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登良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6)
教学是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方面。主体认识图式学习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系统地、科学地分析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对公务员教育培训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它论证了知识客观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告诉我们教学既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帮助学生创新、创造、建构的过程;它提醒教学人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主体认识图式状态,使得教学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它还特别显明教育培训一定要与实践紧密联系,必要时要探索通过挂职锻炼等新型教学方式来增强实践性。 相似文献
2.
军事认识主体在敌我认识关系中又成为军事认识客体,既要想方设法认识对方,又要千方百计不让对方认识.军事认识主体在军事活动中又是军事实践主体,要求认识与实践相协调.军事认识主体受利害关系制约还是军事价值主体,需要科学标准与利益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唐震熙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0,15(2):1-5
法律认识活动中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了解法律的属性 ,就必须了解认识活动中主体所从事的法律认识活动的本质。法律的同一性并不仅仅是法律的一种特征 ,它还是法律认识活动中主体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的结果。同一性的经验是认识活动的过程 ,认识活动中主体通过这些活动来改进法律 ,同时改变自身 相似文献
4.
李培荣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5):37-37
在公民道德建设问题上,作为主体的公民长期以来对改善道德现状的外部依赖意识较强,自我实践意识较弱,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中,作为公民个体必须增强责任感,树立道德实践主体意识,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修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最广泛、最坚实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5.
理解认识的一般含义及作用 ,深刻体会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学会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 ,把握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6.
王浩斌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24(3):13-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指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体力量的总称;在感性意识的支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历史使命就是不断彰显人的群体本质,促进并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注重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持续快速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富斌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认识实现了信息化。本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认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做了初步探讨,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这是信息化认识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这是认识信息化的最主要表现;认识主体的高智能化,这是信息时代认识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认识客体的数字化和虚拟化,这是信息时代认识客体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9.
王保彦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2):5-7
主体意识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标志着人的发展状态。它靠社会关系支撑与维系,在社会历史中不断铺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主要通过社会建设创造人发展的公平环境以促进效率提高的阶段。工会在提高、完善自身及职工主体意识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应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
赵军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7):129-130
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效率问题,分别从语言层面和认知层面,对阅读效率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主体的扩展使儿童成为权利的主体,少年刑法由此应当脱离普通刑法的框架.我国对犯罪少年没有采取关键性的区别于成年罪犯的处遇措施,少年与成人适用同一刑罚体系,导致我国少年刑法仍然没有摆脱成人刑法的应报模式,无法实现对少年的权利保障.重塑少年的主体地位,应当成为我国少年刑法变革的核心,对于犯罪少年应以保护处分为主、刑罚为辅的规则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2.
科学仪器的认识论归属问题是自然科学对哲学提出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因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造成在此问题上的学术混乱。科学仪器是科学认识主体认识活动中运用的手段,它体现着认识主体的目的。但是不能把科学仪器等同于认识主体。科学仪器属科学认识的主体系统。 相似文献
13.
行政主体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行政主体存在着令人质疑之处。本文在行政分权制度基础上 ,提出了行政主体是指合法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和个人 ,并把行政主体分为本源行政主体和派生行政主体。 相似文献
14.
我们搞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使我们走了许多弯路。本文从哲学层面反思了我们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5.
鉴于当前我国社会和大学生均十分重视英语口语学习而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给予口语学习应有重视的社会大环境,结合图式提出针对中国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的五点思考:积极阅读,扩大知识面;建立良好图式结构;激发正确图式,发挥其整合功能;利用图式的迁移和预期功能,发展推力能力;培养评价图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美希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7(6):87-91
在经历了古希腊时代的萌芽和中世纪的挫折之后,主体哲学思想在近代终于以认知主体性的形式表现出来。认知主体性思想强调人的独立自主、自我决定、个体自由、自我意识、自为自觉、自由意志和能动创造。主体哲学思想作为私法的哲学基础,相应地体现在从古罗马法到近代私法,再到现代私法的主体制度当中。 相似文献
17.
胡韦文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6):22-25
本文从西方哲学中以人为本的观念演变的角度,审视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认为主体意识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关于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及与外部存在物关系的自我认识和觉悟。迄今为止,主体意识已经历了由理性化——非理性化——新的理性化,由人“类”意识——个体意识——新的人“类”意识的圆圈式的辩证运动过程。在当代,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思维方法基础上的,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核心的主流主体意识,是更理性化、更智慧、更宽容、更和谐、更高层次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罗勇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5)
现行刑法分则第九章及刑法修正案(六)所规定的渎职罪,共有23个条文34个罪名。其中,现行刑法典吸收了1979年刑法和单行刑法及附属刑法有关渎职罪的部分规定,但缩小了犯罪主体的范围,仅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此,是否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关涉着渎职犯罪的定罪问题,明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我国刑法并未明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含义,只是在《刑法》第93条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由此导致了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均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拟就渎职罪的犯罪主体的几个问题予以论及。 相似文献
19.
钱再见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11-17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机制.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主体意识的提升,是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和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关键.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主体意识是指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责任性、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包括政治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意识、社会大局意识、监督实效意识. 相似文献
20.
处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一切人类社会的共同之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处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的特色比较明显。其优点是因为它们拥有部分真理,其缺点是因为它们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