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素质工程     
农一师五团把着力培养学习型农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当作职工增收的重中之重,靠职工科技素质的增强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进程。该团建立了团、连、班组、户四级联动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农十师一八五团涌现出了大批“知识农工”,他们活跃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凭着手中的知识“金钥匙”,打开了致富的大门。 该团近几年来着力营造培育“知识型农工”的氛围,他们利用科技之冬、专家授课、农函大等阵地,铺砌“教育渠”、引进“知识水”、浇灌“农业田”。目前,全团已有80%的农工获得了“绿色证书”。其中200余人已成为科技致富带  相似文献   

3.
农八师一三四团立足团情,围绕规模种植西瓜、葡萄,发展奶牛、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农工专业协会,人均增收1230元。依托龙头企业办协会。该团采取"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模式,成立了专门从事奶牛、生猪等畜禽繁育、养殖、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石河子西部绿洲牧业有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七师一三○团广大女工积极展开以“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比团结、比成绩、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巾帼建功”、“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巾帼建功”示范岗和“巾帼科技致富能手”,促进和带动了该团“两个文明”建设的步伐。 2002年,该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及时做好新形势下的女工工作。全团129名女干部用房产抵押,为24个农业连队的1150户农工担保贷款148万元,捐物3600余件。在5月和7月的农田管理时期,该团机关、棉纺织厂、加工厂等单位的300多名妇女在8天的时间里累计为农工除草、定苗1.5万亩,共为农工节约田管费用7.2万元。在为该团中心小学  相似文献   

5.
农七师一二八团是一个拥有13余万亩棉花的农业大团,农业一线职工占70%以上,且素质高低不一。在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中,一二八团干部职工达成共识,建团场科技书屋,让农工充电,引导农工比学习、比知识、比技术、比上致富项目。目前,该团、连两级共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3个“科技文化书屋”,25个连队建起了图书室、“读书点”。并采取团农广校供给、干部捐赠、社会有识之士加盟等办法,充实图书2.5多万册,电化教育设备36台(套)。十七连党支部书记苏良慧动情地说:“现在职工那股学习劲特高,夫妻共读、父子同学更是不足为奇。”书屋里学理论,书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五师八十九团在“科技下乡”活动中,针对农工迫切需要的科技信息服务,开通了“科技服务热线”。该团是一个拥用10万亩耕地、以植棉为主的中型国营农场,他们根据热线中农工反映的普遍问题和棉花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目前,广大农工急切盼望农牧团场出现三种经纪人,为农工生产销售提供服务。 一是科技经纪人。农工盼望有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进入团场技术市场,以经纪人的身份为农工引进和推广各种优质高效的农业技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多渠道、全方位培养实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种养能手,在团场的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该团工会采取请农业专家、组织农技人员和种养能手走上讲台"传经送宝",聘请专业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和培训种植、养殖户,利用农家书屋鼓励职工自学成才,组织农技人员在农作物各生长环节召开现场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出许多种植、养植方面的"田秀  相似文献   

9.
八十七团具有种植玉米的自然优势,1990年曾创全国春玉米最高单产记录,种植制种玉米也有多年的经验和信誉。为了把本地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致富农工的经济优势,摆脱农工增产不增收的窘境,该团瞄准市场需求,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走“订单农业”的新路子。1999年,该团与四川农业  相似文献   

10.
农一师一团深入开展"巾帼科技致富"系列活动,以开展科技培训为基础,提高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引领妇女在新型团场建设中增收致富。该团妇联、女职工组织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开展技术培训班,对妇联干部、科技种植养殖女能手、示范户进行培训。一是组织围绕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和农业应用技术的主题,面向妇女开展多层次、多门类、  相似文献   

11.
只要手里有技术,能致富,为团场经济发展作贡献,农工也能评职称。现在农四师六十七团生产一线职工报考职称,参加科技培训,已成为时尚。近几年,该团涌现出一大批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和田秀才,成为团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素质工程     
"绿色证书"为农工打开致富门 谢国庆 徐景芬 为不断提高农牧职工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扎根团场、服务团场的农业科技 骨干队伍,自去年3月3日开始,农十师一八七团成立了由团长、政委任组长的农工技术职称评定领导 小组,开设了农学班和农机班,并由兵团农科院教授、师农业局、师兽医站、师农机局等部门人员对60 名农工进行了为期12天的科技培训。  相似文献   

13.
近日,农二师三十团表彰奖励了5名自营经济致富标兵,其中有3人是外来工。 目前,一线岗位外来工已占到全团农工总数的二分之一。外来工的大量涌入,不但带来了先进的养殖、种植技术,而且带动了该团自营经济的发展。该团十连外来工——致富标兵朱海,凭着在四川老家过硬的养猪经验,筹资12万元,建起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综合养殖场,同时在全团率先引进高床养猪新技术,仅仔猪成活率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14.
日前,农二师三十四团有3200余名职工经过培训和考试,分别取得了兵团农业技术工人初级工、中级工及高级工的职称认定和绿色证书。近年来,该团工会注重知识型职工的培养,狠抓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和农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科技骨干。如今,绿色证书和职工技术职称成为团场职工参加农业承包的"身份证"。这些"土专家"在  相似文献   

15.
“这是我的名片,你若需要用车,随时和我联系。”农七师一二八团农工于德宇与乘客一见面,便双手递上名片。时下,该团一批会经营、市场观念强的农工逐渐淡化了见面先敬烟的旧习俗,取而代之的是递名片。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年初的一天,农七师一三○团九连会议室里热火朝天:随着一段段河南、甘肃、四川口音的落下,立即就会曝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原来,这个连队的养殖专业户正在向职工传经送宝,而农工们正在高兴地向他们学习家禽、家畜的饲养术。与此同时,该团十一连农工屈双文和吴海齐正在团内公路上学习着汽车驾驶术。今年,两位农工因为多种经营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17.
农场新事     
近日,一三○团许多农业连队的林带都不再公有,而是有了“新主”。原来,这是该团为全团抓好植树造林工作而进行的一项新举措:将新植林木无偿赠送给农工。 今年,该团新植林木达1万多亩。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连队的条田林、道路林、庄园林。为了使这些林木更好地生长,该团一改过去由团场、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农八师一二一团充分发挥女性职工在各项工作中的半边天作用,积极组织全团妇女开展"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的"三学"竞赛,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使广大女职工走上了致富之路。为了让广大女职工早日致富,该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组织500多名女职工参加了师市和团场举办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利用冬闲,向女职工传授小麦  相似文献   

19.
在如今的农三师四十九团广大计生户中,家里以前墙壁上挂的“招财进宝”的财神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畜禽科学饲养配方土、科学种植栽培图等农业科技挂图。近年来,该团工会和计生办采取多种形式帮助贫困户学科技、用科技,切实把贫困职工引导到科技致富上来。该团采取了3个措施:—是树立典型,依靠典型的事例来教育人,该团工会先后在基层单位树立了依靠科技种植、科学养殖等各类典型十几个,通过典型的带动,促进了一大批人。二是出台政策,鼓勋职工科学种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做好服务,该团每年都要定期组织各类科技培训班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并把各行各业的优秀带头人送到外面进行专门的培训,造就了一大批“土专家”。  相似文献   

20.
从1月开始,农三师五十三团工会等部门掀起了今年"科技之冬"职工全员培训活动的热潮。该团通过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技术讲座、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班,组织种养殖能手到全团17个农业连队开展巡回传授致富经验等活动,着力培养"学习型"、"知识型"、"技术型"、"专家型"、"素质型"、"综合型"的"六型"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