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各个公安院校的招改班纷纷成立。按照招录体制改革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这是当前深化公安院校德育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通过深化公安院校招改班德育课的教学改革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忠诚意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具有完备的警察职业道德。今后公安院校德育课要沿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转变教学理念两条基本措施的方向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政法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政法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的情况、新问题,有效探寻政法招录培养体制下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的课题。应把警察意识培养作为出发点,研究加强“五个意识教育”,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以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为背景,分析了公安院校消防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围绕"校"、"教"、"学"、"考"四个方面对公安院校消防管理课程提出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公安专业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公安院校教师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中国刑警学院刑侦系侦查讯问课程根据侦查学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精神,紧密结合体改学生教育教学的特点,从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公安院校办学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公安工作需要为导向,加强对学员实战应用能力的训练已经成为公安院校办学的指导思想。特别是2008年公安部在《关于制定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安院校应当以培养和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公安人才为目标。因此,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实现培养目标,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要继续加强德育课的教学,尤其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同招录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观念。具体来看就是要从传统的学历教育转变为警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要从传统的服从教育转变为生活教育,要从传统的普遍性教育转变为针对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万政伟 《学理论》2010,(23):282-283
公安院校以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应用人才为目标,对各门学科的实训教学要求很高,法学课程的实训教学也不例外。随着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推进,更加突出公安院校法学教学中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进一步整合优化公安法学教学实训平台,不断完善公安法学的实训教学,以适应全国公安院校法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断提升公安法学实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和铁路建设的大发展给铁路公安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所培养铁路公安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升办学理念,科学确定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在增强为铁路公安工作服务能力中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警务英语开展实践教学是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公安部对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公安一线的实战需要。拟从目标、内容、实施方法和教学评估手段等方面探讨警务英语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并从已取得的教学效果上得出结论:实践教学是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教学必须坚持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体制下公安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对公安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进行探讨。分析了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实践教学的内容,并且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进行探讨,提出了符合新体制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铁路公安院校治安管理专业是培养能够满足铁路公安机关治安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专业。按照铁路治安岗位工作流程,在单项技能实训基础上,精心组织开展治安管理专业综合实训,形成以培养学生贴近实战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单项专业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也是完善学校专业实训教学,实现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由学生到准职业人转变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2.
何宇华 《学理论》2011,(33):240-243
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案例教学法,以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动手能力,对法学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公安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旨在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公安法学教育特点的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春燕 《学理论》2010,(7):146-147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进行,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针对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从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论述了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并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角度探讨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班次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和学科体系建设,是行政学院系统履行教学培训职能的四犬基本建设,是行政学院系统教学培训改革创新的抓手和主攻方向.这四大体系建设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必须配套推进.增强四大体系建设的自觉性,是实现行政学院教学培训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培养铁路公安人才的高校,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必须建立具有铁路公安特色的学科体系。“铁路警务英语”特色课程的开设既可以解决我校原来英语教学中教材和教学形式的局限性,又符合铁路公安工作现实与发展的需要,实现铁警高专培养目标的需要、建设具有铁路公安特色学科体系的需要以及我校往届毕业生与在校学生的要求。该课程以实用性为核心制定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注重实用性,教学形式突出实用性,能为学生适应日益国际化的铁路公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公安专科院校治安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治安专业的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治安专业专科教育具有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的显著特色,就是其综合性和实践性。治安专业教学在课程设主、教材、教法、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从优化课程设置、重构治安教材、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是当前法学教育的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法学教学应当探索新的模式。传统的讲授型法学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需要。美国的诊所法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确有优势,然而又不可能完全取代法学课堂教学。由于司法考试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目标相似,因而可以将司法考试作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司法考试的导向作用,实现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美公共管理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机构改革及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或服务部门不断发展的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和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有效地开展公共管理教育.本文通过比较中美公共管理教育的特点、培训方式及教学方法,寻求公共管理教育共同的规律,探索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培训模式,以指导北京市有效开展公共管理教育和搞好公务员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9.
The adoption of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personnel system in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formers want to establish a highly qualified and 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ve corps. Elements of the reform include a merit‐base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that rewards good employees and punishes poor ones, open and fair competition in recruitment and promotion to assure the quality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a system based on law that provides continuity and consistency for government policies. The article summarizes case studies of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such as recruitment, examinations, selection and promo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raining, job rotation and salary systems. The cases provide snapshots of some of the most difficult issues involved in reforming China's civil service.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