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后,菲律宾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先后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开放政策,引进外资,接受外援。三十年来,外国对菲律宾的直接投资和经济援助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菲律宾外资、外援变化的基本情况战后,外国对菲律宾的直接投资和经济援助分别经历了二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外资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从1946年独立到六十年代末期。这是美资大量涌入,美资势力扩大时期。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国直接投资对各国、各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愈益加重。据联合国统计,外资在各国资本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已达25%,发展中国家为13%。从外资存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看,发达国家为21%,发展中国家则高达31%。外资已成为拉动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杠杆之一。但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不是直线式,而是曲折的,有时会发生大的起落。  相似文献   

3.
印度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 ,对外资的利用一直持慎重的态度 ,采取既利用又限制的原则。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展 ,印度的外资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充分利用间接投资的同时 ,外国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有了较快的增长。本文在论述了投资结构变化后 ,进一步分析了其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吸引外资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90,(4)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均致力於吸引外资投资,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均取得了良好的外资投资成绩。 过去印尼的企业经营环境并不理想,加上印尼政府对外资投资有种种限制,因此除了一些资源开发型和面向印尼国内市场型的投资以外,外资企业对印尼制造工业部门的投资一直是比较消沉的。但是,印尼政府从1983年陆续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政策改革,企业经营环境已经不断有所改善。印尼政府自1986年起又实施了一系  相似文献   

5.
2000年以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增长,外资对俄直接投资呈现良好态势,投资额逐年增加,投资主体和投资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俄投资不再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且投资主体不再是本国外流资金的回流,而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增量投资。外资流入促进了俄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对俄金融安全和部分产业产生了冲击。因此,近年来俄罗斯出台了新法案来强化现有审查机制,规范外资企业在俄的投资并购活动。  相似文献   

6.
一、外资投资的增长趋势1986年老挝决定进行“新经济机制”改革,全面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1988年老挝政府制订、颁布了“外资投资法”,1994年将“外资投资法”修订为“鼓励外资投资法案”。1988-1993年期间,老挝的外资投资为数甚少,达不到2亿美元。1994年起才开始有较大规模的外资投资出现,1994年的外资投资额达25亿美元(投资件数为130件),比1993年的1.6亿美元增长了14.5倍。1995年则比1994年减少了51.1%,减至12亿美元(投资件数64件);1996年1-6月又再度回升,增大到12亿美元(相当于1995年的全年的外…  相似文献   

7.
一、亚洲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增加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随着GDP的增长,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图1列出了1971年至2004年亚洲主要国家的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一、增长趋势概览1986年以后形成的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高潮首先涌向泰国,泰国的外资投资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热潮”,1987-1989年期间是泰国的外资投资高潮期,这三年的外资投资累计额(按批准投资额计算)达4136亿铢,比1960-86年(共27年)的外资投资累计额(649亿株,泰国银行公布的实际投资额)大5倍。但这一外资高潮期只持续了三年(1987-89年),便由于泰国很快地出现了社会基础设施的“局促”而于1990年从迅猛增长转向沉滞与下降。1990年的外资投资额(指批准投资额,下同)比1989年下降161%、1991年又比1990年下降38.1%、1…  相似文献   

9.
从1993年起连续三年有着大幅度增长的泰国外资投资批准件数在1996年转趋减少,比1995年减少15.6%,减至519件;投资金额也比创历史最高记录的1995年减少19.11%,减至3326亿铢。1996年泰国的外资投资件数、投资金额均趋减少的主要原因为:1995年急剧增长的有关钢铁、石化等材料产业部门的外资投资所引起的逆反影响。 就1996年外资投资的投资来源国别、地区别看,来自日本的投资虽然比1995年有所减少,但仍保持了自1994年以来连续保持的首位地位;投资件数比1995年减少10.6%,减至  相似文献   

10.
进入1998年,货币、经济危机的影响表面化 尽管有货币危机与经济危机,菲律宾两大促进外资投资机构,菲律宾经济特别区管理局与菲律宾投资委员会批准的1997年外资直接资本投资额分别为1597.52亿比索(比1996年增长1.4倍,指协议投资额)和1955.46亿比索(比1996年增长68.1%,指缴纳资本投资额),均创历史最高记录,比被称为“空前的外资投资高潮年”的1995年还要多。1997年外资投资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有:日本商业会社营建的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1.
李莉 《东南亚》2007,(2):9-15
一、外资在东盟五国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并购不断发展,并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主要形式。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显示,跨国并购特别是发达国家公司的并购驱动了外国直接投资的近期增长。2005年全球跨国并购额达到7160亿美元,已经接近1999年至2001年跨国并购快速发展期第一年的水平。其中,跨国并购额超过10亿美元的特大交易有141起,接近2000年175起的峰值。在全球跨国并购浪潮中,外资在东盟五国的跨国并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序言泰国以自1961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社会经济开发计划五年(1961—1966年)为基础,为了从依赖农业的经济摆脱出来,实施了重点在于促使提高产业结构和工农业平衡发展的经济开发政策,这种政策的成效已经具体地体现在近几年泰国经济的顺利增长上面。反映了泰国如此稳定的经济增长、国内政局的稳定、拥有优质而充裕的劳动力,近年来外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工业制品(以纤维织品为中心)的出口比重不断提高,经济实  相似文献   

13.
亚洲货币危机发生后已经过了3年。因危机受到重大损失的亚洲各国经济以几乎不可想像的速度恢复着。 尤其是韩国,1999年创下了10.7%的增长率,处于惊人的恢复状态。而且,由于这种亚洲各国经济的迅速恢复,日本对亚洲各国的出口也进展顺利,这成了维持  相似文献   

14.
序言泰国以自1961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社会经济开发计划五年(1961—1966年)为基础,为了从依赖农业的经济摆脱出来,实施了重点在于促使提高产业结构和工农业平衡发展的经济开发政策,这种政策的成效已经具体地体现在近几年泰国经济的顺利增长上面。反映了泰国如此稳定的经济增长、国内政局的稳定、拥有优质而充裕的劳动力,近年来外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工业制品(以纤维织品为中心)的出口比重不断提高,经济实  相似文献   

15.
后马科斯时期,菲律宾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自由化、私有化和非制度化。外资政策和外资管理机构的变动便是一例。新政策颁布和采纳了新的有关本国与外国投资的政策,废除了马科斯时期所有有关法令与政策。重组和增设了有关外资管理机构。外资政策和外资管理朝向更为开放和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追赶亚洲“四小龙”,在21世纪实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宏伟经济目标的需要。一、菲律宾主要外资政策1.有关菲律宾外资投资的基本法现行有关外资投资的法令主要有1987年综合投资法案;1991年外资投资法;出口加工区法;…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外资投资批准额比1995年减少25% 1996年经印度尼西亚至投资统筹委员会批准的外资直接资本投资额(指批准投资额)为299.31亿美元,比1995年减少25%,投资件数为959件(比1995年增加20%)。这是由于1994年大幅度放宽对外资投资的限制导致1995年外资在社会基础设施和有关石油炼油工业的大型投资急剧增长,因而1996年的外资批准投资额比1995年有所减少。但是,由于中小型投资有了坚挺的增加,为此投资件数却比1995年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17.
1973年,马来西亚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3.5%,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超过了1971—75年的计划增长指标(计划增长8.8%)。马来西亚的经济确实已从恢复转向发展,经济不断有所增强。一般预计197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也可增长1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可增长7—8%。在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几个国家当中,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受到石油资源的益处)作为投资市场的有利地位不断有所提高。国外投资者鉴于马来西亚这个投资市场有利可图,特别是马来西亚政府对鼓励外资投资电子工业(最长免税期限长达十年之久)部门订有极为细致的外  相似文献   

18.
越南的外资投资从1992年起出现了第一轮外资投资高潮,其后虽然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1997-1999年期间出现过短暂的衰退,但2000年起便转向同升,2001-2005年期间持续回升。2006年出现了急剧的增长,外资投资金额从2005年的42.7亿美元增大到2006年的99.3亿美元,增长了132.6%,种种迹象表明,越南的第二轮外资投资高潮期已在2006年揭开了序幕,其背景有: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新加坡制造业部门的外资投资额(承诺投资额)比1995年增长17.8%,增至57.6亿新元,高于1995年的增长率(12.1%)。就1996年外资投资额的投资来源国别、地区别看,来自日本的投资额由于在石化、半导体的领域继续有大型投资案例而比1996年增长70.1%,增至19.6亿新元,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95年减少15.3%的美国投资额在1996年恢复了增长8.9%(22.62亿新元);美国保持了首位投资来源国的地位,来自日本的投资额虽然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它在外资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则从1995年的42.8%下降到1996年的39.6%。  相似文献   

20.
莫迪执政以来,为了实现GDP稳健增长,促进印度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断就外国直接投资(FDI)政策进行改革,希望通过政策改革吸引外国资本进入本国投资,弥补本国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莫迪执政以来印度FDI政策改革内容,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认为印度通过FDI政策的改革,不断放开外资投资领域,放宽外资准入条件,使得大量外资涌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印度经济的发展与复苏。但也应该看到,在未来,莫迪政府如果持续就FDI政策进行改革,将遇到较大阻力,同时由于印度本身存在土地制度、劳工法等问题,使得外国投资项目真正落实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