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开镒 《湘潮》2005,(7):36-39
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仍还活着。活着的人死了,死去的是灵魂;死了的人活着,活着的是精神。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田奇镌就是这样一位辞世多年、却将献身地质科研事业的精神长留人间的科学家。田奇镌院士是我国地质界的杰出代表之一,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我国地  相似文献   

2.
活着真好     
<正>曾经,我看过这样一部电视剧,叫《活着真好》,里面的故事情节和我们现实生活很相似,每个人都盼望能快乐地活着,但每个人的活法都有所不同,有的追求名利和地位,有的追求荣华富贵,有的则追求……而我却不在意钱的多少,只要活着就好。俗话说得好,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要有过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党员、干部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对“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怎样才有意义”的理解发生扭曲。社会上一大批所谓指点迷津的著作应运而生,什么快乐人生、消闲人生、潇洒人生等,甚至有人鼓吹“何不换个活法,游戏人生。”而我们某些领导干部却放弃了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阵地,导致错误言行蔓延。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孔繁森是做人的一面镜  相似文献   

4.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的诗又唱活了一个灵魂. 是的,他已经走了,永远. 可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用记忆和景仰为他编织不逝的花环.  相似文献   

5.
黎明 《党史文苑》2001,(5):28-29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相似文献   

6.
闲暇之际,玩味一下人生也是很有趣味的。你会发现,大家都在为生计奋争,却各有活法。有人活得自在,有人活得闷气;有人活得轻松,有人活得沉重;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拘谨;有人活得仗义,有人活得苟且……人来世上一回,谁都企盼活得更好一些,但“穿衣戴帽,各好一套”,不可能统一到一个标准上来。不过,不管怎么个活法,无论为官为民,从农从商,是富是贫,都应活个坦然。这话听起来似乎简单,做起来却相当不易,起码以下两类人难得坦然:一是官欲熏心者难以坦然。自古以来,官场风云,惊心动魄,你争我夺,从未间断。何况官欲盛者,不在工作上下功夫,却多在旁…  相似文献   

7.
活得坦然     
闲暇之际,玩味一下人生也是很有趣味的。你会发现,大家都在为生计奋争,却各有活法。有人活得自在,有人活得闷气;有人活得轻松,有人活得沉重;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拘谨,有人活得仗义,有人活得苟且……人来世上一回,谁都企盼活得更好一些,但“穿衣戴帽,各好一套”,不可能统一到一个标准上来,不过,不管怎么个活法,无论为官为民,从农从商,是富是贫,都应活个坦然。这话听起来似乎简单,做起来却相当不易。官欲熏心者难活坦然。自古以来,官场风云,惊心动魄,你争我夺,从未间断。何况官欲盛者,不在工作上下功夫,却多在旁门左道上打主意。今日研究如…  相似文献   

8.
简奕  张鲁鲁 《当代党员》2006,(10):26-27
臧克家诗歌云:“有的人虽然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  相似文献   

9.
程倩春 《前线》2013,(6):85-85
《一辈子的活法》乃王蒙自传,不仅记述了其人生主要经历,还着重写了其对人生的选择与思考,而后者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活法”。王蒙一生跌宕起伏,却活得精彩、活得明白。本来是习惯性满分与第一名的好学生,一心要飞蛾扑火般地献身革命;少年得志当着团委小领导,一下子着了文学创作迷;骤得大名后紧接着一个“倒栽葱”;住进高等学府的新房可突然决心全家迁徙新疆;官至“尚书”了却坚决回到写字台前;十七岁时被人认为三十岁,而七十六岁了仍然能在大海一游。这就是王蒙的“活法”。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04,(11):1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走了,可他依然活着.牛玉儒就是一个虽死犹生的人,他永远活在内蒙古2300万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04,(12):1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走了,可他依然活着.牛玉儒就是一个虽死犹生的人,他永远活在内蒙古2300万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2.
农二师库尔勒垦区法院刑庭庭长王玉荣作为兵团法院系统惟一获得"全国优秀女法官"称号的人员,2007年3月8日在最高人民法院接受了党和人民的表彰。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多活法,有的人活得无怨无悔,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遗恨终生……因为路是人自己走出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诞辰95周年,人们深深地怀念这位曾由当年北京市长彭真同志亲自授予荣誉奖状的“人民艺术家”。正如有位诗人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民怀念老舍先生,不仅在于他以辛勤的劳动创作  相似文献   

14.
高顺福 《世纪桥》2010,(4):60-64
<正>著名诗人臧克家曾写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千古佳句。一个为公共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永远都不会被人民遗忘。金秋季节,当人们路过哈肇公路通河县祥顺镇向阳村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被眼前美景所吸引。这里蓝  相似文献   

15.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当咀嚼这两旬耐人寻味的诗句时,我脑海里便闪现出一个永不磨灭的形象——雷锋。  相似文献   

16.
人与人     
人呱呱堕地来到世界,“性本善”也好,“性本恶”也罢,总要选择一个活法。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窝囊;有人活出境界,有人活出滋味;有人充满幸福,有人却觉很累;这其中除了自我感觉,很大程度上在于选择了什么样的活法。清廉的刘罗锅远没有和那般风光,因为他的精神境界体现着不同的追求,活法当然不会一样。拾煤渣的老太婆不能理解交易大王蚀本的烦恼,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层面,活法也不相同。都在说“与国际接轨”,不知活法有没有一个类似“IS-9000”的国际标准?不同的活法,体现着不同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标准。夏虫不可与…  相似文献   

17.
闲话生死     
《红楼梦》中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可以说是勘破死生了。然而自古及今,人们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常常陷入怪圈。子路向孔子请教“死“是怎么一回事,孔子不予正面回答,却反过来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把活着的道理弄明白,即活着的时候就要好好做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死就死了罢,不值得深究。孔子是否不懂得“死“呢?我看未必。正如黎巴嫩作家阿明&#183;雷哈尼所说:“智者不畏死亡,因为他知道,在人活着的时候,死亡离开他是很遥远的,而在他死后,他自己  相似文献   

18.
郑林(1908———1987),原名赵汝森,字林泉,曾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省政协主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郑林同志逝世10多年以后,许多追忆文章都引用了臧克家的这两句诗。我接触过的许多老领导、老党员常常会以郑林同志事迹教  相似文献   

19.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走了。他使我们想起了诗人臧克家的名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个大学教授的辞世,为什么竟撼动了那么多人的心?  相似文献   

20.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任长霞就是一个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她去世后,一个小小的县级登封市,竟出现了14万群众自发相送的动人场面:她去世后,一个基层公安局长,中央、省及全国政法、公安、工会等各行业各部门先后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