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现代以来社会发展观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大川 《岭南学刊》2005,2(1):43-45
以经济上量的增长为追求目标的发展观;现代化的发展观;社会全面发展观;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佩鲁的新发展观;马克思的以“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轴心的共产主义哲学理想发展观,是近现代以来有代表性的社会发展观。本文对此逐一作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2.
刘雯 《传承》2011,(14):4-5
邓小平全面发展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吸收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全面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社会全面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观。邓小平全面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们应当自觉树立全面发展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发展观: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慧  许堂伟  张瑞 《前沿》2002,(1):68-70
发展观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即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 ,有限制的发展观 ,满足基本要求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这四个发展阶段越来越以人为核心来界定发展内容 ,以人为本是 2 1世纪发展观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和发展。首先,以人为本,坚持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的发展观的形成入手 ,阐述新的发展观的内涵 ,发展过程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目标 ,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 ,进而确立的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新的发展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飒  陈若松 《湖湘论坛》2004,17(3):22-23
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江泽民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邓小平的发展观,总结2 0世纪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社会主义健康发展观,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理论指导。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健康发展观集中体现在民本发展观、协调和持续发展观、跨越发展观、高效率发展观和全面发展观。民本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根本,协凋和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战略、战术、艺术和方法,跨越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模式,高效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中心,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目标。  一、民本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7.
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依据,并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考察形成的指导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理论内涵与价值导向上存在内在一致性,我们从创新与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协调与马克思"社会有机整体"思想、绿色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世界一体化思想、共享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思想五个方面入手,旨在探讨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升华。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9.
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新观点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内涵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体现了我们是在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对于提高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观即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协调、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全面发展 ,从而创造性地实现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创新。江泽民创立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观是新时代对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新挑战和新机遇的必然要求 ;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挑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