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触摸历史     
赵家欣 《政协天地》2013,(11):52-54
10月29日上午,赵家欣百岁生日庆贺仪式暨《世纪沧桑》出版首发座谈会在福建会堂举行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宣读了中国记协致赵家欣先生百岁生日的贺信,福建省记协、省新闻学会向赵家欣先生赠送了“世纪人生家国情怀”牌匾,主办单位向新闻单位赠送了《世纪沧桑》。省市新闻界、文艺界的10多名与会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2.
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百年来,党的新闻事业始终认定自己是党的也是人民的新闻事业,坚定不移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红色新闻人锻铸了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应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让这支队伍继承、弘扬勤奋刻苦、敬业担当、敏锐严谨、开拓进取等优良精神品格,从而肩负起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巩固壮大党的新闻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记协举行加强行业自律座谈会,强调新闻单位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特别是职业道德建设,把加强行业自律、禁止有偿新闻作为新闻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抓紧抓好,常抓不懈。近年来,新闻界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有偿新闻正在变换手法,以新的方式和面貌出现,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声誉,破坏了新闻工作者的整体形象,妨碍了党的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新闻的商品性问题逐渐凸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把新闻界卷进了改革大潮:新闻载体直接面向市场,新闻报道的多种社会功能得到开发,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被大胆引入内部管理,使新闻机构焕发勃勃生机,新闻报道与经营开发两个轮子一起转,使新闻界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在当今形势下,有许多问题面临尖锐的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新闻事业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新闻的采集传播是否能纳入商品生产的范畴?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经济原则,即价值规律是否要取…  相似文献   

5.
新闻法制不健全 ,对“新闻自由”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新闻违法与新闻官司未能妥善解决 ,是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的几个法律问题。加强新闻法制建设 ,正确认识和规范新闻自由权利 ,依法解决新闻官司 ,保护正当的新闻行为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末至中华民国一季,新闻团体的产生与发展,是紧随着时代的脚步的:新闻业的发展,使得行业协会产生;记者群体的扩大,催生了职业团体;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学术研究团体的出现。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新闻团体在团结同仁、维护自身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团体在抗争当局禁锢言论,争取新闻自由方面做出了努力;新闻团体首倡新闻教育,促进了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研究的发展;中国新闻团体在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解放的事业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利 《前沿》2009,(6):198-200
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新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演变,新闻主播应运而生。本文结合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改革的实际,对新闻主播的涵义和产生的客观要求进行了分析,对新闻主播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8.
王保民同志身上,有几点在贵州新闻界颇具独特性,或堪称“唯一性”:——他是建国后第一批分配来我省的复旦新闻专业毕业生,在贵州新闻岗位上不间断地干了54年。像他这样长的工作时问,据我所知,在我省新闻界没有第二人。许多前辈资历很老,但在新闻岗位上的时问都没有他长。——他是转战于办报、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学、新闻协会群团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早霞 《前进》2010,(8):54-55
<正>"新闻策划"近年来成为新闻界颇为流行的词汇。从电子媒体到印刷媒体,从全国性媒体到地方性媒体,新闻策划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闻策划已广泛介入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并成为新闻媒体高度自觉的行动。许多媒体不仅强调策划的重要性、必要性,还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来抓。越来越多的媒体  相似文献   

10.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了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基本内涵和实践路径,为不断发展的全媒体提供了指导与方向。随着媒体融合深入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持续发生深刻变化。为此,要用好党的领导这个制胜法宝,为全媒体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孙洁 《两岸关系》2006,(5):51-53
“北京的街道,整齐而干净,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处处可见大卖场和百货公司。北京是一个很现代化的都市。”参加第三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的台湾同学对北京赞叹不已。2006年2月3日,由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办的“2006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大陆行)活动”在北京拉开序幕。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等9所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为主的28名台湾学生与来自北京大学等7所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28名大陆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两岸大学生新闻营活动在2004年开始举办,一年一次,今年是第三期。举办这样的活动,开辟了大陆与台湾新闻界之间联系的重要渠道,为两岸未来的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报刊主管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新闻采编队伍建设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新闻采编队伍管理工作,是新闻媒体长远发展的根本,是增强新闻媒体社会公信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事新闻的国际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军事新闻的国际化传播包括新闻信息流通的国际化、新闻载体平台的国际化和新闻管理标准的国际化三个层次。作为国家权力中的“软权力” ,它具有潜在的战略意义。在适应国际化的过程中 ,我国军事新闻界应在先进传播技术和高效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做到国际化兼顾本土化 ,大平台兼顾小平台 ,内控兼顾外控  相似文献   

14.
黄敬聪 《传承》2013,(11):24-2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国民党到共产党,他不以一个党派的利益为标准,而是以国家的祸福前途为己任,把笔杆子当做武器,宣传抗日,宣传共产主义,在新闻事业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他就是范长江。范长江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被誉为“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最卓越的记者之一”“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创建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而他创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日期(1937年11月8日)也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的纪念日;新闻界中青年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笔者无意于再去浓墨渲染范长江的卓越成就,只就范长江的精神作一简单探讨,在新时期学习和宣扬范长江精神。  相似文献   

15.
郭化夷 《台声》2001,(1):48-48
2000年10月20日至29日,湖北新闻交流参访团一行11人应邀赴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参观访问,于10月31日返鄂。在台期间参访团先后走访了《中国时报》、《明日报》、TYBS电视台、东森电视台、《中国晨报》、中国电视公司,并与这几家媒体的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参观访团向台湾新闻界同行介绍了湖北省近年来改革开放的建设成就、投资环境,以及湖北新闻发展情况。这几家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向参访团介绍了各自新闻媒体的创业历程、现有规模、动作机制、新闻理念等,并带领参访团参观编辑部、节目录制现场。参访团成员与台湾新闻界同行就新闻业务…  相似文献   

16.
把毕生精力奉献于新闻事业──记省劳模忻州电视台台长贾维新王泽田忻州电视台在山西电视台播发新闻连续8年位居全省县级台第一,并被省广播电视厅授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新闻界享有较高的声誉,这与忻州电视台台长贾维新为广播电视事业殚精竭虑、务实奉献的精神和...  相似文献   

17.
毛勇 《世纪行》2011,(12):31-32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1990-2002年《中国妇女报》为研究对象,考察它所再现的女性新闻的变迁趋势。本文区分了关于女性新闻的不同定义,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妇女报》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当下中国女性新闻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再现方式,本文进而总结了“碎片化”一词所包括的6个方面的特征。文章最后指出,碎片化折射了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和媒体转型的进程,是转型新闻界的普遍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29日,我应邀参加了在文新大厦举行的“真情——赵兰英新闻作品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市记协、市新闻学会等单位主办,著名学者王元化、作家余秋雨、社会学家邓伟志、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等我国文化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发来了贺电、贺信。不少上海新闻界、文化界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也到会祝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赵兰英的为人和为文赞赏有加。  相似文献   

20.
正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邓小平新闻观的核心理念和实质精神。认真学习和自觉把握邓小平新闻观的核心实质,对在新闻工作中贯彻党管媒体原则,践行群众路线,促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邓小平把新闻事业作为宣传和实现党的纲领主张,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