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坚持以人为本是基层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基层部队工作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满足官兵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不竭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部队所有工作都要靠基层去落实,在第一线冲锋陷阵也全靠基层。要坚持士兵至上、基层第一,真正关爱官兵,始终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只有在基层部队贯彻和落实好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基层官兵、相信基层官兵、依靠基层官兵,  相似文献   

2.
<正>周恩来一生十分节俭、节约,从不浪费。周恩来生前夜里和早晚起床总是穿着一件毛巾浴衣,时间长了,早已磨得像"纱衣"一样,但他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一直穿在身上,就是不肯换掉。甚至出国访问时,他穿的也是打补丁的内衣。一次访问途中,他的内衣脏了,被拿到我国驻外使馆去洗。大使夫人看到他陈旧的内衣后,流下了难过的眼  相似文献   

3.
个子高,工作标准也高;块头大,气度胸怀也大;说话实,处事为人也实。这是上级领导机关和部队官兵对第二炮兵某训练团政委张东辉的"共识"。不管是任旅政治部主任,还是任团政委,张东辉无论"铆"在哪儿,总是"人过留名",以实绩树起肯干、实干、能干  相似文献   

4.
他满腔热血投身警营,立志要在部队闯出一片天地,可因工作需要,在默默无闻的农场里一待就是8年;他没有一线执勤上岗的荣耀,却苦心钻研种植养殖技术,不仅丰富了官兵的餐桌,每年还为部队创收数十万元;他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3年评为优秀士兵。他是位在猪圈鸡舍里历练出来的硬汉子,也是位热衷钻研的“土专家”,他就是武警辽宁边防总队锦州边防检查站上士班长、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万亮亮。  相似文献   

5.
正春节前夕,解放军陆军司令员韩卫国写了《致陆军官兵家属的一封信》,其中"对于父母生病不回家、妻子生产不照顾、家庭有难不帮忙的个别官兵,不但不表扬、不宣扬,而且还要对他的真实品德进行考察"的表述,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次部队调整改革,陆军领导机关和部队编制体制变化最大,部队调整部署变化最大,人员组织结构变化最大。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夫妻刚刚随军团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父老乡亲口中的"瓜娃",部队官兵眼里的"黑马",省委大院里的"笔杆子",街坊邻居眼中的"高官",青年学生信服的"良师",同事朋友心中的"作家"。60年的人生长河,50年的为文之路,30年的从政生涯,业余创作,锲而不舍,这份精神和毅力,都润化在他那500万字的23部作品中。他就是苏  相似文献   

7.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密切与官兵的联系,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善于引领官兵前进,是部队各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名领导干部必备的良好素质。领导干部要增强在下属中的威望,必须与他们建立"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就部队建设而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牢固确立“以兵为本”的思想。所谓“以兵为本”,就是坚持相信广大官兵、依靠广大官兵,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官兵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热情,充分调动好、保护好、引导好广大官兵参与部队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围绕这一点,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确立士兵的主人翁地位。部队建设的基础是基层广大官兵。没有广大官兵的积极参与,部队建设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江泽民同志在谈到部队基层建设时指出,基层建设靠谁,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基层广…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军区花石峡中心兵站驻地海拔4380米",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一日有四季,天天穿棉袄",是人们对花石峡兵站所在地恶劣自然环境的描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兵站党支部坚持用"老高原精神"凝聚官兵,有苦不言苦、苦中谋发展、苦中求作为,长年为过往部队官兵提供油料、食宿、卫勤等保障服务,充分发挥了战备线、补给线和生命线的作用,被过往部队亲切地称为  相似文献   

10.
当前,部队党员比例大多超过单位官兵总数的1/3,有的基层单位超过50%。"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是部队建设发展的巨大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确保部队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实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和部队安全稳定,发挥好广大党员的  相似文献   

11.
<正>1925年,父亲出生在江苏一个小商贩家庭里,由于孩子多,日子过得很艰辛。父亲十几岁就离开江苏,外出打工养活自己。自食其力的生活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他从不向困难低头,他是别人眼里的倔老头,却是我心里的好父亲。1949年,父亲随王震将军的部队从酒泉来到乌鲁木齐,在天山南北轰轰烈烈地开展大生产运动。1957年,父亲从乌鲁木齐到了农一师十场支农,也就是现在的农一师六团。一有空,父亲总会和我聊起他以前的"光  相似文献   

12.
他从青春勃发到两鬓斑白,扎根山沟26年没挪过窝,退休之后仍然坚守岗位,为官兵服务。他就是北京军区某军械仓库退休军医高玉恒。一腔热情,让他毅然选择留在了仓库1986年初,部队精简整编,高玉恒所在医院被撤销,他被确定分流到另外一家部队医院。就在他打背包准备报到时,仓库老主任找到了他,希望他到仓库卫生所工作。原来,老主任的女儿也在这所医院工作过,平时从女儿口中得知高玉恒是个业务能力很强的好医生。面对老主任的盛情邀请,高玉恒决定先到仓库看看再作决定。那天,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一辆破旧的"老解放"终于把他接到了太行山深处的仓  相似文献   

13.
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有一位情注国防事业、心系部队建设、关心武装工作的“爱武书记”.被驻地官兵亲切地称为“长江源头‘第一兵'”,他就是治多县委书记吴春庆。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遗产     
正1956年3月,铁道兵8509部队的1800名官兵在团长孙培军的率领下,由汤原开赴虎林,在虎头镇组建8509农场。我的父亲孙友明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时他是团长的警卫员。部队驻扎在"一棵树"以后,有一天,团长对我父亲说:"你跟了我多年,不能总在我身边,以后想干点儿啥?"我父亲没多想,直接答道:"我学打铁吧,造开荒工具去!"从那时起,烘炉、风箱、大锤陪伴了父亲一生。我在父亲"当当"的锻打声中长大,其间的许多小事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一次,队长让人送来一批10米长的钢筋,叫他按尺寸下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部队战斗频繁,物质文化生活都很困难。为了活跃部队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官兵的体质,贺龙利用战斗空隙,组织部队开展各种体育活动,鼓舞斗志。著名的一二0师篮球队就是在他的亲切关怀下于1938年组建起来的,并亲自命名为“战斗篮球队”。  相似文献   

16.
"这样的授课通俗易懂,而且印象深刻,听着真过瘾!"2012年8月20日,在武警8674部队一连,官兵们兴致勃勃地听了一堂没有教案、没有授课人的主题教育课,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原来,为了让官兵切身感受到科学发展给部队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切实把"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教育搞活,让官兵信服,指导员于佳想了不少办法,最终他想了一个"妙法":用造句比赛的办法上课。课堂上,学习室的黑板上写着"造句比赛"几个大字。句型是"想不到  相似文献   

17.
在农九师一六八团乌什水的一户小二楼院里,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整洁有序的院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这就是一六八团兵团级"和谐小康家庭"何国建的家庭。何国建在团畜牧工作站担任保管员,妻子刘平华承包土地。何国建虽身有残疾,腿脚不便,但在工作中他从不沾轻怕重,总是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妻子刘平华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相似文献   

18.
"五位一体"、"四个着力"、"两个加快"党的十八大报告正确判断党情国情军情,通篇闪烁着新观点、新举措、新目标,也成为部队官兵学习讨论和解读的热点。连日来,沈阳军区联勤部队利用各种学习渠道,创新多种学习方法,有效组织广大官兵、离退休老干部以及驻地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学潮涌动,新风扑面,成为白山黑水间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他几乎没有任何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他是一个典型的实干家、工作狂。""他作风正派,对恶势力从不妥协。""他的心里总是装着工作和别人,唯独没有自己。"……提起滨州市交通局原局长高发明,人们除了称赞还是称赞。  相似文献   

20.
正"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这是陈毅诗篇《手莫伸》中的名句,也是陈毅一生的座右铭。从参加革命起到后来作为党的高层领导干部,陈毅从未向党向人民伸过手。党需要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党分配的工作他从不讨价还价。陈毅经常对部下强调:共产党的部队,纪律一定要严!为了坚持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