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诞生于古希腊城邦制的古代西方政治学和根植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古代中国政治学的比较分析,提出古代西方政治学及其在近代的流变具有开放性、批判性和创制性的特点,而古代中国政治学所显现的则是封闭性、御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基于此,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我们要继承、弘扬古代中国政治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批判地借鉴古代西方政治学所具有的开放性、批判性和创制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政治学在借用和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概念基础上形成政治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行为主义政治学进一步否定其他逻辑的、思辨的方法,唯实证方法至尊,形成一种唯实证的研究方法.在行为主义政治学盛行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实证方法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既定的模式,很多著名的政治学家都成为运用实证方法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的语境中,詹明信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试图重新恢复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重新探讨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在后现代语境下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发展为文化政治学。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的语境中,詹明信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试图重新恢复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重新探讨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在后现代语境下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发展为文化政治学。  相似文献   

5.
吕嘉 《探索》2001,(5):46-49
政治学的研究目的,不是发现支配政治现象的客观规律,而是发现作为政治现象客观基础的社会共同利益.政治研究具有形而上性质,经验的、实证的研究不能圆满解答政治学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是邓小平时代的最为重要的政治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的邓小平改革的政治学。而在邓小平改革的政治学中,包含着如下范畴:中国改革的政治主体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革的政治客体是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僵化体制和阻碍改革的僵化思想观念;改革的政治过程主要是指改革的方式方法问题,其中,发展与稳定是其核心内容;改革的政治绩效主要是指有效性,并在取得有效性的基础上巩固合法性。总之,邓小平改革的政治学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军事政治学尽管军事政治学的应用历史相当久远,它与军队、战争俱生,但是,军事政治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则是刚刚诞生的,1986年夏季我们才首次正式使用这一概念。所谓军事政治学是指研究在军事上保证国家的政治利益,在政治上维护国家军事利益的规律性的科学体系。军事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军事科学体系中居于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际政治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是沿着"自主摸索—习得借鉴—中国化"的路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但其在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尚未形成国际学界接纳的完备体系。我国学界要形成"中国特色化"的国际政治理论和方法体系,就必须推动国际政治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既要培育交叉复合型学科,又要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幸福不仅仅只有用收入和GDP的增长来衡量,更不是越有钱就一定越幸福。幸福应该放到社会政治体系中去考量,放到引起公民幸福感日益变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和谐、自由、民主、良好的环境都应该成为衡量幸福的指标。幸福政治正是适应了当前的这种趋势而日益为各国政治家所关注。幸福政治学是以幸福政治为研究对象和对幸福政治进行学理上的阐释,从而成为当前一种新的政治学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建国50年来,我国的政治学研究走了一条曲折的路。政治学有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之分。前者作为哲学的组成部分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而后者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逐渐具备学科要素。在中国,政治学是随着清末“废科举、兴学校”而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它追寻着政治学在西?..  相似文献   

11.
郝家林 《新视野》2007,(6):83-84
媒介政治是指政治主体因使用媒介或媒介主动参与政治而形成的某种政治效应。一个国家媒介政治的形态及特征与该国大众媒介普及程度相关,也与该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相关。媒介政治表现为媒介系统与政治系统互动所产生的特定的政治效应,这一效应通常会引起政治系统所在环境发生某种变化,进而引起政治系统的变化。因此双方互动关系的性质、方式及其一般规律,就成为媒介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马基雅维利作为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想家,在历史的转折时期,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彻底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经验主义方法考察政治现象,揭开了西方政治学说的近代篇章。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人性观、国家观、政体观、权术观和自由观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结构—功能理论是当代政治学研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比较政治研究最重要的学派。结构—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其主要理论集中展示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1978年版)一书中。所谓结构—功能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方法,它在对政治现象的分析中,并不局限于具体政治现象素材的收集和分析,而是试图建构起一种能够将众多政治现象素材合理分类与分析的框架结构,从而在系统研究政治现象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各种政治现象间的固定的联系和关系,认识和把握它们在整个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简而言之,结构—功能理论是在研究政治系统时,运用分析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理论与西方古典政治学中相关命题的比较,可以通过人、社会和国家三个范畴进行。西方古典政治学家基于对人性的假设来构建政治理论,"自然状态"中的人类为了保护天赋权利而缔结契约,由此形成了社会,国家作为"被委托者",需要建立民选政府并在代议制框架中行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将人的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基于"现实的人",指明了社会安排是客观自在的,具有独立的运行规律,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而国家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虚幻的共同体",在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际将走向消亡。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西方政治理论在讨论人、社会与国家的问题时,带有浓厚的思辨和抽象色彩,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更注重客观经验,通过其科学特征、实践导向和唯物主义立场,对西方古典政治学实现了超越。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向来是破解神话之利器、提炼理论之富矿。近年来,政治学界的一批中国学者倡导“历史政治学”,意在推动政治学转向历史,通过研究历史尤其是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发展政治学理论。历史政治学所研究的历史不限于古代历史。事实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共党史对于在中国发展政治学理论的价值都远高于古代历史。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对政治学知识跨情境效度问题的有效破解,是对西方政治学霸权的积极回应,是拓展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学术努力,符合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属性和发展规律。长期以来,学界在创造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的探索中,形成了理论建构型、从实求知型、回应拓展型和返本开新型等基本进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要从方法论层面把握价值取向、厚植理论基础、彰显现实观照,以中国性为根本,以超越性为关键,以包容性为依托,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政治学基础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政策优化、比较政治等自主知识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政治学研究以人类政治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为对象。不同民族、国家的政治实践与经验为政治学的概念提炼、理论架构等贡献着不同的养分和资源。随着人们对政治学基础理论和国际前沿知识的逐步掌握和熟悉,学科范式的逐步规范和拓展,以及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提出越来越多的解释性需求,更主动地围绕中国经验开展政治学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视,并逐步开始了对于研究对象、路径、概念和理论的深入思考和建构。政治学对中国经验的研究,离不开历史的视野、实践的视野和比较的视野,需要从宏观走向微观,并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抽象出更为一般的理论范畴,从而为政治学的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师喆 《探索》2023,(5):51-65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迫切需要从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的全方位视角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予以科学阐释。从政治理论角度看,需要明确“国家”的真实内涵,摆脱西方地域性经验的束缚,实现国家本质要求与具体进程的统一。把握“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穿透西方的理论遮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度自我完善和安全发展。恪守“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超越“资本中心”,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在服务和满足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与超越。坚守正确“建设”方向,避免西方式的“决裂”与“破坏”,以守正笃实为定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国家的活力。注重建设过程的“全面”性,不能只注重部分主体的利益与发展,以和谐为路径,增强建设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根植“中国”社会,彰显“中国”特色,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放眼“人类文明”,紧紧把握独立自主、合作共赢与共同发展的人类现代化大趋势。从政治实践角度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为此需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保持战略信心与战略定力的统一、注重宏观设计与微观机制的统一、做到遵循规律与积极推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比较政治学长期以来以西方的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政治话语作为研究起点,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道路和政治制度难以在国际政治话语中凸显其主体性和学术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西方国家治理危机的出现和中国的崛起,比较政治学界的研究正在悄然从研究民主化到国家建构的转变。国家建构理论为阐释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特色和构建比较政治学的核心内容提供富有解释力的视角。中国国家建构的五个核心逻辑是文明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国家、超大规模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时代,应从坚持政治道路的民族主体性,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以发展为中心,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多个维度深化与发展中国国家建构理论,初步形成中国特色比较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经过了传统的、西学的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目前是多种范式研究并举的时代,但是作为政治学一门分支学科,唯独缺少政治学的研究范式。何为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有什么特点,如何运用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我们试图对此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