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耿希 《揭阳论丛》2009,(3):46-47,3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社会的主旋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者分析了影响医患关系的四个主要因素:患者、医院、媒体和政府,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但当前医患关系呈现出的紧张状态已成为我国社会十分关注的大问题。作者首先论证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然后从政府、医务、患者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构筑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医院软、硬件建设,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制度、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医者要先行;全社会要懂医重医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近日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医患纠纷专项民意调查,了解四川省群众和医务人员对医患纠纷问题的看法,为找准医患纠纷问题症结、化解医患矛盾提供参考依据。现将部分结论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留彦 《世纪桥》2012,(13):141-143
医患法律关系属于民事合同法律关系,受到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民事法律以及涉及医疗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规章的调整。医院的义务和患者权利的范围应当根据双方的约定和上述法律、法规、规章来加以确定,并且受到医疗科学的特性、患者自身行为的限制。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赖于对现有权利义务范围进行解释、制定医疗服务法、建立医疗保障体制,但从根本上看,医患关系的和谐在于社会大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人,各级医院都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医疗服务的根本宗旨,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大幅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却大幅攀升,医患关系日渐复杂,医患矛盾日趋尖锐。因而,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解决好医患矛盾,尽可能避免医患纠纷,成了医院工作的焦点和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医患关系主要指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基于患者疾病的诊治而与之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涉及医生、患者、医院及社会四方面利益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协调规范医患关系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共建理解和信任。政府、医院管理、医生与患者四者之间只有加强沟通,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够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8):43-43
最近各地相继发生一些医患纠纷,有的“医闹”押着医生游街,有的甚至杀死医生。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程新文指出,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有些患者在解决医疗纠纷过程中采用过激的方式维权。  相似文献   

8.
活动主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与患者沟通能力,减少医患矛盾,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活动内容:天坛医院外科门诊是窗口行业,是容易引发医患矛盾部门,为提高与患者沟通能力,减少医患矛盾,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自从有了医生这个职业,“医患矛盾”就如同孪生兄弟一样随之而来,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尤其在目前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医患矛盾”更是日渐多发。“北大一院事件”、“南京儿童医院事件”……频频见诸媒体报端的这些案例,不但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缩影,也为整个社会安定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0.
浅谈医务人员情商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医患关系较紧张,对患者人文关怀不够、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不强等是医务人员情商缺失在临床中的主要表现.加强医务人员情商培养是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有效举措.医院要营造环境,有意识地对医务人员进行情商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情商素养.促进医患之间友好和谐,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一段时间以来,医患关系成为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一些言词也很极端,带有较大的怨气,其中有的说法免不了夸大其辞,但也反映了当前医患之间  相似文献   

12.
李颖 《世纪桥》2015,(2):91-94
国外与国内关于医患关系研究的时间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内对医患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主要集中在医患关系的性质、影响因素和对策三个方面。在对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国外关于医患关系研究的起步较早,以模式研究为核心对医患关系的涵义和模式进行研究。本文将国内外医患关系研究现状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希望对解决当前中国医患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医患关系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和患者间的双向人际关系,是尊重彼此权利、义务前提下的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医患关系的模式在不同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及不同的经济条件下,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背景]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处理成为社会关注、医院头疼的问题。传统的化解途径通常有三种。医院与患者家属自行协商,但双方往往难以达成协议;请卫生部门进行医疗鉴定,但患者通常认为医院是卫生部门的下属,怀疑医疗鉴定的公正性;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但时间和经济成本很高。为了探索一条患者信任,医院平安、政府满意的医疗纠纷处理途径,资阳市雁江区探索用大调解机制解决医患纠纷有效破解了医患紧张这一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北京医生被砍、哈尔滨医生被害,近来,医患冲突日益严峻。医患冲突表面看来是医患间缺乏信任,根源却在于公立医院公益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医患关系作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向来受到广泛关注,理论界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深入思考后发现,医患之间虽然表现出多重博弈的复杂关系,但亲密相依仍是其本来的关系。为此,需要向全社会普及基本医学常识、打击医患领域的违法行为、培育独立的医患主体意识,重建医患之间的互信,实现医患关系的回归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市医院管理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带领21家市属医院,开展了“相约守护”医患双体验活动,即“医务体验”和“患者体验”截至2013年底,  相似文献   

18.
医患纠纷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批评中,医患纠纷仍然趋于增多,亟待解决。造成这一现象有五种成因现行的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体制;有些公立医院管理松懈混乱;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不力;有些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较低;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技术期望过高或者不配合治疗。首先应防患于未然,建立相应的机制。化解医患纠纷,有三种方式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9.
医患关系在医疗活动中具有特殊地位,本文从医患关系的涵义和特点及其关系出发,探讨加强医德医风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开展与良性运转。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医患沟通,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形成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