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刑讯逼供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屡禁不止,它违背了党的一贯政策和人权的要求,也违背了法律的原则和精神,同时,也是造成冤假错案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旨在从刑事诉讼制度上和司法工作中彻底杜绝这一野蛮、落后的现象,以保证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因刑讯逼供而导致的刑事冤假错案屡屡发生。刑事冤假错案的频发,不仅违背了刑事诉讼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实现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基本价值理念,而且也给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正的强烈质疑和严重担忧,极大地动摇了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法治的信念,严重地损害了司法公信和权威。应在新刑事诉讼法的视野角度下深刻探讨刑讯逼供案件频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切实做到预防、控制和减少刑讯逼供案件的发生,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护是宪政权利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刑讯逼供已经成为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顽疾。我们应针对刑讯逼供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探讨遏制刑讯逼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刑讯逼供在司法实践中屡禁不止有其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也有科技滞后,监督机制缺失等原因。要杜绝此类现象,应加快侦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侦查人员的总体素质,强化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减少内部和外部对司法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刑讯逼供犯罪规律分析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讯逼供的存在,不仅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种世界性现象。作为法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反动,它之所以存在,实质在于“口供”的独有“魅力”,而原因和危害却是多方面的。由于其主体的特定性、行业的特殊性和原因的复杂性,对其进行规制的困难也相对较大。如何有效地遏制和减少刑讯逼供的出现,实现法律本身对正义及价值的追求,理应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反思了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和背景、现实的危害,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深入探讨了防范刑讯逼供的规制对策及救济方略,对于进一步完善立法和司法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刑讯逼供是错案发生原因之一。刑讯逼供屡禁不止有多方面原因,思想原因有受有罪推定思想的影响,较之查出案件真相而言刑讯逼供无足轻重;制度原因主要有我国未在事实上确立无罪推定原则,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不完善,侦押分立制度的缺失等;实践方面原因有司法投入不足,侦查技术水平低下,对刑讯逼供处罚不力等。我们要消除刑讯逼供产生的思想根源,确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诉讼价值观,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以遏制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刑讯逼供行为由来已久,对于案件的侦查人员而言,刑讯逼供俨然成为一种法律明令禁止、司法实践中屡禁不止的行为选择。对刑讯逼供行为在制度中的应然与实际司法过程中的实然相互冲突的逻辑进行探讨,挖掘刑讯逼供行为难以根治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前瞻性预防警务、高科技的破案手段和取消口供的证据之王地位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刑讯逼供问题。  相似文献   

8.
刑讯逼供是一种为现代国际公约和各国法律所严格禁止的审讯方式,它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危害司法制度及民主法治建设。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现象却屡禁不止,成为现代刑事诉讼的一大毒瘤和痼疾。刑讯逼供是特定角色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体现,口供对案件的重要作用等均是刑讯逼供久禁不绝的根源。我国应从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角度明确无罪推定原则,通过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对刑讯逼供案件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等途径遏制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9.
刑讯逼供是对人权的践踏、法制的破坏。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刑诉法的修订在遏制刑讯逼供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求和措施,压缩刑讯逼供生存的空间,加大刑讯逼供的风险。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审讯人员自身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刑讯逼供的惩罚力度,也是遏制刑讯逼供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刑讯逼供是我国司法实践中一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它有历史、政治、立法、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完善立法、提高干警素质、改进技术设备、严格执法力度等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