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生态危机已是全球人眼前的事实,而且危机程度还在加剧。要保护环境,发展生态技术,进行生态层面的操作,都必须强化生态意识,因此探讨生态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态问题已然成为了制约中国城市发展的瓶颈。为了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然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生态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生态权利和生态义务、生态主体和生态客体。生态权是人类社会整体及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享有的权利,是应然之权利,它包括财产性生态权,人身性生态权和精神性生态权,生态权利是实现生态利益的基础和手段,生态义务和生态责任是实现生态利益的根本保障,生态主体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生态自然人、生态法人和非法人生态组织,生态客体是生态主体所追求的生态利益的载体,它承载着财产性利益、人身性利益和精神性利益。  相似文献   

4.
政府生态职能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生态公共产品、承担生态责任、实现生态公正。当下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经常陷入职能虚位化的困境。为此,应根据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要求对政府职责进行重组与优化,实现从"经济至上"向"生态优先"的职能转型,并通过树立生态价值、加强职能整合、完善制度设计、重视职能转移等途径履行生态职能。  相似文献   

5.
认识以思想为基础,认识反作用于思想,有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就有什么样的认识,同样认识也决定生存状态,所以克服生态危机,建立诗意家园的存在状态,就需从存在论出发培养生态化思维方式,生态人格进而建立全社会的生态伦理体系,本文主要从通向生态之径、生态实践及生态意义三方面来论述生态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系列讲话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生态思维的原则精神,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生态思维方式至为关键:"生命共同体"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生态环境生产力"的观点,赋予生产力新的内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党的宗旨和公平正义的要求;满足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等新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政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而其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发展和运用。本文从生态观的理解、运用等方面提出一些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生态危机是人类共同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难题,生态伦理建设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举措。生态伦理建设不是狭隘意义上的自然保护主义,而是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它不是简单地强调自然的某种权利,而是更紧密地与人联系起来,其伦理实质正是寻求各方利益(自然、人类、社会、经济)的交叉和平衡。生态伦理建设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其中生态道德教育是其基础工作。如何将生态道德教育贯穿在整个国民教育系统和普及在全民的终身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导向,改变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观念,使现代化建设具有可持续的自然机制与合理的人文支持,这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城市是人化的产物,是一种打上了人类活动痕迹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意愿和文化理想的人工环境.因此,城市建设与人类思想观念息息相关,蕴含了哲学思想.当代生态城市的哲学底蕴就是生态哲学,生态哲学不仅有利于人们接纳生态城市理念,而且也为其建设提供了框架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作为东北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城市化、工业化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遗留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体现了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和谐,同时也体现了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的要求与关切。因此,辽宁市民作为城市真正的主人,积极投身于生态城市建设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只有全面提升市民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感,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和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西方逐渐产生了绿党。西方绿党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加大环保力度的生态经济观和以生态学、社会正义、基层民主、非暴力等为核心的生态政治观,对我们重新反思人类文明,重新反思工业文明,重新思考入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也对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福斯特通过对“马克思的生态学”的理论建构,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生态地批判,对未来的理想社会进行了新的展望。他的“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现行生态政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是世界上生态资源的大国,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和很多有益的做法,尤其是其日益完善的生态政策和立法经验对于我国的环境立法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俄罗斯生态政策的介绍,重点就俄罗斯生态税收和生态保险制度进行系统阐释,以期能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生态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人的存在形态则由“道德人”过渡到“经济人” ;当下正向生态文明转移 ,“生态人”作为新型文明主体承担者 ,正以其特有的精神气质推动着当代人的生存方式的革命变革 ,实现对人的重新塑造 ,从而表征、创造和建设着新文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学界开始挖掘毛泽东思想中的生态元素,如"控制人口数量","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兴修水利、加强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治理污染"等等,均是毛泽东生态观的基本内容。深入研究毛泽东的生态思想,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伴随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焦点。本文基于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通过对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反思,着重阐明如下三点:第一,生态文明不仅仅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包括人与人以及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内在和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心灵生态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的三维内涵;第二,生态危机也不仅仅是人类中心主义惹的祸,其深层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异化消费的价值观、反生态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以及资本的内在全球扩张逻辑;第三,生态社会主义绝不仅仅是一个绿色乌托邦,而是有其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挖掘中西方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出发投身生态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对立。为此,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认真研究和贯彻马克恩主义生态观,有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思想武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导,建设新型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之路,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对生态进行改造,也必然会对生态造成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邓小平审时度势,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反复强调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生态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生态消费、生态法制等生态观。邓小平的生态观,对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就需要以生态的视角来研究和探索。本文从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经济人学观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生态透视。  相似文献   

20.
完善生态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前提,提高公众生态环保的法制意识,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关键,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大对个人环境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