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峰 《新长征》2006,(9):63-63
那年春天的一个午后.我偶然从爸爸的箱子底下翻出了一封信,信中掉出了一张纸条,这张纸条顿时让我满面通红.羞愧难当。那是我在大学里写给爸爸的一份“消费清单”。  相似文献   

2.
在生活中常能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我什么都不信,只信我自己!”只信我自己的人很难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合格的管理人员。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前提是确立并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合格的管理人员遵循的基本原则当是秉公办事.不拿原则做交易。  相似文献   

3.
王德禄 《求贤》2011,(2):56-56
我的外孙女田田,今年11岁,正在美国读小学六年级。最近收到所在城市市长苏珊女士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说:“我在报纸上读到有关你的文章了,祝贺你得了《停止仇恨》征文比赛的第一名.我们整个社区都为你的成就而骄傲。”信中还附了一张报纸的剪报。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苑》2014,(12):43-43
亲爱的姐姐:接到你三月十七日的信.如命写了一封信等人来转给你。当时药还未收到。后来我托人寄一信给你,那天很凑巧的送药的朋友来了.我还未见到他。照郑先生说他很慌张,一交了药便跑了,这样那封信便没有给他。从他手里接到你的三月二十日的信。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苑》2014,(9):37-37
冰妹妹:你二月二十九日写给我的信.我早已收到了。这是我与你别后第一次接着你的信。漂泊无定,客中孤寂的我,看后是多么的欣慰啊!尤其是你勉励我的许多话.令我十二万分的感动。我决定把它刻在我的心上,永不敢忘。  相似文献   

6.
今年“七一”党的79岁生日刚过,辽宁省的许多市厅级领导干部发现自己的案头出现一封不同寻常的信,信封上用钢笔工工整整写着自己的名字,落款是辽宁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省纪委给我的信!”这些同志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几行大字跃入眼帘:关于向我省市厅级领导干部推荐廉政建设文章的信……他们一口气读完了信,  相似文献   

7.
相识1920年12月上旬的一天,上海。一位大个号客人抬头看了看渔阳里2号门帽上青砖砌成的A字形图案,确信是陈独秀的寓所后,便“咯咯咯”敲响了紧闭的木门。“我叫林祖涵,是守常(李大创,字守常——编者)推荐我来找你的。”林伯渠(字祖涵——编者)说话时,从淡黄色的哗叽中山服口袋中拿出李大别写的信递给了陈独秀。陈独秀读毕李大判的信,脸露喜色。李大制在信中说,祖涵是老同盟会员,现在是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愿意加入C.P,希望陈独秀和他本人作林伯渠的入党介绍人。“早就听守常说过你,好象他还给你寄过《新青年》?”陈独秀…  相似文献   

8.
《党史文苑》2014,(2):42-42
志强吾爱惠鉴:接到了你的信.我的灵魂安慰极了.使我爱你的心头变成了一种不可恩议和不可形容的状态。我自来到广东。已一载有奇了。我的言语,我的行动,都是革命的,都是光明磊落的。我不独不打牌,不喝酒,连烟纸都是不吸的。尤其现在我担任了党代表工作,要为人家的模范,要去指导人家,一举一动.都得特别的留心。  相似文献   

9.
闲谈中,一位入党时间不长的青年朋友告诉我,她在一年中两上五台山,一次是开会顺便许了个愿,一次是专程去还愿。她还告诉我:她喜欢拜佛,也挺信的。看我一时没反应,她便问:你信吗?我说:“我从来不信神呀鬼的。当了这么多年党员,我是真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此言过后是片刻尴尬。我猜她当时一定会想:现在怎么还有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0.
1999年金秋时节,灵武市委时任书记收到一封由吴忠日报记者转交的群众来信。信中写到:“在我17岁的人生经历中,唯一的一次生日是老师给我过的,我仅有的一双皮鞋是老师给我买的,甚至第一双运动鞋、第一件套头衫都是老师给我买的。在我眼里,老师就跟妈妈一样,妈妈没有为女儿做的事情,老师做到了。老师实在是给了我太多的爱……”看完信,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2月26日,重庆市地.方税务局江北区分局五里店税务所。副所长王璐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石柱女孩沈小凤寄来自家种的栗子。“您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我的心。”沈小凤在信中写道。  相似文献   

12.
林强的办公室电脑里,保存着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信是写给四川省委领导的。开头这样写道:“我叫林强……这段时间各媒体都在宣传我的事迹,我很沉重。特别是有的领导希望我在讲这些事情时爬高,我心里不是滋味,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想给您说点儿心里话。”  相似文献   

13.
夏军 《理论文萃》2009,(6):62-64
1993年8月,我在邮件中发现一封印有“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信,寄信人是钱学森。这是我收到钱先生的第一封信。因学术交流,常有一些学者或读者的来信,相互探讨一些问题。而钱学森,这位“中国航天之父”,会有信来,确实有些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14.
建设诚信,首先得立信。政府、企业、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规则,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也都有自己的自信心。但是,自信必须建立在与社会共信,与下属、同事、亲朋互信的基础上。没有共信和互信的依托,自信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依托的依托,基础的基础,便是诚信。缺失诚信,共信和互信就无一为建,自信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要以诚为本,建立“共信心”和“互信心”,建立“信仰心”和“信任心”,才能立信。我自信,还得让人们信我,让社会信我,靠什么?靠诚信。“推诚人自服”(唐·刘禹锡)。立信于人,立信于事,就立信于天下。政府、企业和个人,尽管…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编辑部的同志把你的信转给了我.约我同你交流交流。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县工作.但作为一名分管干部工作的县委副书记。读了你的这封信,我还是很有感慨的.因此很乐意地接受编辑部的邀请.同你讲讲心里话,交流交流思想。  相似文献   

16.
她是革命的英雄,她是我的模范,我对她永远景仰。——陆定一坚贞的情怀一天,唐义贞突然接到陆定一从长汀寄来的信,信中说:他又一次遭到王明路线的打击,被指控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撤销了苏区团中央宣传部长的职务,派往上海团中央做组织部干事。  相似文献   

17.
凌河 《学习导报》2012,(21):46-46
这是28年前的一件往事——1984年4月,武汉一位工人,因为亲身受到的冤屈而给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不称“军委邓主席”,也不称“中顾委邓主任”,而是恳切地写道:“小平同志。我这样的称呼,似乎不太礼貌,若有不妥之处,请给予责备。”小平同志看了这封“称同志”的信,  相似文献   

18.
爱心的动力     
2001年8月的一天,我收到一封来自大巴山乡下的信,是一个叫翠花的姑娘写来的,她告诉我,她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特地向我报喜。我好一阵才回想起来,翠花是我曾经救助过的一位失学女孩。7年前,一位记者朋友动员我为“希望工程”献一份爱心,我爽快地拿出500元钱交给他,叫他帮我联系一下,找的孩子得聪明一点。不久,我就收到翠花写来的信,从信中我了解到她家里的境况。翠花是一个边远山区乡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的父亲是一个木匠,4年前因暴病而死,第二年母亲带着她和弟弟改嫁。因不堪继父的虐待,一年后,她悄悄跑…  相似文献   

19.
最近,长春光机所工厂职工张素梅收到一封来自新加坡的信。信是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写的:“张姐姐,自从我离开长春那天起,就一直想念着你,更想念我们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希望我的信能给你带去一份祝福……”信是正在新加坡度假的长春光机学院美籍英语教师贝克斯写来的。 张素梅和丈夫夫许万岭都是重度残疾人.家庭生活十分窘迫。为了补贴他们的生活,工厂特地在长春光机学院附近建立了一个公用电活亭,由张素梅负责照看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10,(20):14-14
杨开慧的手稿中,有一封载明"没有发去",她自称是像"遗嘱样的信",信的原文如下: 给一弟的信(没有发去) 一弟:亲爱的一弟!我是一个弱者,仍然是一个弱者!好像永远不能强悍起来!我蜷伏着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我颤愫而且寂寞!在这个情景中,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我的依傍,你于是乎在我的心田里就占了一个地位。此外同居在一起的仁、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