向前进,攻  相似文献   

11.
一张字条     
正这是四川省彭水县黄家坝黄学珍老人珍藏的一张红军留下的字条。纸张早已泛黄、破损,经认真托裱,内容仍依稀可见:老板,×们吃了你半坛咸菜几根×××了几根柴共补你黄豆六升红七师机炮连一排条红七师,就是红三军第七师。这张字条是红三军第七师机炮连一排1934年路过黄学珍家时留下的。那一年,红三军在  相似文献   

12.
正1932年12月15日,贺龙率红三军越过川陕鄂交汇处"一脚踏三省"的鸡心岭,浩浩荡荡进入四川巫溪(今重庆市巫溪县)。红军在巫溪留下的故事,至今流传。战略转移8000里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贺龙任军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红军主力及根据地武装发展到3万人。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大批军队向湘鄂西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三军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3.
陈家付 《党史纵横》2001,(10):10-12
遵义会议到会理会议这段时间,在红军统帅毛泽东与红一军团长林彪和红三军团长彭德怀之间有过一段纠葛.林彪的一个电报,曾导致毛泽东被罢官;他的一封要求毛泽东下台的信又导致毛泽东对彭德怀产生误会,使彭蒙受24年的不白之冤.这是红军长征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插曲.  相似文献   

14.
1932年秋。 这天,天刚刚亮,周老嘴便喧哗起来。湘鄂西中央分局和红三军军部都临时设在这个乡村小镇里。 晨雾中,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红军干部施着伤腿,一步一拐地朝周老嘴走来,鲜血和泥水把他浸了个透,仿佛从血水里捞起来一般。他就是红三军警卫团年  相似文献   

15.
《红岩春秋》2014,(8):64-67
正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位于酉阳县南腰界乡南腰界村5组。1934年6月,贺龙等领导的红三军来到酉阳南腰界,以南腰界为中心,开辟了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红三军司令部驻扎在原清末秀才余兰城私宅(余家桶子),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室以及贺龙、夏曦、关向应的办公室或宿舍也安排在宅内。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  相似文献   

16.
(续上期)担任师政委1934年春,红三军恢复了军政治部。政治部一共只有6个人,夏曦兼主任,下面有四个干事,廖汉生担任秘书。7月间,红三军进入贵州沿河县的枫香溪。中共湘鄂西分局召开会议,决定全面恢复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派一批干部深入发动群众,建立黔东苏区。会后,军政治部在枫香溪集中全军经过登记的党团员干部100余人,成立了干部大队,突击培训政治工作干部。政治部秘书廖汉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学员。在干部大队,学员们比较系统地学习《红军政治工作条例》等小册子,学习怎样做政治工作、党团工作、群众工作,怎样组织苏维埃、…  相似文献   

17.
诞生我曾是湘鄂边红三军十九团向贵登团长的警卫员,后随独立团刘汉卿团长做警卫工作。红三军独立团诞生与成长的历程至今令我不能忘怀。1932年9月底,红三军从湘鄂西洪湖根据地退出,经豫、陕、川边界,于1933年1月初,攻克了湘鄂边的鹤峰、桑植两县。但在“左”倾错误路线影响下,政治上继续搞错误的“肃反”运动,内耗损失巨大。7月,在湘鄂敌人的攻击下,我军的游击战争不能坚持下去,只好转移。在转移的兵力部署上又出现失误,我军伤亡十分惨重。  相似文献   

18.
挺进大西南     
一1933年夏,气候格外炎热,火毒的太阳把大地烤得焦糊,田园龟裂,沟枯河干,万物奄奄一息失却了往日的生机。 湘鄂边“剿匪”总司令徐源泉奉蒋介石之命,集结14个团十万重兵,对湘鄂西苏区发动了大举进攻。崎岖的山道上,烟尘滚滚,但见运送军队的战车一辆接着一辆,大炮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青光。 贺龙和关向应被迫率领红三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经过20余天的艰苦周旋,红三军终于甩开敌人的围攻,钻进深山密林,跨过峪谷涧溪,来到了川鄂边区风景秀丽、依山傍水的咸丰大村。贺龙旋即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 在桌面上摊开的地图旁,贺龙手拿一支大号铅笔,不时认真地在上面圈注一个标记,关向应和夏曦  相似文献   

19.
正"1934年夏,贺龙、关向应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入黔东,建立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同年10月,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抵达木黄镇,与红三军(会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胜利会师。两军领导人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在红三军军部——木黄镇水府宫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两军团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20.
正南腰界位于重庆市酉阳东南部,与贵州省沿河县、松桃县、印江县以及重庆市秀山县接壤。这里曾经是红色的土地,是革命的摇篮。1934年6月,贺龙率领红三军进入南腰界,并以此为军事指挥中心和大本营,开展了开拓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为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建立大本营1934年5月8日,红三军奇袭彭水县城后,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认为彭水"背山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