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亮 《南风窗》2011,(22):78-80
从普京此次访华来看,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显然开始补充越来越多的实质性内容。随着合作的加深,俄罗斯对华心态在发生着悄然变化。不管梅德韦杰夫在推举普京于2012年竞选总统时是否带着哭腔,俄政治的最大关注点已经由"2012之谜"转到了普京回归之后的政策走向。所以不管普京这次访华是否例行访问,其所受关注度都将高于以往。从访问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国内广为关注的天  相似文献   

2.
重笔谱写中俄关系新篇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明年将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目的在于增进友好,加强互信,推动合作,巩固两国睦邻友好合作的社会基础.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十周年、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之际,普京总统应胡锦涛主席的邀请,于今年3月21日至2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发表了意义深远的联合声明.鉴此,业已成熟的中俄关系将进一步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等领域,以浓重的笔墨谱写令人鼓舞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统一俄罗斯"党被认为是俄罗斯中派政治力量的核心代表。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后为巩固执政地位,将"统一俄罗斯"党打造成为政权可以依靠的全国性大党。"统一俄罗斯"党的指导思想是俄罗斯保守主义。俄罗斯建立了"统一俄罗斯"党一党主导的政党格局。"统一俄罗斯"党作为俄罗斯的"政权党",积极进行自我革新,是俄罗斯政治体系下普京倚重的政治力量,其未来目标致力于建立国家发展的保障体系,引领俄罗斯走向世界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俄欧、上合、G20峰会相继召开,关注地区及全球和平与发展 俄欧峰会着眼合作但成果寥寥.6月3-4日,第29届俄罗斯-欧盟峰会在圣彼得堡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出席会议.这是普京5月再次出任总统后首次举行的俄欧峰会,对未来俄欧关系发展具有一定"风向标"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5—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这是普京第三次出任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对其他国家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普京如此安排其外事日程表明中国在俄罗斯外交中的地位在上升,预示着中俄关系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俄携手并进,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发展繁荣,也关系到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关系到国际关系未来和国际格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普京担任俄联邦总统六年多来对俄罗斯的政治进行了综合治理,基本理顺了国内各种政治关系,形成了俄罗斯独特的可控的“主权民主”制政治格局。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使普京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总统换届选举,普京何去何从,俄罗斯政治棋局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期间,印度政府和军方先后向俄方施压,要求俄罗斯停止出售RD-93发动机给中国。这是印度首次借助市场力量干涉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和武器交易。这使得"俄、中、印三角军事合作关系"开始呈现出零和博弈的特征。它开启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相似文献   

8.
方亮 《南风窗》2012,(13):74-75
俄困窘的经济局面下,普京命令政府在2016年之后退出大部分非资源性行业。而要完成经济转型,普京急需外部投资,这意外促成了中俄两国商业上的接近。继造访德法和独联体多国之后,普京第三个总统任期中的首次访华也终于到来。多家西方媒体盯着最为引人注目的天然气合作,并以其再次未能签署而将普京此访视为失败。但实际上,中俄关系并非一纸能源协议所能概括。从去年普京访华到这次访问,得到持续实践的一个进程便是俄罗斯借助中国资本对本国工业进行激活。就像普京所说的"要将与东方伙伴的合作提上日程",中俄此次签署的几个商业项目,彰显出俄在经济上更加借重中国。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日,俄罗斯"团结-祖国"联盟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将"团结"党、"祖国"运动和"全俄罗斯"运动三个政治组织正式合并为全俄罗斯"团结-祖国"党.此次大会是俄中派组织应对<政党法>建党要求、凝聚支持普京总统政治资源的重要会议,将对新世纪俄国内政治进程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郭沫 《南风窗》2012,(6):91-91
今天,普京虽然以胜利者的姿态走上了舞台,可是没有人再去想12年,6年成了唯一的字眼。或许这对普京和俄罗斯来说,不是个坏事情。3月3日,总统选举前的"沉默日",莫斯科天气不错,下午的一场足球赛在卢日尼基体育场举行,对阵的其中一支球队——圣彼得堡泽尼特队,其队长是普京阵营的一员大将,最近常出现在宣  相似文献   

11.
普京的「主权民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几年,国内外学者往往把俄罗斯的政治体制称为"可控民主".但是,现在俄罗斯已经开始流行"主权民主"的新概念.普京总统在2005年<国情咨文>中提出,俄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根据本国历史、地缘政治、国情和法律自主地确定民主的道路.普京的这一提法被俄国舆论界解读为"主权民主".在2006年<国情咨文>中,普京也强调捍卫国家主权的必要性."主权民主"体现了普京治国方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9月24日"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上,该党主席、总理普京借总统梅德韦杰夫之口,道出了一则"不是新闻的新闻"——普京会在2012年回锅任总统。随后,普京提议梅德韦杰夫领衔统俄党,参加12月4日议会选举,暗示将视此功劳为梅氏出任总理的"投名状"。表面上看,梅普只是彼此调换了位置,但强人普京回到他干过两届8年的总统大  相似文献   

13.
石勇 《南风窗》2011,(21):20-20
9月24日"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上,该党主席、总理普京借总统梅德韦杰夫之口,道出了一则"不是新闻的新闻"——普京会在2012年回锅任总统。随后,普京提议梅德韦杰夫领衔统俄党,参加12月4日议会选举,暗示将视此功劳为梅氏出任总理的"投名状"。表面上看,梅普只是彼此调换了位置,但强人普京回到他干过两届8年的总统大  相似文献   

14.
普京的两届总统任期,里程过半,新的一年成为俄罗斯能否实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番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年份.普京总统越来越有紧迫感.  相似文献   

15.
自普京总统执政,开展第二次车臣战争以来,车臣问题一直困扰着俄罗斯当局.车臣残匪不断制造恐怖袭击事件.5月9日,发生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体育场庆祝活动现场的爆炸,使车臣总统卡德罗夫、国务委员会主席伊萨耶夫等6人当场被炸身亡,俄驻北高加索联合部队司令等50多人受伤.这起惨案在俄国内外引起强烈震动,普京总统称将对恐怖主义分子实施"打击和报复".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元首的夫人,在今日世界上统称"第一夫人".这是约定俗成的称谓,并非法定.一旦元首去职,"第一夫人"的雅号也随即转移.今天,美国总统布什夫人--劳拉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夫人--柳德米拉,因为都是大国的"第一夫人",当然是新闻媒体炒作的对象.两位"第一夫人",虽然远隔重洋,但有三个共同点:一是都当过教师,二是都远离政治,三是都发生过车祸.  相似文献   

17.
5月7日,在庄严肃穆的克里姆林宫,俄罗斯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总统就职仪式,当选总统普京手扶俄罗斯宪法,宣布开始了其第二个总统任期.预计普京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内在政治、经济、外交和意识形态领域将继续巩固已有成果,推进其强国富民政策.  相似文献   

18.
庞大鹏 《当代世界》2011,(10):54-56
2011年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夫会上宣布,他提议由现任总理普京参加总统选举。普京表示,如果他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将出任总理一职,梅德韦杰夫同时接受普京提议领衔统一俄罗斯党竞选名单,带领该党参加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  相似文献   

19.
普京2012年再任俄罗斯总统后加快了政党改革的步伐,因而俄罗斯政党政治版图出现了明显的新变化,大批新政党获准登记注册,成为合法政党;普京总统拟推出的政党改革新举措——恢复国家杜马混合选举制度,必将引起俄罗斯政党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拟于2013年9月举行的新一轮地区选举,对于正在变动中的政党体制来说,是引人注目的重要考验.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发展道路的"继承性"——普京2007年国情咨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6日,普京总统发表2007年国情咨文,内容涉及俄罗斯的整体状况和国家内外政策的基本方向.很多内容引起俄罗斯国内外的关注,如:强调了反对外来资金干涉俄罗斯内政;指出比例代表制的重要意义;表示进一步加强俄罗斯武装力量;建议俄罗斯考虑停止履行《欧洲常规力量条约》;并再次正式表示不再谋求下任总统任职.然而,就国情咨文内容传达的根本目的而言,普京在向世人传达了一个政治信号:俄罗斯的发展需要继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