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孝东 《前线》2012,(Z1):42-43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难点在"三农",潜力在"三农"。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必须深入研究、统筹推进。市委农工委、市农委认真学习贯彻  相似文献   

2.
张国庆 《求贤》2012,(6):14-15
市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市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全面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关系农业农村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市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对于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定位,不断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宣传、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以稳定农村为根本出发点 ;以发展农业为根本支撑点 ;以富裕农民为根本归宿点 ,这三条经验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的“三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加强“三农”工作的思想和观点,应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5.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心“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转型问题,提出了通过新型工业化、五个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措施来实现我国“三农”转型。而“三农”转型的核心是农民的转型,其实质是在减少农业人口、提高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生活的前提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或市民转变,实现城市(镇)化的过程。厦门作为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积累了不少“三农”转型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和今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三农”政策的理论基础,其中关于“三农”的地位与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保护、科教兴农、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主要内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大光 《新长征》2006,(9):22-2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刚 《新长征》2007,(10):42-43
王珉书记在刚刚结束的吉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实现吉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从而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吉林省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吉林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在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延昆 《前线》2012,(7):64-65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对于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大力践行“北京精神”,紧紧围绕“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的目标,切实将顺义区建设成为具有核心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摆在全党面前的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只有突破“三农”瓶颈,中国才有可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是中国政界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又是一些基层领导重视不够、着力不够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农业问题在农村,农村问题在农民,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解放问题。最近因工作关系在农村作了较多的调研,并重温了江泽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系列论述,感到中国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12.
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加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跃民 《学习论坛》2003,(11):44-44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就“三农”问题给我们提出的明确任务。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我们每一个关心、研究和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都应当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谋求发展农村经济的新途径,寻求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近年,农民增收缓慢,种粮效益低,低质农产品大量积压,价格下跌。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一贯的战略思想。早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辛探索;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想的雏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胡锦涛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在江泽民"三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形成了理论上的新突破,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指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入世后形势最为严峻的问题,更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深入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角度,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牛有成 《前线》2011,(4):7-7
充分考虑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长远需要,北京“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具体目标,即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我们要精心谋划,找准定位,引领首都“三农”围绕“新”字完善思路、部署工作、落实任务,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党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三农”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充分说明了“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农业新闻工作者,要心系“三农”,关注“三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解决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竭诚服务。这既…  相似文献   

17.
白雪秋 《新长征》2007,(4):25-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目前“三农”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党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最新体现。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既立足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又直面我国农业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的现实,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是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农信社如何加强管理、勤练内功已是当务之急,因为它对今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农信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提高和改进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真正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业、培育农民、繁荣农村,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基本理念。本文拟从财政的角度提出破解三农难题的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修海玉 《奋斗》2003,(8):26-2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还在农村。纵观经济走势,“三农”问题已成为阻滞我省加快发展的症结。县域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单元,支撑全局的作用举足轻重。正视差距,放眼发展,我们必须以“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目标,明晰优势,精确定位,全面推进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尽快调出特色、调出优势、调出竞争力、调出高效益,加速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