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本杂志办得有点好哟,看一看嘛!”同室一位前辈热情地把书递给我,当时我有点漫不经心。老实说,我一向认为人大刊物政治性强、理论性强,惟有可读性不强.但当我看完手中的2008年第2期《公民导刊》后,我的观念被颠覆了。我迫不及待地上网去搜索该杂志。  相似文献   

2.
「哥,我们的刘辅导当上广州华侨补校新校长啦!」内子小凤兴高采烈地叫起来。「是谁说的?」我有点疑惑地发问。「我是在一本旧杂志上偶尔发现的。」接着她就把一本《中国建设》送过来。原来是一九八七年第三期《中国建设》杂志发表的《我不再为孩子的教育烦恼》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这个美好的信息。该文的作者是阿根廷彭宗伯先生。  相似文献   

3.
马老师:您好!看到杂志上您的专栏,对我们大学生是很好的帮助,谢谢杂志,谢谢您!我也遇到了困惑,希望您能耐心地看完我这封有点啰嗦的长信。  相似文献   

4.
我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说过,单纯的物质不一定能带来幸福。我记得有本杂志采访了美国华尔街最有钱的100个老板,超过90人觉得自己不幸福,同时这本杂志又采访了100名露宿街头的印度人,超过90人说他们很幸福。我想,幸福与物质有点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柴米油盐酱醋茶、红烧肉与幸福也有点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精神感受。  相似文献   

5.
1月20日,寒风刺骨,我正趴在床上赶写一篇稿子,“突突突“的摩托声在我的窗前戛然而止,乡邮员小于推门走进屋来。“大哥,你盼的《中国残疾人》杂志来啦。“没等摘下头盔,他便大声地对我说。“是嘛,我都等得有点急了呢。“我边说边从小于手中接过2000年第1期《中国残疾人》,这可是我们残疾人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人大建设》杂志上有你的文章啊!"同事一见到我,就欣喜地拿给我看。我接过杂志,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看到我写的《推进法治建设鹰城在行动》刊登在杂志上,喜悦的浪花在心中激荡,久久不能平静……一年多过去了,那一刻的欢喜情绪依然记忆犹新。我是人大新兵,2015年3月调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工作。自2006年公选进入公务员队伍,我一直在其他系统工作。综合岗位多年的锤炼使我对干好新工作充满了期待。可是,我很快就发现,工作方法虽然是相通的,业务知识却是要从零开始的。人大工作的程序性强,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2008年各级统战刊物都开展了征文活动,《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特别重视,早早发出征文通知。看了通知,我即撰写了《五一口号与联合政府》一文,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寄到《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后来,我惊喜地发现在第9期上竟刊登了。第12期杂志上,我的名字被列在获此次征文二等奖的名单中。这对于一个离岗已经8年的“老统战”来说,有点意外,但更多的是回忆与联想时的激动和欣慰。  相似文献   

8.
刘庆邦:在温情与冷意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郁 《北京观察》2004,(5):24-25
我和刘庆邦先生不太熟,只是在会上见过几面.他给我的印象是内倾,寡言少语,有点江南人的文弱,一点不像是河南人.八十年代,在一本什么杂志上看到评论他的文章,这才注意到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说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相识,还是在1994年。分配到一所农村乡村中学任教已经两年的我,在教学上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于是我边教学、边复习,并考了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专业本科函授班。面授时在一位同学家里,无意中发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打开一看,我就被吸引住了。理论视野教学研究教学设计备课卡片五彩校园等,板块分明,栏目实用,内容丰富多彩!我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同在茫茫沙漠中行走找到了一片绿洲。从  相似文献   

10.
我是《当代广西》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这份杂志给了我许多启迪,让我学到了很多工作经验和写作知识及技巧,它成为我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觉得《当代广西》有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导向性强。《当代广西》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力求全面、准确地报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拓展干部群众视野、指导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创刊于1985年。此前,行政管理专业刊物在我国还是个空白,没有一份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的中央级的行政管理刊物。1986年我到学会工作(当时是学会筹备组),初见到的《中国行政管理》是一本薄薄的册子,说实话,很不显眼,还显得有点土气。当时编杂志的只有两个人,那时不叫杂志社,叫编辑部。工作忙不过来,学会领导研究,调我到编辑部工作,主要任务是开车跑印厂,有时也看看稿子,但很少。1987年,我又回到办公室工作,但杂志的有关业务也参与其中,如发行。1998年,学会又调我到杂志社兼任副社长,时间又近8个年头了。我有幸在杂志创刊初…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编辑老师:我是青海的一名保安员,你们的杂志是我必读的刊物,但每次看完后心里总有点酸酸的感觉,因为杂志上很少看见有介绍青海保安工作的文章。老师,我们青海的保安工作目前的发展,与其他地方的保安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希望以后能够多沟通,共同探讨发展保安工作的好方法,并适当地刊登我们的文章,让更多的保安同行了解青海保安,帮助我们更上一层楼。所以我想提一个请求,能否把一些写作的好经验告诉我,并告诉我怎样才能提高文章的刊用率?保安中队长祁兆清祁兆清同志:你提的这个问题充分表明了你对青海保安工作的热爱和…  相似文献   

13.
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亭主人文叔正悠闲地翻阅着杂志。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不知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起了文叔的注意,他抬头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喂!小姑娘,你要买杂志吗?”“不,叔叔,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谢谢叔叔,长途电话也可以打吗?“”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可以打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我参加保安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我在闲暇之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阅读《中国保安》杂志,每当看到保安战友的文章刊登在杂志上,羡慕之情就油然而生。我是一个爱好文学的人,于是鼓起勇气也给贵刊投了几篇稿件,但是都没被采用。我自己对照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确实存在很大差距,我想问问,我怎样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保安员志强志强:你好!很高兴你能喜爱我们的杂志并能勇敢拿起笔给我们投稿。提高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每个人文化水平不同,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提高办法。通常来说,提高写…  相似文献   

15.
<正> 北京市作协日前在京为著名作家王蒙颁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对于主办方之前要给王蒙制作艺术塑像的说法,王蒙风趣地说:“主办方还说要给我弄什么塑像,我觉得有点可怕,有点可乐,有点自惭形秽,诚惶诚恐而又乐不可支。以我目前的创作,我还对不起读者,我怎么着也还得再拼一下子呀。我希望我不要很快变成一座塑像、一张照片,哪怕是白金塑出来的塑像,或者超大型二十四英寸的压膜彩照。”(《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16.
《政策》1998,(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彭珂珊同志给本刊来信说:我是湖北应城人,近30年一直未回过老家。这次在首都北京撰写规划时,发现《政策》这本家乡杂志,真有点爱不释手。我认为,刊物编辑质量不错,学术气氛浓,校稿认真,且案例多,数据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杂志办得非常好。我是刊物多年的忠实读者,不但我自己看,周围的人也在看,不少看过的同志评价都很高。 根据我的了解,大家喜欢这个杂志,第一个原因是它有很强的思想性,这是杂志的个性所在,也是区别于其他杂志的一个特点。信息量虽然不算大,对信息的反馈也不如其他报刊快,但如果说要找出国内思想性强的杂志,我相信它一定位于前列。  相似文献   

18.
<正>我和妻子是在民营企业上班,我们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看杂志。妻子爱看时尚类杂志,我除了喜欢看军事杂志之外,也爱读《公民导刊》。每个月我都会到重庆图书馆借《公民导刊》回家阅读。有次,妻子拿过《公民导刊》翻了两页,说这种杂志政策理论性强,你读起来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人民公安》2013,(15):4-4
几年前我在某市新闻出版局负责全市的报刊杂志审读,现今我在一家行业杂志做执行主编,最感慨的是行业杂志要做到科学性和可读性强实在不易。不久前,读过改的《人民公安》,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20.
《政策》杂志是一本形象生动的政策教科书,我每期必读,获益匪浅。今年的《政策》杂志更是让人觉得面目一新:从栏目设置、文章内容、标题制作,到编排形式,都有新的提高。 这种感受和印象,大致来源于我对《政策》杂志的四点认识:第一,主题突出,导向明晰,指导性强。《政策》杂志作为省委主办的高质量、高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