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去年春天,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之江大地如沐春风.一年来,余杭区坚定践行重要嘱托,以勇当"重要窗口"排头兵的姿态,坚决贯彻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数字赋能,强化创新驱动,经济社会保持了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势头.2020年,余杭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增长5.3%,财政总收入825.9亿元、增长13.7%.  相似文献   

2.
参加能效领跑创建,不仅仅是为了拿回一块牌子,而是要让绿色发展理念深深扎根随着杭州市余杭区"全域创新策源地、全域美丽大花园、全域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余杭区税务局机关也为余杭的绿色发展作出了贡献。"余杭区税务局是全国文明单位,各项工作一直走在杭州市税务系统前列。为此,‘做就要做最好’是我们为自己定的目标。"余杭区税务局局长罗振勇颇为自豪地说,"我们把绿色机关建设,当成区局的争先创优的重点目标争当环保标兵的意识,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07,(9):1-2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宏伟目标。明确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余杭区委贯彻党代会精神,提出自觉传承"良渚文化",大力弘扬"余杭精神",激励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创新创业、求实争先、追求卓越,始终不渝地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两轮驱动第一方略不动摇,努力实现"工业兴区"向"工业强区"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余杭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麓,南濒钱塘江,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杭州,成为省会杭州的近郊区。杭州的城市化进程使余杭的城市建设迎来新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区将成为余杭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余杭创新基地是杭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当前,余杭区以杭州市科创产业集聚区及海创园建设为契机,以浙江省委提出的"四大建设"和自主创新为抓手,以生态、人才、科技、产业的有机叠加为突破口,从"  相似文献   

6.
余杭自2001年3月撤市设区的后,成为一个三面拱卫杭州主城的新城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这不仅给余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全方们地推动了农村各项改革工作,“三农”工作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余杭区抓住机遇 创新观念 大力推进都市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撤销萧山市余杭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和余杭区的请示》(浙政发[2000]286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县级萧山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以原县级萧山市的行政区域为萧山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城厢镇。二、撤销县级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以原县级余杭市的行政区域为余杭区的行政区  相似文献   

8.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将承办2022年杭州亚运会排球、橄榄球两大比赛项目.为迎接家门口的这场盛会,余杭区人大常委会统筹开展"迎亚运"监督助力系列活动,同时积极动员镇(街)人大、各级人大代表,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监督助推,为高标准、高质量做好亚运各项筹备工作做出人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10,(11):64-64,F0003
近年来,立足服务于余杭区六大发展战略,余杭区法院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实践省高院“八项司法”为主线,以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使命,认真履行司法职能,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区的特殊性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建 《重庆行政》2008,(3):38-40
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不变主题,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彻底转变在"以农助工、以乡支城"的传统理念指导下形成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城市化模式,探索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新路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繁荣。因城市规划区的城乡  相似文献   

11.
正4月的杭州,春色满城。4月2日,以"两湖缘·两地亲"为主题的2018浙台邻里节杭州启动仪式暨杭台民宿论坛在余杭区鸬鸟镇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台办指导,杭州市台办、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台湾南投县民宿观光协会及民宿业主代表,南投县观光处、信义乡基层交流团的嘉宾,杭州市民宿协会、民宿业主代表,300余人欢聚一堂,共谋两地民宿产业发展。升级打造浙台交流品牌杭台邻里节作为杭州首创的两岸基层交流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11年,今年升级为"浙台邻里  相似文献   

12.
《政策瞭望》2009,(4):61-62
最近,余杭区启动"一揽子"项目建设大行动"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区共安排重点项目236个,总投资956.27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257.60亿元,用扎实的行动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保增长、促发展"的各项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鄞州区认真落实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宁波市委"六个加快"的决策部署,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要求,围绕加快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的目标,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进民利为根本,抓牢公共服  相似文献   

14.
余杭,地处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全区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14个镇、1个乡、4个街道,总人口80万。2003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县(市)第20位。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坚持“和谐是共同的追求,平安是最大的财富”理念,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全力以赴开展“平安余杭”创建工作。去年全区财政在创建“平安余杭”过程中共投入1.57亿元,镇乡、街道共投入2500万元。高投入带来了高回报,来自省城调队的调查显示,余杭区治安状况的群众满意率高达98.3%,安全感达90.2%,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余杭实施“再造工程”、实现“三大跨越”和建设现代化都市新区创造了良好环境。责任系平安自浙江省委部署打造“平安浙江”、杭州市委提出建设“平安杭州以来”,余杭区委和区政府把“平安余杭”创建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重要的社会任务来抓。余杭区委和区政府与单位签订了以平安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综治目标责任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平安创建列入各级党政领导的实绩考核之中。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人员实行重奖,区级专项奖金由2001年的200万元提高到目前的4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对创建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推诿扯皮而导致重大事  相似文献   

15.
驶入行政审批“高速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菲 《今日浙江》2013,(6):20-21
余杭区:多证联办杭州人卢川在余杭区良渚镇租下了30亩良田,打算成立一家农业公司搞蔬菜订单式销售。3月8日是周五,他在工商局红盾网上填写了企业注册的申报材料,没想到只过了一个双休日,周一大早就接到通知:去余杭区市民之家综合窗口领取新公司的"五证一章"。"五证一章",指的是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国地税登记证、统计证和公章。按照传统的"串联"式审批程序,企业注册至少需要跑5个部门,法定审批时限总和约60日,最大可压缩到的  相似文献   

16.
王继岗 《政策瞭望》2010,(11):20-22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诸暨加快"6+2"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奋进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政府转型,着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杨学珍 《创造》2003,(6):26-26
把城镇化建设作为迪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其内容是以香格里拉为中心,德钦、维西两县县城为两翼,连接滇川藏重要通道为轴线,经济开发区为窗口,主要风景名胜区为依托的城镇建设思路,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这是香格里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迪庆的城市整体功能还远不能满足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一,目前仍是个农业州,城市化水平很低。这一现状与建设旅游生态城市目标要求相距甚远。"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一个农业州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同样离不开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了,有利于生态…  相似文献   

18.
俞珍 《中国民政》2023,(13):20-21
<正>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综合治理为方向,以优势互补、效益最优为实践目标,创新提出了以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为“中心站”、8个区县(即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救助站为“卫星站”、5个中心市辖区(即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  相似文献   

19.
从厘清城市化的本质内涵、拨开城市化的实践迷雾、鼓呼城市化的科学决策三个方面,笔者对十年城市化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作了梳理和综述。提出城市化的本意是人口向特定空间的集聚,城市化的实质是"化"农民,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然。城市化不等于单纯的城市发展,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新农村建设不能"推平头"。不失时机地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以大城市为主导推进城市化,把城市化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推进农民市民化中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深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张平连 《政策》2013,(9):68-69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上就已掀起一股"创意城市"的热潮,以内容为主体、以创意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的核心产业,成为"城市化进程"新动力引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我们要继续抢抓这一发展机遇,因势利导,不失时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五个湖北"建设贡献力量。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仅从居民文化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文化产业助力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对推进湖北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