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祝志勇  吴垠 《学习论坛》2005,21(6):56-57
民营化作为国有企业产权改制的一种方式不能动摇,但必须重点研究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制约因素。其中,产权理论难有实质性突破构成国有企业民营化的理论约束;部门间就业转移阻滞、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利益集团行为刚性、财政资源紧张与补偿制度缺失形成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实践约束。只有摆脱这些约束,国有企业民营化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资源是稀缺的,财政收入是有限的。从个人预算约束的原理分析财政的预算约束会得出几乎相同的结论。以既定的财政收入作为预算约束的总量控制,把财政支出划分为工资性支出与建设性支出来进行分析,会出现一种“强制替代”的情况,这就是我们要调整支出结构和节约财政支出以及强化预算约束的必要性所在。  相似文献   

3.
顾耀昌 《唯实》2000,(1):43-4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精辟指出,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江总书记的这段话不仅明确了反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内涵,而且突出了监督的关键作用,这对当前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至关重要。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权力。但权力具有两重性,可以用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可以以权谋私,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权力只有在受到强有力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正确行使。权力如果失去监督就会被滥用,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对于腐败者而言,手中的权力越大,对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因此…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既受客观资源的硬约束,也受主观价值的软约束.中国人均资源有限,资源耗费巨大,资源浪费严重,资源短缺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面对资源的约束,中国发展只能走节约型道路.节约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具有巨大的道德价值.节约是中国历史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当代的革命传统.节约包括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生产节约是重点,要致力改变经济结构,改革经济体制,发展循环经济.生活节约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具有特殊的意义,要努力构建节约型生活方式,使消费模式适合中国国情.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依靠技术进步、完善法规政策、树立全民节约意识等.  相似文献   

5.
建立国有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必须与国有企业目标定位、分类改革相结合,可以考虑逐步实行激励性的年薪报酬制度,谨慎引入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项目,尽快健全国有企业企业家责任制度,有效控制"在职消费"等灰色隐性区域,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化的改造、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职业经理业绩考核体系的建立和经理市场的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6.
杨建 《学习论坛》2009,(9):43-44
在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中,面临着土地资源约束的突出矛盾,影响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程,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是当务之急.要真正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努力提高现有建设用地的利用率,节约每一寸土地,同时通过开发荒地、整治"空心村"、尽量使用城市周边的丘陵荒坡等方式,努力增加土地供给,促进产业集聚区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权力约束机制,其实质是为了防止权力的垄断、权力的滥用和权力私有现象的发生。本文主要从领导干部的用权理念、用权行为、用权责任、用权结果四个方面探讨了建立领导干部的权力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深化国企改革必须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当前对国企经营者普遍存在激励力度不足、激励方式单一、约束机制不到位等问题。为此 ,必须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经营者在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加大激励力度 ,建立有效的约束经营者的法律制度 ,完善对经营者的考核标准体系等措施建立健全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搞活国有企业更有赖于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是高素质的职业企业家阶层,而要建设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就必须要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股权、期权等;精神激励主要包括荣誉、地位、权力、成就感、归属感等。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必须与国有企业的目标定位、分…  相似文献   

10.
诚信体系建设与约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提升道德修养的前提,要求人们信守诺言,不弄虚作假。我国传统的诚信思想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诚信理念本质讲应该说是一致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说“公民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行为成为公害……”,究其原因,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使社会的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受到影响,人们的道德…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劳酬失衡、激励不足、权力滥用的缺陷,而约束机制则存在政出多门、权力分散、流于形式的弊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形成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分配方式、用人机制、企业制度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13.
一、激励机制的建立 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绝大多数经营者的收入仍与一般职工一样,实行月基本工资加奖金补贴的分配方式,虽然奖金多一些,但这远不足以与其承担的责任、风险、业绩相提并论.这就出现了干好也不多拿,干坏也少拿不了多少的现象,这仍是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方式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如何根除这一现象,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其长期为谋求企业的发展而奋斗.我认为必须建立一套从利益分配形式上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年薪加期权形式的报酬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的公法“回归”及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欣 《理论学刊》2012,(6):89-94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始终没有解决事业单位的公、私法属性问题,公法属性的模糊已成为事业单位逐利、问责含糊等表象问题的本源,本轮事业单位改革应在保留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基础上,明确事业单位的公法定位,建构中国语境下的“公益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15.
16.
试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己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致命瓶颈。这是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供给失衡即非正式制度陈旧、正式制度约束状态造成的,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应尽快转变人才观念,增强人力资本意识,进行非正式制度创新、正式制度也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1、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经济的增长最终要靠消费需求的扩大。2、我国消费需求难以启动受到以下5个因素的制约:(1)经济过剩、买方市场的环境约束;(2)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约束;(3)体制转轨未完成、社会保障不到位的制度约束;(4)消费政策自相矛盾的行政约束;(5)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的战略约束。  相似文献   

18.
排除间谍侦探和演艺人士这类因工作性质而不断变换自身角色的特定从业者,一般社会公民所具备的职业气质大体上是稳定的.就像每个人因家庭背景、教育程度、自我提升等多方因素而奠定了他最基本的行为和品德一样,人在为他赖以寄托精神追求的时候,同样需要事业操守.传媒,这个对于公众日常生活具有极为特殊影响力的行业,给它的从业者提出的奋斗目标一向是高远而神圣的,其中不可忽视自律意识的形成和保持.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制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制定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共管理的效果。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通常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公共政策制定实质上是公权力的行使,对公众之间的权利义务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公共政策制定应当受到行政法的约束。以行政法的视角,公共政策制定应遵循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民主化原则等基本规范。以行政法的原则约束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对于更好地制定公共政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作为企业制度安排的重要因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支点应从过去以货币资本为基础的所谓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相互关系的界定,转为重点放在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如何建立的基点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