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下"两课"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香丽 《学理论》2010,(3):179-180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对于我国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下加强“两课”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何冬梅 《学理论》2013,(23):195-196
党的十八大是世界瞩目的国际大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中外合作办学更是培养具有中外两国文化背景、两种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在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外合作办学理工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梳理,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理工类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对建设和谐校园、维护校园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具体实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并付诸指导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找准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立德树人实践路径,不断提升党建科学化管理服务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4)
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已经由规模的扩大、外延的发展转入了提升质量、内涵建设的新阶段。高校在注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应坚树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直面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澄清认识误区,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切实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的作用和有效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1)
中外合作办学开启了我国一种崭新的办学模式,是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的新型办学体系,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而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中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从抓专业化管理、常态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以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国际化背景下开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越来越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并普遍应用。"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颠覆了高校传统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促进了高校合作办学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引发了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了合作办学双方师资结构的优化和重组,提升了合作办学参与者考核机制的层次。文章以河北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以"互联网+教育"为切入点,论证了互联网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走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庆丰 《学理论》2009,(32):245-246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合理、有效利用学生党建组织是提高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与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通过对该体制下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考量,分析学生党建工作存在不足的成因,从而找出增进交流、忽略差距;实地考量、跨越差异;通力合作、融合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在安全领域的最新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安全稳定事关教育百年大计,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准确把握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遵循,同时为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育人体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5)
中外合作办学与来华留学、出国留学构成我国跨境教育的主要形式。中外合作办学分为非独立设置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以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对象,针对本科生教育管理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管理体系混乱、管理模式不规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建立灵活的管理体制;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建设;优化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构建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蔡红武  洪儒  陈卓 《学理论》2013,(18):156-15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体制改革产物的民办高等教育,要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明确办学理念,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实践载体,以保证民办高校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雪娇  席从文 《学理论》2010,(10):232-233
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有效途径,创新主题教育活动管理方式,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形式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从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院系风采,进一步扩大主题教育影响,有力地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杰  祝胜男 《学理论》2008,(22):67-68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职工的思想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探讨了面对高校教职工思想反映出的问题,创新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Why public organizations adopt and aband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 is a key question for any endeavor to explain large-scale developments in the public sector. Supplementing research with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on innovation with the related literature on policy diffus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conformity pressure from institutionalized models,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from other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al pressure affect innovation adoption. By the use of two survey experiments in very different political contexts—Texas and Denmark—and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nalysis exploiting a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governance of public schools in Denmark, we find that public managers respond to political pressure. We find no indications that they emulate institutionalized models or learn from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from other organizations when they adopt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 The results thereby point to political pressure as an important factor behind large-scale ado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 in the public sector.  相似文献   

14.
陈一朝 《学理论》2012,(4):170-172
在阐述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对策,如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网上道德意识、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以达到充分利用互联网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刘振琴 《学理论》2012,(22):241-243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不断显现出“生命困惑”、“生存弱化”、“生活迷茫”等问题.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必须贯穿“三生教育”,通过加强生命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加强生存教育,使大学生学会生存,适应社会;加强生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的创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贵阳市四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家庭为样本,对农民工子女家校合作的现状及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家长对家校合作的看法存在误区;其学校与家庭的家校合作形式简单,但在某些方面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家校合作有助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与理解,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研究还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顾加水  庄申彬 《学理论》2009,(9):160-161
近几年来,民办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对民办学校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做了剖析,并从多方面提出加强民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同时也指出了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 In a time of profound national challenge and change, it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a new definition of active citizenship locally, nationally and globally. As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globalization continue to underscore interdependence, the imperative of fostering democratic minds among a citizenry is evermore important. It is essential to conceive a common future that encourages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American citizens; inviting diversity as an asset and broadly reawakening the call to leverage the rich potentials of pluralism in search of common solutions. However, many schools are retreating from basic civics lessons and are not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become active citizens. More importantly, public institutions overall do not appear to be advancing the fundamental awareness and skills required for sifting through political hucksterism, opinion masquerading as news and political spin. It is essential for our school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to teach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joy of active citizenship.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democratic cooper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 leaders and citizens alike should be taught and encouraged to openly question, to critique and even to criticize the status quo. The means for cultivating and institutionalizing such habits on a broad scale involves educational reformation and initiatives in civics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to increase opportunities for meaningful public engagement. These are by no means the only answer, but they are a critical component for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truly inclusive and active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where out of many, we are one.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张国良 《学理论》2010,(11):170-17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必须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人为核心,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历史与现实,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至少要做到:尊重、平等、互动、共融,承认学生个体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彰显个性,明晰学生需求、拓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