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广东省兴宁市宁塘镇蔗塘管理区有个老人协会,每个老人只要交2元钱便可入会,但人会必须遵守一个“特殊会规”:会员去世后,必须丧事简办,由老人协会开追悼会,寄托哀思。蔗塘老人协会的这一”特殊会现”,受到了当地群众和老人的欢迎和拥护。老人们说:“子孙孝不孝顺,主要看生前,死后再隆重,我们也着不见,还连累家人”。他们纷纷入会,一个小小的管理区,现在已有老人协会会员208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6人。1989年,73岁的会员何玉贤病逝,其在香港的侄子寄回3000港币作做斋用。老人协会前来做思想工作,帮助实行了丧事简办,…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兴宁市宁增织蔗增管理区老人协会积极拉除封建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该会从1988年成立至今,会员死亡56人,有52人坚持丧事简办,为农村文明建设树立了一个榜样。按照客家农村风俗,老人去世后家里要为其做斋,大操大办,这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也给群众带来严重经济负担。蔗塘管理区老人协会针锋相对坚持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管铁区中每个老人每年交2元钱即可加入老人协会、但人会有个规矩,会员死后不能做斋,丧事由老人协会操办,开个追悼会,寄托哀思。这个规定受到当地老人和群众的欢迎,老人纷纷入会,现全管理区已有会员2…  相似文献   

3.
"大爷,您这两天身体还好吧?""好!好着呢!前天,咱村集体体检的时候,那个刘大夫还说我的心脏跟三四十岁的人一样呢!"说话的这位大爷叫王太顺,今年近90岁了。本来,他家早已搬到了山脚下的回龙社区,可老人非要上山来,和儿子一起经营自家的农家旅馆。和老人说话的叫张荣锁,是首届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6月上旬,张荣锁因公出差10多天,但心里一直牵挂着村里老人的身体情况。  相似文献   

4.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十四年如一日,历尽千辛万苦,先后为社会抚育了三名孤儿。而他的名字却不被人们所知。他就是山西省中阳县城关镇南街村三等甲级伤残军人——曹文斌。19周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其民政局副局长张引年给首文斌老人带来了两个一母同胞的小男孩。大的叫刘海军刚满6岁,小的叫刘建军不满4岁。他们的爷爷也是位革命伤残军人,父亲母亲均是先天性痴呆。不久前,其母亲因病去世,从小抚养他们的爷爷也不幸离开了人间。于是县民政局就将这两个孤儿托付给了曹文斌老人抚养。年复一年,寒来暑往。曹文斌老人将两个孤儿当做自己的亲…  相似文献   

5.
我与抗战时期的儿童保育会郭秀仪今年,当我85岁生日的时候,在北京的一些亲戚朋友来看望我。几位两鬓霜白、年过花甲的老人进得门来便一连声叫我“郭妈妈”,深情地问候我的生活和健康。亲戚朋友被这个热烈的场面感动了,他们小声问我:“这些人是谁?”我大声地告诉他...  相似文献   

6.
覃显杰 《当代广西》2014,(23):45-45
正一个媳妇伺候好一个家婆不容易,伺候两个更难,伺候三个则是难上加难,但这难上加难的事她却做到了。她就是曾被评为"广西十大孝心人物"的凤山县乔音乡额里村党支部副书记黄秀萍。黄秀萍今年43岁,1989年与丈夫罗永芳结婚时,就有人悄悄地问她:"这家有三个老人,你受得了吗?"黄秀萍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能伺候好三个老人!"黄秀萍说到做到。这个特殊家庭的三位老人,都是苦命的寡妇:家婆陈美云,今年73岁,35岁那年就死了丈夫;太婆廖妈宝贵,今年98岁,21岁时丈夫就撒手人寰,当时她已有身孕,而  相似文献   

7.
他悉心照料村里百余位老人,甚至自掏腰包给他们发红包,却称是“国家补助”。 2014年2月9日,浙江省象山县阴冷刺骨,大雪纷飞。在大徐村,和来自省内多地的公安干警一起,数百位老人抹着泪,在寒风中冒雪送别一个民警。他叫徐祥青,今年48岁,在象山县公安局后勤科工作。2月5日,他永远地离开了村里百余位“爸妈”。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 《黄埔》2010,(5):32-32
今年初夏的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进我刊编辑部。寒暄过后,老人介绍了自己,他叫郁勃,今年已经84岁了。是黄埔军校十八期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万州青年远征军当见习官,曾参与军调处小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学教师直至退休。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湖南省临澧县城关司法所走进一男一女。一进门、他们就争吵起来。不用问,这又是一对要离婚的夫妻,有着多年办案经验的所长郑文普迅速作出判断。对方自找介绍,男的叫王常清,35岁;女的叫曾召兰,32岁,系本县寒溪村人,双方自愿要求离婚。郑文普通过询问,了解到他们1990年结婚,男方系再婚,以前离婚时负责抚养一个小孩,现在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小孩,婚前双方无财产。离婚的理由是感情破裂,“三天一打架”。在离婚后抚养小孩和财产分割上,双方协议男方负责小孩的抚养费,只要工部安演尔自行车和4000元现金,女方负责抚养小孩,…  相似文献   

10.
有这么一对台湾夫妇,男的叫欧盛民,曾是一名职业军人;女的叫蔡美玲,学医出身,欧盛民年长太太五岁,两人结婚已有15年了。他们在台湾岛内经商,开过精品店,他们有车有房,薪水也不低。在台胞纷至沓来上海的热潮中,他们一家跨越海峡,凭借一种执著、乐观的精神,在上海塑造了自己的崭新生活。  相似文献   

11.
刘爷爷和刘婆婆是我的老朋友了,说是老朋友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我们认识已经十几年了,确实是老朋友了;第二层意思是他们是我的朋友中年龄最大的。刘爷爷叫刘序言,今年81岁,刘婆婆叫张贵凤,今年71岁,他们到加拿大已经整整33年了。  相似文献   

12.
寻根小记     
聂先道  郭玉景 《台声》2001,(1):43-43
2000年10月,4位陌生人来到湖南省津市市委台办,走在前面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后面跟着一位70多岁的老妪,由一男一女两位中年人搀扶着。“我是津澧人”,老者前脚刚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说。老人非常激动,颤抖着拉住台办工作人员的手,“我到家了!”  原来老人名叫邹高协,已经85岁了,出生在这里,但是由于离乡多年,老家在什么乡什么保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个地方叫“百步磴”。邹高协老人14岁随父经商,后弃商从军参加抗日,1949年与太太陈玉华一道去了台湾。老人指着后面的一对中年男女说:“这是我的儿子邹冠军和儿媳妇陈贵…  相似文献   

13.
台湾聋哑青年陈崇渊先生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希望寻找一个有共同“语言”、志同道合的聋哑姑娘为终身伴侣。但是,多年来,在台湾他始终难以完成这个愿望。最近,陈先生终于美梦成真。   今年 10月13日,陈先生与广东省兴宁市聋哑姑娘刘清芳来到梅州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熟悉他俩的人说,他们的结合完全靠缘分。   陈先生今年 35岁,出生在台湾省新竹县北埔乡。 4岁时因发高烧导致聋哑。去年,他母亲去世了,母亲是带着遗憾走的,她多么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儿子成家立业,看一看自己的儿媳妇啊!   母亲走后,陈…  相似文献   

14.
龙知音 《人大论坛》2007,(12):40-40
9月19日,印江自治县妇联接到中坝乡妇联报告,该乡土岩村一个未满16岁的辍学女生近期要与本村一个28岁男青年结婚,要求县妇联援助,依法制止。县妇联接到报告后,非常重视,马上与中坝乡党委政府取得联系,乡领导立即指派乡妇联、司法所、民政办的同志与县妇联副主席任运湘等同志一道赶赴土岩村调查,经走访群众得知,该女生是中坝乡土岩村一位80多岁的“五保”户老人于1992年抱养的,母女俩靠乡里的民政求助度日,女生今年刚满15岁,正在读初中二年级,今年4月,经人介绍与本村外出打工的28岁男青年刘某恋爱,并订于9月20日结婚而辍学。  相似文献   

15.
性问答     
1.与他为什么不同步? 我今年35岁,丈夫比我大三岁,结婚12年。刚结婚时,周围人都说男女差3岁最般配。但是在性生活方面,我的感受并非如此。刚结婚时,丈夫对我的要求特别强烈,每次都很主动,要求也频繁,有点应付不了的感觉。可是,这两三年开始,他的热情不知到哪儿去了,我却感到自己的欲望越来越强。有时,我会主动给他一些暗示,但他好象根本没有察觉,似乎忘了夫妻之间还有这回事。是结婚的时间太长吗,还是他开  相似文献   

16.
去年金秋的一天,扬州市广陵区婚姻登记处来了一男一步两位老人。男的叫陈志刚,70岁,北京某单位退休工.入。女的叫周淑琴,62岁,扬州市人。这一对异地老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老人爽快地道出了他们悲喜交结的感情和人生历程。43年前,陈志刚和周淑琴是一对情深意笃的小夫妻。本应过一种恩恩爱爱、天长地久的夫妻生活,怎奈生活偏偏让周淑琴遇上了一个大事小事都要管的婆婆,对周淑琴横加管束、封建家长制的淫威不断向周淑琴袭来。天生倔强的周淑琴奋力抗争,婆媳间的隔阂愈来愈大。处在其间的陈志刚难立自身,无所适从。最终,周淑琴与…  相似文献   

17.
正天刚亮,70多岁的宁惠芬就扛起扫帚出门了。多年如一日,她和村中老人组成了"老人清洁队",义务为村里的公共场所保洁。在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像宁惠芬一样经常"收拾"村庄的老人有30多个。他们主动"承包"了村道、广场、公厕等村中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听说湖北省京山县钱场福利院5位孤寡老人结为3对新婚夫妇,笔者觉得是桩新鲜事,决定前去采访。钱杨福利院建于1987年,院长叫潘金保。潘院长是个办院能手,副业生产红红火火,全体院民丰衣足食,1994年被县政府定为“一级福利院”。潘院长又是老人们的好红娘,她让一对对有情人成为眷属。78岁的潘少美老人身体很差,有较严重的心脏病和气喘病。邻近房间84岁的熊责英老人守寡多年、见潘老体弱病多,经常给予照顾。时司长了,两人成为知心。73岁的胡福英老人1970年丈夫去世后、守寡至今,孤苦伶i;;76岁的赵忠国老人晚年失伴,十分悲哀。两…  相似文献   

19.
情满人间     
今年82岁高龄的五保户、孤寡老人潘秀英,如今不再孤独了。四年来,她的身边多了一群“孩子”。虽然潘秀英老人与他们非亲非故,但是,这些身着蓝色保安制服的小伙子们待她比亲人还要亲。34岁那年,潘秀英老人经人介绍来到北京,给原水电部一位工程师当上了保姆。岁月如梭,转眼40余载,当年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妇,如今已变成了银发丛生的耄耋老人,更令人遗憾的是,老人早年丧夫,且膝下无儿无女。1996年,老人从工程师家搬到北京西城区六铺炕一区的原水电部家属楼居住,也就是从那时起,老人过起了以邻为伴的生活,只有逢年过节,…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天坛有一“飞毽老人”老人,她叫刘新銮,今年65岁,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女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毽子,竟使她的生活丰富多彩,在退休后成了受人关注的“名人”。刘新銮50多岁退休后,因多年工作和养育子女的辛劳,身体多病。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决定以踢毽健身。于是她拜“北京毽王”张德光先生为师,执着刻苦地学习和锻炼。一段时间后,她不仅练就了一身技艺,而且身体越来越健康,十几年没进过医院。现在她每天8点至11点在北京著名的游览区天坛公园里踢毽,许多导游带团前来参观,她的表演被称为“天坛一景”,外宾称这是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