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态     
《台声》2011,(1):10-11
台湾媒体接连报道多起中小学校发生恶意欺辱同学、威胁老师的所谓“霸凌”事件,引起台湾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集体性反思。  相似文献   

2.
邰言 《台声》2008,(3):21-21
台湾远东航空近来面临严重的财务运转困局,最近更传发生“跳票事件”(即大陆所说的开空白支票),引发各方对岛内航空业的关注。那么台湾航空业如何才能摆脱财务危机,寻求新的商机,迎来台湾航空业的春天呢?笔者认为,毫无疑问,两岸直航才是解困之道。  相似文献   

3.
《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为防治校园霸凌提供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文本,是我国在治理校园霸凌道路上迈出的跨越式步伐。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对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议程过程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进行梳理,分析政策之窗的开启以及三流交汇,以此解释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出台的政策过程。同时就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经验进行讨论和总结,指出在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中,抓住焦点事件引起舆论热潮、吸引核心决策者关注、渐进决策、有效的制度性利益反映渠道都加速推动了校园霸凌问题走进政府视线以使其纳入政策议程,最终促成了校园霸凌治理政策的出台。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1,(7):39-40
最近台湾发生几起有关“认同”的争论,包括“台语文”事件及两岸几位学者对台湾民意结构趋势不统反独的忧虑等。这些争论如果回到源头,还是两组老问题,第一组问题是,台湾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台湾人是什么人?第二组问题是,台湾人如何建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民党大佬郝柏村致信台湾媒体,提出“正视中学史地课本”问题,在台湾引起波澜。台湾中小学生课本的“去中国化”问题现状如何?危害在哪?近20年的教育改革为何无人喝彩?教育关乎人的价值观与民族的未来,讨论教育问题永远不嫌过多。  相似文献   

6.
法治中国要求强化法治之力,密织涵盖大学校园在内的法治之网。大学校园霸凌问题研究要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充分展开校园实地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从微观层面的霸凌中的群体,到中观层面的家庭和学校,再到宏观层面的社会和法治环境着手才能深入全面发掘和探讨。大学校园霸凌问题与中小学校园霸凌问题的法律制度有所不同,其治理对策包括提升家庭教育素养,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学校在应对校园霸凌中所担负的主体义务,正面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明确各方相应责任。  相似文献   

7.
尽管去年11月英国《经济学人》发表文章认为台湾在春节前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并没有爆发,但台湾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一直是各界讨论与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台湾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发生何种金融危机?      “汇率衍生性金融危机”可能性不大 何为金融危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与解读。一般来讲,可分为“汇率衍生性金融危机”与“内生性金融危机”。 “汇率衍生性金融危机”一般表现为:一国或地区贸易赤字增大,外汇储备不足,外债巨大,金融机构坏账比率严重偏高,本国货币在国际投机者操纵下出现大幅贬值,外资迅速撤走,企…  相似文献   

8.
盛九元 《两岸关系》2009,(10):43-44
“莫拉克”台风财台湾经济的影响“正负并存” “莫拉克”,英文名Morakot,来源于泰国,在泰国语中的意思是“雷天使”。此次“莫拉克”台风给台湾带来严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9.
赵狄娜 《小康》2024,(12):64-66
<正>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在全省首创初、高级中学“一校一社工”全覆盖,形成了具有太仓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协同育人新格局。2023年未出现初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极端事件,“一校一社工”获评江苏省2023年优秀社会工作项目第一名。江西17岁高中生留下遗书跳河自尽,邯郸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致死……近年来,诸如此类的新闻总能引起广泛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始终备受关注。据中国青少年预防犯罪研究会的一项调查表明,有57.95%的受访者表示曾遭受过校园霸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校园霸凌和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和法律后果,加强未成年人身心安全和校园安全保护迫在眉睫。尽管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重拳频击,陆续出台政策性文件对此进行规范与治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收效甚微,且面临着运动式推进的尴尬局面。选取美国反校园霸凌立法评估机制这一较少被关注的方向,从法律经济学与实效法治观的视角探究我国反校园霸凌立法规划阶段应当关注的法理功能、规范设计、制度保障、实施成效等,利于避免立法陷入教条主义认知误区和实用主义异化陷阱,实现规范、实证与实效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香港问题是按照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的。从香港回归前夕开始,人们就在议论“一国两制”和台湾命运。香港顺利回归以后,一切运作良好,人们的议论就更多了。他们在问:“一国两制”既然有适合于香港的“香港模式”,是不是也会有适合台湾的“台湾模式”呢?台湾当局说,香港是香港,台湾不是香港,“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台湾绝不接受“一国两制”。这一类话,说了又说,真不知已说了多少遍了。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已严重构成对台湾的“压力”和“威胁”了。那么,“一国两制”究竟适不适用…  相似文献   

12.
徐娜  子荷 《中国减灾》2005,(12):14-15
校园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家未来。1996年.我国把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规定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学生伤亡事件屡屡发生。据有关资料统计.威胁全国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有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年均夺去16万中小学生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李立 《台声》2008,(9):40-41
最近一段时期,台湾油电价格调涨、股市下跌、通货膨胀严重等等,台湾经济持续低迷,未见“马上好”。这一切都考验着马英九当局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那么,台湾经济的现状怎样?台湾当局应采取何种因应之道提振经济?本文试就此作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台湾“3·20大选”后,政局陷入前所未有的动荡,“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形成严重对立,社会被撕裂,治安趋于恶化,社会风气日见败坏,民众生活痛苦指数不断提升。台湾学术界、舆论界纷纷质疑:台湾社会到底出了什么事?街头抗争激烈社会对立严重自民进党执政以来,台湾的街头抗争事件就频繁发生。仅以2002年为例,台湾的街头抗争活动有上百起,较大的有台湾劳动人权协会发动劳工游行示威,反对官方、资本家联手压迫劳工;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号召数十个“在野政党”次级团体、反“台独”的民众,共同举行“5·19反台独、救台湾万人大游行”;“八二…  相似文献   

15.
《上海机关动态》2001,(6):16-17
市财政局税务局第四分局认真贯彻中纪委五次全会关于“要利用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的精神,通过对本系统、本单位近三年来所发生的案件进行分析,利用身边发生的活生生的事例,采取六项措施,深入进行警示教育,提高了全局人员思想觉悟和反腐败的自我保护能力,力争最大限度减少违纪现象,杜绝违法案件及严重违纪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以来台湾中小学实施的“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及教科书改革使得人文教育的主流理念与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内涵的包容性和外延的宽泛性成为新时期人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同时,人文教育在教化情结上还呈现出“台湾主体意识”与“大中国意识”不断拉锯角力、价值取向上单一本位和多元本位交错叠加、课程设计上综合统整与实践体验相互融合等特质。如何解决和摒弃台湾中小学人文教育中的问题和非理性元素,真正建立起主体独立、价值超功利的人文教育体系,是台湾当局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岩 《半月谈》2004,(10):5-27
最近发生的陕西假彩票案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媒体竞相热点报道。沸沸扬扬。作为体育彩票的发行和管理部门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对这起事件是怎么看的呢?为什么会发生这起严重侵犯彩民利益、损害体育彩票信誉的“宝马彩票事件”呢?  相似文献   

18.
吴亚明 《台声》2013,(5):60-61
位于台湾新北市新店区秀朗桥下的“景美看守所”,花木扶疏,屋舍俨然,虽然现在的名字叫做“台湾人权景美园区”,但走进去还是有一种阴森可怖、寒意浸人的感觉,因为戒严时期,这里曾是台湾令人闻之色变的军事法庭与监狱,李敖、柏杨在这里被囚禁过,蒋经国的小舅子也在这里被关过,吕秀莲、施明德等人因“美丽岛”事件在这里受到军法审判。甚至当年主导刺杀作家江南的台湾情报头子汪希苓也一度被禁锢在这里。这里还藏了哪些秘密?  相似文献   

19.
近日,岛内正在为台湾垦丁海域漏油污染事件闹得不可开交。对这起“台湾30年来最严重的油污染事故”,台湾新当局反应不力、处置不当,受到广大民众及舆论严厉抨击以及在野联盟、“立委”的一致挞伐,称之为“环保八掌溪事件”。同时,事件也是一面镜子,使人们更加看清了台当局所谓反核、高喊“绿色环保”政治口号的真面目,并对其临机处置的执政能力大加质疑。  相似文献   

20.
最近,台湾“行政院长”张俊雄召集紧急记者会,以“不建核四不会缺电”等 6项理由,宣布停建核四电厂,此举在岛内掀起轩然大波。台湾朝野各党派间的矛盾更为尖锐,政治、经济形势动荡加剧。一场新的政治风暴席卷台湾。 “核四事件”引发台湾岛内严重的政治风暴   “核四”,即兴建核能第四厂计划,是台湾在经历了 1979年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其能源多元化政策的组成部分。该计划于 1992年 2月经台湾“行政院”核准, 1994年由“立法院”通过预算案。但民进党表示坚决反对,该党还将“废核”写进其党纲。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核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