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梅娜  胡荣生 《理论导报》2013,(12):13-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深刻揭示,也反映了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期待。  相似文献   

2.
刘立星 《理论导报》2013,(12):48-48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人的梦。伟大的中国梦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要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幸福。落实好中央这一要求,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找准位置,把握好切入点,为推动“中国梦”在企业的实现助力,在谱写“中国梦”的企业篇章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需要所有中国人共同奋斗去实现。高校以“中国梦”激励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奋发成才将起到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中国梦”体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本内涵“,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伊宁梦”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富强才有“伊宁梦”的实现,只有民族振兴才有“伊宁梦”的顺利实现“,伊宁梦”的实现归根到底是让伊宁市的人民幸福,安居乐业。十八大报告既为国家的发展勾画出宏伟蓝图,也为“伊宁梦”的实现指出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伊宁梦”首先是伊宁市各族人民群众的梦,需要伊宁市的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凝聚起来,真抓实干,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描绘蓝图,实现梦想,把伊宁市建设成富强、文明、幸福、和谐的美丽伊宁。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梦;中国梦归根结底就是人民的梦。公共服务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中国梦即人民的梦,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后成功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中国梦内涵丰富,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中国道路和中国梦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中国梦的实现必然要求坚持走中国道路,而坚持走中国道路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洞悉历史和现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他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意味着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要使“中国梦”深入大学生心中并转化为刻苦学习的自觉行为和努力拼搏的精神动力,应遵循宣传教育的客观规律,从宣传教育的主体认同机制、沟通交流机制、媒介整合机制和长效机制等四方面的研究入手,在高校着力构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根本路径。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同奋斗。因而,在利益多样化、关系复杂化、冲突明显化的今天,研究包括利益整合、制度整合、意识形态整合和执政党整合在内的社会整合机制对于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民族复兴梦,人民幸福梦。中国梦的实现,在政治上必须依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强国必先强教,强国梦的实现战略之一,就是国民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必须将中国梦的内容贯穿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核心要义的民族复兴理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理论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民族复兴理论经历了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愿景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的发展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之路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继承、发展、超越的演进脉络,为夺取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同志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全国人民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把“民族的梦”和“每个中国人的梦”结合起来,把民族复兴的“宏大述事”与关注民生的“个人生活”结合起来,把国家梦植根于国民个人的生活之中,进一步推进和加强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人类文明与世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奋斗。中国梦,也是民族的梦。  相似文献   

14.
孙赫东 《奋斗》2013,(11):17-1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这一阐释,体现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情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在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和幸福龙江上实现新的历史跨越,这既展示了未来五年龙江发展的奋斗愿景,也启动了五项强省富民的伟大工程,更引领了龙江科学发展的前进方向与幸福梦想。建设幸福龙江植根于中国梦之下.是对中国梦的深入解读与实践拓展,是以建设幸福龙江这一实践活动对中国梦更深刻的诠释。建设幸福龙江,打造龙江精神,实现龙江的复兴自强已成为当前龙江人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6)
<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是对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建设幸福内蒙古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建设幸福内蒙古主要依靠人民来实现,为人民造福。为此,必须弘扬马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有丰富的内涵,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和平与发展的统一,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结合对中国梦多元化表达方式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梦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争取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7):7-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内外反响强烈。“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闪耀着民族的梦想之光,点燃了人民的信念之火,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方向指引,必将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如一人”,“共筑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17):6-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已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望,成为13亿中国人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兴之路”展览中,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以后,他又在多个场合阐释说:“实现伟大复兴是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当前中国梦的时代特征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社会和谐。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