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普京总统执政,开展第二次车臣战争以来,车臣问题一直困扰着俄罗斯当局.车臣残匪不断制造恐怖袭击事件.5月9日,发生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体育场庆祝活动现场的爆炸,使车臣总统卡德罗夫、国务委员会主席伊萨耶夫等6人当场被炸身亡,俄驻北高加索联合部队司令等50多人受伤.这起惨案在俄国内外引起强烈震动,普京总统称将对恐怖主义分子实施"打击和报复".  相似文献   

2.
1999年8月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俄罗斯联邦军队以于攻占格罗兹尼为标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把车臣非法武装残余赶到南部山区.普京政府也开始了政治解决车臣问题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新闻眼     
《南风窗》2004,(10)
车臣所在的"欧亚不稳定弧"一带,乃 是过去美苏对抗的前沿。当意识形态色彩 淡去,宗教觉醒的呼声也就渐长。当东正 教的十字架插满了俄罗斯的平原地区时, 高加索山麓的车臣人也就把古兰经视为唯 一的精神信仰。 此次被恐怖分子炸死的车臣总统卡德 罗夫,系车臣宗教界的最高领袖,他曾号 召车臣人发动针对俄中央政府的"圣战", 但在5年前俄军大兵压境时改效中央,成 为普京在车臣的代理人,去年又得到车臣 民众的投票确认。正因为此公"被招安", 对凝聚车臣民心、瓦解叛匪军心功莫大焉, 以车臣前总统马斯哈多夫为首的叛匪才视  相似文献   

4.
分裂分子们发动这一系列恐怖活动的目的已经超出了车臣问题本身,他们现在的目标是普京本人和他的政治命运。  相似文献   

5.
方亮 《南风窗》2008,(15):81-82
梅德韦杰夫的反腐战争事关他本人的政治生命。他在反腐中对强力集团"动刀"会在多大程度上触及普京的底线,预示着他能否或者说何时能摆脱普京的影响。梅德韦杰夫政府运行两月余,一举一动决非傀儡总统之相,但正如俄《独立报》不久前一篇文章的标题一样,梅氏来了,普京还没走;俄罗斯政治已经"改朝",但在人事和具  相似文献   

6.
普京担任俄联邦总统六年多来对俄罗斯的政治进行了综合治理,基本理顺了国内各种政治关系,形成了俄罗斯独特的可控的“主权民主”制政治格局。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使普京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总统换届选举,普京何去何从,俄罗斯政治棋局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侯艾君《俄罗斯重建车臣政权的得失——纪念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10周年》一文,分析评述了俄罗斯政府结束第二次车臣战争和使车臣走上和平重建之路的政策,俄罗斯的车臣政策确实令人回味。如何看待俄罗斯在车臣的成败,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俄进行改革:总统掌控军工贸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的军事贸易和军事工业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和国防安全的全局性问题.普京任总统后加速了军贸、军事订货和军工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了以国防部为核心亦即为总统掌控的军工贸权力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俄罗斯国内“挺普”与“反普”派尖锐热闹的对抗中,在西方国家媒体一边倒“贬普”的喧嚣声浪中,3月4日,俄罗斯总统选举如期举行,普京以绝对优势战胜其他四名候选人,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但是,就任总统后,普京除面对尚未解决的诸如腐败、经济结构调整,打击车臣和高加索地区的分立势力等严峻难题外,还将遇到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侯艾君 《当代世界》2014,(12):68-70
<正>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本世纪初,俄罗斯一直是恐怖主义重灾区之一——恐怖事件频仍,车臣、乃至整个北高加索地区、俄罗斯腹地,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侵害,严重困扰了俄罗斯的国家统一、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恐怖主义已成为俄罗斯肌体上的毒瘤,如不果断割除,必将危害国家健康发展。1999年10月普京担任俄罗斯领导人以后,俄军消灭了车臣分裂武装主体,开始了车臣的政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