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中国共产党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持久抗战、夺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八路军中的贵州健儿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在广袤的敌后战场上,到处都活跃着贵州健儿的身影……在八路军所属三个师中,115师是以原红一方面军为主编成,120师是以原红二方面军为主编成。在红一、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贵州时都进行了扩红工作,补充了大量的兵力。红军长征过贵州、各族青年踊跃参加红军。红三军在黔东扩红1300多人,  相似文献   

2.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8,(13):55-55
贵州是一片”红土地“,在革命处于危难时期,贵州支持了红军。从1930年4月邓小平、张云逸创建的红七军进入贵州开始,到1936年3月底红二、六军团离开贵州,红军在贵州活动前后达6年。在这一时期,红军的足迹遍及全省68个县市,先后建立了黔桂边革命委员会,还在大定·(今大方)、毕节成立了中华荔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北京军区某红军团"红二连"是一个满载历史荣誉的红军连队,诞生于大革命时期,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红二连"党支部牢记党的嘱托,高举党的旗帜,对党忠诚,红心赤胆,在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新世纪新阶段,"红二连"官兵坚持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军精神,在抗震、演习、阅兵等重大任务中,  相似文献   

4.
从1930年到1936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七军、红八军、红三军、红六军团、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先后在贵州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开展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进行了惊心动魄的长征大转移.在中国革命极端困难的时期,贵州成为红军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的重要之地,成为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贵州各族人民在红军革命精神的感召下,拥护红军、支援红军,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红军长征孕育的长征精神和老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贵州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阔步新长征     
正5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贵州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贵州新时代的长征路"为主题,回顾了贵州百年沧桑巨变,展示了多彩贵州精彩蝶变。贵州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福地,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是贵州巨变的力量源泉。当年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特别是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为我们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孕育和成就中国革命的一片热土。当年红军足迹遍布全省68个县,从黎平到遵义、从娄山关到青杠坡、从乌江到赤水,书写了"历史转折、出奇制胜"的壮丽篇章,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红色资源。  相似文献   

7.
田超 《湘潮》2023,(2):23-26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壮大红军武装力量一直是重要的革命任务之一。党和中央苏维埃政府大力开展扩大红军运动,为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创建、巩固和捍卫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和政治基础。据统计,从1928年至1935年间,中央苏区扩红约35万人。中央苏区的扩红运动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1,(20):46-46
红二、红六军团突围后,立即挥戈南下。28日,红军进占黔西南的盘县县城。至此,在乌蒙山辗转近1个月的回旋战胜利结束。 黔西北有了根据地1935年9月,蒋介石为了阻止中央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在湘西会合,调集130个团、30万兵力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发动新的"围剿"。面对严峻形势,红二、红六军团决定突围远征,向贵州实行战略转...  相似文献   

9.
正开展寻访慰问老红军、抢救征集"老红军口述历史"工作,是一份抢救史料、保存记忆的沉甸甸责任和使命。2016年,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老干局、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等12家单位,开展了寻访慰问老红军、抢救征集"老红军口述历史"工作。抢救珍贵记忆1934年至1936年间,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先后转战贵州,据不完全统计,红军在贵州全省扩红总数  相似文献   

10.
自红六军团西征1934年9月20日进入贵州,到红二、红六军团1936年4月1日最后离开,贵州成为红军长征期间活动时间最长的省份。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在贵州转战,革命足迹遍及61个县,涉及全省9个市(州、地),占全省市(州、地)的100%,占全省88个县(市、区)的70%。如果包括红7军和黔东游击队等其他红军的活动,贵州有67个县区市留下了红军的足迹。贵州又是红军长征期间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  相似文献   

11.
正"红军曾两次到达榕江!""1930年4月30日,红七军攻占榕江古州城,这是红军入黔攻占的第一座县城,第一次在贵州召开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红七军攻打古州胜利之后回师右江革命根据地。1934年底,一部分红七军将士随中央红军再次进入贵州,并到达榕江县朗洞镇……"侗族女孩李慧,声音甜美,笑容可爱,在榕江红七军历史陈列馆从事讲解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每一场讲解,她都以第一次的新状态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2.
我的2006年,是伴着“遵义会议永放光辉”北京展度过的,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展览年吧。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贵州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地方。用省领导的话来讲,贵州是中国革命的胜地和福地。如何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对外宣传贵州、展示贵州?这是省领导去年2005年就开始考虑的问题。2005年11月份,省委确定计划到北京举办一个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大型展览。由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主办,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军区政治部、遵义市委、遵义市政府承办,李军部长责成省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13.
10月19日上午,贵州省隆重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座谈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发表重要讲话。石宗源在讲话中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向所有参加过长征以及为长征胜利做出贡献的老红军、老同志、老干部及其革命家属,向当年拥护红军、支援红军,为长征胜利做出牺牲和贡献的贵州革命老区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他指出贵州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贵州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红军长征的光辉足迹。尤其是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  相似文献   

14.
黎平会议是红軍长征途中召开的最红军的足迹——穿行多彩贵州”大型主重举行,拉开了我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贴近”的要求,撰写精彩的报道,弘扬长和优良作风,展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命老区的干部群众、展现贵州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先后转战贵州,贵州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福地"。在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先后转战贵州,贵州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福地",—连串重要的空间节点,在这里上演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瑰丽神奇的活剧,书写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伟大篇章。红六军团西征过贵州。1934年7  相似文献   

16.
欧阳淞 《当代贵州》2016,(41):22-25
正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在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中,贵州有一连串重要的空间节点,在这里上演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瑰丽神奇的活剧。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基本情况贵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4年至1936年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先后转战贵州,书写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伟大篇章。红军长征在贵州的主要经过  相似文献   

17.
长征精神孕育形成于整个长征过程,而贵州因为在红军长征史中的重要地位,成为长征精神的主要发源地。红军进入贵州是历史的选择作为国民党在南方的反动统治中最薄弱的区域,贵州很早就成为红军转移的目的地。1930年4月中旬、5月上旬,为避敌重兵"围剿",红七军及红八军(10月合编为红七军)一部分别从广西进入贵州荔波,榕江、从江等县。12月中旬,红七军约7千余人经贵州黎平县水口地域北上中央根据地。由于在湘鄂边和洪湖苏区反"围剿"中失利,红三军于1934年5月中旬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月以来,铜仁市碧江区文化旅游频频曝出惊喜。3月26日,2012"多彩贵州踏春行"大型采访团走进碧江,专题采访该区文化旅游;4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旅钓中国"栏目组来到碧江,专题拍摄"中国天然钓都"的美誉;5月1日,"大明边城"向游人开放试营业;6月13日,2012"全国知名网络媒体、博主多彩贵州行"大型采访团走进碧江,并称赞该区的傩堂绝技绝艺过火铁、  相似文献   

19.
扩红对党和红军的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关键作用。遵义会议前后,党和红军把扩红工作放在首位,通过报刊、传单、标语、歌曲等实物和口头宣传相结合,积极动员,在遵义扩红5400余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遵义扩红成功,补充了革命力量,既是遵义会议实现转折的重要成果,也是遵义会议精神的实践体现。  相似文献   

20.
石码红4军旧址群位于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21日下午,红4军的先头部队进驻石码镇。红军驻石码期间,石码成立了工农革命委员会,领导龙溪县和海澄县人民,配合中央红军开展三大任务:抗日宣传、筹款和扩红。5月,红4军控制的红色区域达66.7%。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码红4军旧址群主要包括龙海一中红军楼旧址、红4军军部旧址、红4军政治部旧址、西湖小学红军旧址等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