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网络虚拟社会的迅速发展给管理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虚拟社会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复杂性等特征。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存在管理理念过于保守、管理立法还欠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管理技术严重滞后、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等问题。完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变管理理念,为完善管理奠定思想基础;加强管理立法,为完善管理提供法律保障;改进体制机制,为完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提升管理技术,为完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改进管理方式,构建静态、动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一样也需要法治。加强虚拟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保障是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实现依法治网,保障网络虚拟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规范有序开展,一要加强立法,完善网络虚拟社会法律法规体系;二要加大执法力度,形成完善的网络安全法治机制;三要引导公众参与,努力提高全社会的信息网络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3.
摘要:随着郑州“三大主体”工作的展开,多种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应运而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解决这些矛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主体的作用和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结合郑州市情,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促进了虚拟社会的形成,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是相通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现实社会。本文在分析我国虚拟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情况下,深刻分析了加强虚拟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改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保障群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面临着严峻形势,传统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府管理不到位、非政府组织参与程度低、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法律体系、构建多元协商合作机制和鼓励市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对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的加快和新型社会矛盾的涌现,冲击着传统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智慧城市的提出和兴起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更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理念和形态上的支持。建设科学、高效、合理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应当紧密结合智慧城市平台,完善体系设计,强化技术应用,从而形成以智慧安全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实现政府与公众、国家与社会、技术与法律协同的社会综合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7.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当前,我国公共安全趋势向好,总体安全,但风险高发,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防控不严、保障乏力、文化滞后等问题。应从公共安全的组织体系、防控体系、保障体系和文化体系着手,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社会的深入发展,加强对虚拟社会的规范管理已成为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虚拟社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网络社会问题,如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维稳社会难度增加、网络违法事件剧增、网络安全面临威胁等,这也是政府虚拟社会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面对新挑战,加强政府虚拟社会管理可以考虑充分发挥门户网站作用,推进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完善虚拟社会法制建设、加强虚拟社会参与主体的道德自律、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从风险的概念、社会的变迁、风险的分类、理性的竞合、政治的开放等方面阐述工业社会晚期的结构危机与治理方式。然而由于客观现实与风险社会的差距使我们不得不转而面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这个研究领域。在工业社会中应急管理的研究禁锢于现实主义的框架之中,无法超越工业社会本身的种种限制,而进入风险社会以后,应急管理将更多地考虑以一种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去推进组织理论的发展,从而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风险社会理论与超越风险社会应急管理研究范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理论从风险的概念、社会的变迁、风险的分类、理性的竞合、政治的开放等方面阐述工业社会晚期的结构危机与治理方式。然而由于客观现实与风险社会的差距,我们不得不转而面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这个能够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建构主义研究领域。在工业社会中应急管理的研究禁锢于现实主义的框架之中,无法超越工业社会本身的种种限制。而进入风险社会以后,应急管理将更多地考虑以一种建构主义的研究范式去推进组织理论的发展,从而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