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艺术的终结》一文发表于1984年,是阿瑟·丹托对当代西方纷繁多样的艺术现象作出的哲学思考。他在此基础上扩展出版了《艺术的终结》(1997年)一书,与《普通物品的转换》(1981年)和《艺术终结之后》(2004年)一起展现了阿  相似文献   

2.
耿超 《求实》2010,(Z1)
<正>约翰·罗尔斯是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于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在当代西方复兴的标志,在西方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遭到了诸多批评。为了不断修正和完善其思想,罗尔斯于1993年出版《政治自由主义》一书。可以说,包括《政治自由主义》在内,罗尔斯后期思想的着力点就在于力图将  相似文献   

3.
山西大学郭贵春教授的《后现代科学实在论》(下简称《后》)一书近期由知识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当代科学实在论》一书之后在当代科学哲学的前沿领域——科学实在论领域中不断开拓的又一力作。 随着当代自然科学越来越远离经验的发展,科学理论的构造、解释和评价问题在科学哲学研究中愈来愈具有了突出的地位。人们对逻辑经验主义“统治”的拒弃及其衰落,使得科学实在论作为当代科学唯物主义的一种表现形态,逐渐成为西方科学哲学运动中最有  相似文献   

4.
谢毅 《红旗文稿》2012,(14):4-6,1
正确对待西方的思想理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繁荣和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条件。谢毅在《从迷信西方思想理论的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强调,对西方思想理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十分有害。如果只是跟在西方国家的后边亦步亦趋,其结果必然使自己丧失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自由创造的能力,丧失文化上、理论上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早在十年之前 ,我就耳闻涂可国研究员准备撰写有关社会哲学方面的书 ,如今他的大作《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9月版 ,36万字 )终于面世了 ,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通读全书 ,我时时感受到他的哲学悟性和穿透力 ,体会到其灼热的哲学理性之光。社会是一个宏大无比的巨系统 ,蕴藏着无数的“历史之谜” ,作者择取其中最感理论兴趣的特定领域和层面进行了认知和破解。如果论及该书最具特色之处 ,大致可以列举以下数端。首先 ,该书内容丰富而又结构严谨。作者不像时下某些社会哲学倡导者那样将社会哲学仅局限于传统唯物史观的扩展 ,或规…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下简称《批判》)是马克思系统批判黑格尔思想的第一部著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民主体"思想。在此著作中,"人民主体"思想构成了《批判》的思想基础和哲学灵魂。马克思从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权力的主体、立法的主体、自由的主体,利益的主体等维度深刻论述了人民在参与国家生活的主体地位,处处彰显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对现时期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沙健孙等著《中国共产党通史》(以下简称《通史》) ,是国家“九五”重点出版项目 ,第 1~ 5卷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共 30 4万字。《通史》按照统一的编纂计划和写作大纲 ,约请来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1 0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共 2 6人分工合作撰写。以下分别从《通史》的史学思想、史学成就和史学方法等方面对该书进行初步评介。一、史学思想(一 )宣传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自建党伊始 ,研究和叙述中共党史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 ,不同时期都出版了大量的党史著作。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 :胡乔木的《…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新史观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20年7月,李大钊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他便开始在北京大学史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讲授《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同时,他系统引入西方近代历史哲学,开创了我国现代新史学理论发展的先河。此后,  相似文献   

9.
程立显:北京大学德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曾留学英国,专攻西方社会公正思想史,获得威尔士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最能代表其学术取向和学术观点的论著有:《试论道德权利》、《马克思论社会公正》、《论社会公正、平等与效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伦理学问题》等论文和《西方社会公正思想》(英文版)、(伦理学与社会公正)等专著。  相似文献   

10.
杜梅萍 《前线》2015,(2):7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包括丰富的原创性思想,涉及了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重要思想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活水和思想基因。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我们也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重要思想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手稿》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第一个大纲,也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首次较全面的深刻批判。在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同时,马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间,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关于古典经济学、共产主义和黑格尔著作的经济学哲学笔记。《手稿》是体现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著作,但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直到1932年才首次公诸于世,并由此引发了西方思想界长达几十年的"《手稿》热"。这部《手稿》因为是在巴黎完成的,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巴黎时期是马克思社会政治思想的转折时期。在此之前,马克思先是于1842年开始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三部著作当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逐步完成他的实践本体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正《西方教育名著述要(第2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是我国台湾著名教育学家贾馥茗编著的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大家们的一本著作。编著者遴选了从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1657年撰著的《大学教育法》,到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与教育教授葛德纳1999年撰著的《陶冶心灵》等书目,跨越时空三百多年。其中还有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我们如何思想》、爱因斯坦的《对教育方面的想法与说法》等十二部著作。  相似文献   

14.
一 陈独秀对于哲学概念的认识有一个过程。1920年1月,他在《告新文化运动的诸同志》一文中,将德国哲学列为“形而上的哲学”;1920年3月,他在《马尔塞斯人口论与中国人口问题》一文中,将斯密亚丹经济思想列为“富底哲学”,马  相似文献   

15.
1920年7月.李大钊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他便开始在北京大学史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讲授《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同时.他系统引入西方近代历史哲学.开创了我国现代新史学理论发展的先河。此后,李大钊又在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校讲授《史学与哲学》、《史学概论》,并著有《史学要论》一书,进一步丰富了史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在史学理论研究、教学的实践中.李大钊形成了独特的新史学观。今天重温这一史观.对中共历史的研究者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 inVeb len)是制度经济学派的创始人。1899年他出版了代表作《有闲阶级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后又先后出版了《企业论》(1904)、《工程师和价格制度》(1921)等。这些著作使他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中以制度批判而享有突出地位,尤其是1927年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正统经济学无法自圆其说,人们对凡勃伦开创的制度经济学派开始更加关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奇逊(Geoffrey M. Hodgson)在其《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中指出:“在两次大战之间,制度…  相似文献   

17.
纵观马克思一生的哲学历程,"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程核心关键词,是解读马克思深邃的哲学思想的着力点。本文主要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三部著作出发分别从人的类特性、人化自然;实践的价值理想性及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等方面诠释了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并分析马克思实践观中所映射的文化哲学意蕴。在哲学发展进程中,文化与实践是有着天然联系的,这就使得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下探讨马克思的实践观,不仅有益于丰富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实践观在当代社会下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18.
观点搜索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经济全球化 吕世荣在2002年第10期《哲学研究》上发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经济全球化》一文中认为,我们与西方经济全球化理论倡导者的区别,在于经  相似文献   

19.
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制度伦理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惠玲 《新视野》2001,(3):40-42
罗尔斯于1971年发表的巨著《正义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他所阐发的理论被西方学者推崇为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法律哲学、社会哲学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引起了西方社会伦理学理论的转向,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对制度的伦理基础、制度本身所追求的价值等制度伦理问题的研究上来。尽管罗尔斯在这部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制度伦理这一概念,但是就其内容和所探讨的问题来看,它实际上是一部论述制度伦理学的著作。中国正处于制度的变革、创新与伦理道德捷径的紧迫时期,对罗尔斯制度伦理观的探讨和分析,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合理…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紧紧联系国家的国情,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经过长期努力,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早在1844年,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有共产主义必须经过若干年后才能确立起来、要经过几个阶段的思想。恩格斯在1847年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