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两套阅兵方案 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举行阅兵的设想,于1949年的7月就明确了,参加阅兵的部队陆续赶到集结地点,开始分列式训练,而开国阅兵的地点,此刻还在论证之中。 华北军区司令部拟定了两套阅兵方案。 第一方案,是在城里天安门广场举行,受阅部队成检阅式队列立于天安门东西两侧。第二方案,在西苑机场阅兵。两套方案都附有一张部队位置及阅兵行进路线的详图。  相似文献   

2.
1949年国庆阅兵:开国大典中的最美乐章 1949年6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举行阅兵式.中共中央极为重视这次阅兵,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杨成武、参谋长唐延杰为阅兵指挥所主任、副主任.  相似文献   

3.
孟红 《党史文苑》2009,(5):18-23
阅兵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和军事实力.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阅兵被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后至今,我国总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从开国大典至1959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们,对于英雄杜凤瑞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战旗方阵中,以他名字命名的"杜凤瑞中队"荣誉军旗,让人们眼睛一亮:被岁月尘埃湮没的英雄回来了!  相似文献   

5.
阅兵是一个国家最隆重的庆典,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力、扬军威的最好方式.新中国成立之后,阅兵被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共和国上一次举行国庆阅兵是1999年,这10年来,中国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84年,我国共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受阅部队的雄姿和阵容,反映了当时人民武装力量的建设水平和精神风貌,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开国大典、国庆5周年、10周年和35周年等4次国庆大阅兵,更具有代表意义.开国大典阅兵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在北平(今北京)召开.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进行盛大的阅兵活动和群众游行.举行开国大典阅兵,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以后的第一次军事盛典.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的决定,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任主任,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7.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21,(12):34-40
当笔者站在零下20摄氏度低温的辽阳市革命烈士陵园,向353座排列整齐的革命烈士墓敬礼时,深切地感到,如今的和平和安宁、繁荣和昌盛,是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顿时脑海里浮现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方阵中的那面"英勇善战模范团"荣誉军旗,想起了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11师31团荣获这面荣誉军旗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1、在确定阅兵总指挥的人选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聂荣臻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进行阅兵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新中国诞生.8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开国大典阅兵的通知,并决定步兵方队由驻扎在天津杨村的二十兵团后来被称为“首都师”的199师为主力组成,炮兵、装甲兵、航空兵则由华北军区组成,第一次公开亮相的人民海军前导方队由安东海军学校和华东军区海军组成.当确定阅兵总指挥的人选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几乎不假思索地异口同声说出了一个名字:聂荣臻.  相似文献   

9.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战旗方队中,有一面荣誉军旗"潍县团"的旗面与众不同,旗面上有一座高大城墙和一个城门洞的剪影.其中蕴藏着什么故事呢? 一封潍北县委的来信 1948年春,山东兵团在胶济路西段拉开了春季攻势的序幕.各部队屯兵周(村)张(店)地区,处于机动作战位置,南可下兖州,东可进昌潍,前锋直指济南.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阅兵,人们往往会想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威武雄壮的开国大典阅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多次国庆阅兵以及2015年的9·3大阅兵。这些阅兵,无一例外地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成就,起到了壮军威鼓士气的作用。然而,人们可能还不太清楚,中国工农红军在80多年前的红都瑞金也曾进行过四次阅兵,而且这四次阅兵与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1.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21,(11):34-40
一个师在一场阻击战中打出两面团级荣誉军旗,而且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战旗方阵中同时亮相,是个战争奇迹,更是精神财富传承的佳话.这两面荣誉军旗,分别是"塔山英雄团"和"白台山英雄团".笔者曾专门前往塔山实地考察,寻找塔山阻击战制胜密码,还原荣誉军旗"塔山英雄团"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后,在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6·25"讲话又完善了这一发展理念.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该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呢?我认为,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策略,在好与快的权衡、兼顾中做到"好"字当头,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真谛.只有深刻领会"好"的内涵,并且在"好"上下工夫,真正把"好"作为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和最终的检验标准,才能顺利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  相似文献   

13.
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命丧黄土岭,家喻户晓.那么,是谁引诱阿部规秀抵达黄土岭的?又是谁开炮击毙阿部规秀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战旗方阵中,荣誉军旗"黄土岭功臣炮连"背后的故事,将为你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14.
阅兵,是传统的军事仪式。早在公元前,我国就有了阅兵活动。春秋时期的阅兵,是以打猎的方式进行的。到了汉代,阅兵形成一种制度,受阅内容增加了一些打斗动作。至清代,督抚三年一次的阅兵叫“大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一向重视阅兵。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就举行过盛大阅兵式。新中国成立时,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5.
1955年国庆阅兵:人民解放军将士换了新装1955年国庆阅兵,是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第一次阅兵。受阅部队指战员军容焕然一新。他们身着崭新的新式军装,佩带军衔肩章、领章,军容严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刚授衔的元帅和大将等,在阅兵结束后,兴致很高地在天安门城楼上  相似文献   

16.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不同,"好"排在了"快"之前,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在悄然转变,强调科学发展,把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放在速度的前面,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48艘战舰、76架战机和1万余名官兵参加了海上阅兵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也是自2015年启动军改之后的首次海上阅兵以及在南海海域的首次阅兵,标志着中国  相似文献   

18.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21,(10):41-46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熟悉,其第四回"谋董贼孟德献刀",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改装逃走,至中牟县被陈宫所擒.后曹操用言语打动陈宫,使陈弃官与其一同逃走.京剧《捉放曹》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四回这个故事.笔者讲述国庆70周年阅兵中荣誉军旗"四平突击队"背后的故事,就从东北民主联军捉放国民党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讲起.  相似文献   

19.
视野     
《党的建设》2009,(10):59-59
1950—1959:十年十次大阅兵1950年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部队。阅兵分列式以空军学校和海军学校的学员为先导,空军空中梯队的各种战机在步兵进入天安门广场时临空,形成了立体阅兵的场面。阅兵时间为1小时20分。1951年受阅部队共13348人。走在受阅部队最前面的是军事学院的学员,最后是炮兵部队、摩托化步兵、  相似文献   

20.
陈辉 《党建》2009,(10):56-57
从1949年到1999年,新中国先后进行了13次国庆阅兵。从1949年到1959年,每年10月1日都要举行国庆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对国庆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来,因“文革”影响等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时,恢复了国庆阅兵。至1999年的国庆50周年阅兵,又相隔了1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