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北京市农村经济不断腾飞,农村职业教育也在深化改革中迅速发展,1983年至1988年,由42所农村职业高中、81个班、在校生3152人,增至110校,306个班、在校生12142人。几年来,我们坚持农村职业高中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花大力气把“学农、爱农、务农”的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三农”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为振兴家乡经济努力学习”“回乡务农就是前途”的专业思想教育,对巩固办学,使毕业生安心回乡务农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优化国家人才资源结构 ,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是根据国家发展规划 ,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规律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先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急需大批掌握一定技术知识、熟悉先进工艺流程、具备精湛操作技艺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次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三大劳动力群体的就业问题。第三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发展力度需要加强。最后 ,发展职业教育 ,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新世纪 ,不仅个人需要终身学习 ,而且一个城市 ,以至全社会都需…  相似文献   

3.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牧区经济建设服务──关于我旗农村牧区教育综合改革的几点思考朱德全目前,我旗农村牧区劳动者的总体素质还很低,远不适应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多层次多门类的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农村毕业生参与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才。培育成千上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个现实的选择是充分发挥农村大学生参与家乡建设的作用。农村大学毕业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一是在高校进行农情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毕业生成为职业农民做好能力准备;二是以现有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为载体,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开展对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工作状况的跟踪调查,以期了解毕业生在岗工作情况以及毕业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和建议,旨在进一步推动女校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市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均得到了较快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教育仍然是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其中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仍然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农村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基于六期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2011—2021年农村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选择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从分析结果看,与非农村籍毕业生相比,农村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比例较低,选择非正规就业的比例较高,在就业身份、职业类型、岗位类型上也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支收比等变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村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不同就业形态、就业身份、职业类型和岗位类型的选择。结合研究结果,建议改革户籍制度、多渠道提升人力资本、多方加强精准帮扶以促进农村籍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8.
日前,北京市毕业生就业网上公布了北京市2008年接收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紧缺专业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等12个专业包含在内。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13,(12):8-9
最近10年,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达7265万人,职业教育对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贡献率为21%;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超过95%,高职就业率达87%以上;"十一五"时期,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亿人次;社会不仅需要高精尖的"将才",更需要具备一技之长的"匠才"。2013年6月5日,212家企业带着6000多个岗位到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贤纳士,平均每位学生有3个职位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在北京市第一五八中学和北京饭店合办的外事服务职业班首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把一张张毕业证书郑重地发给每一位学生。这是多么难忘的时刻啊!它不仅意味着这120名学生结束了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活;还意味着一批受过精心培养和职业技术专门训练的年轻人将直接奔赴外事服务的工作岗位上。在这生活道路的转折关头,同学们个个心潮澎湃。一位学生代表兴奋地走上讲台激动地说:“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可爱的母校献上我  相似文献   

11.
林嫦 《桂海论丛》2000,16(3):67-68
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懂技能的劳动者,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加强宣传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保证办学规模的扩大;优化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黄如跃 《传承》2014,(6):142-143
新时期,高质量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关系到毕业生家庭的幸福。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应从专业对口、薪酬适当、职业发展等多维度去衡量。改革招生方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性等是提高就业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末,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方针。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经院式”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狭隘的人才观念,严重困挠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造成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也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严重落后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建立合理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使教育面向经济并适应其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人们旧的观念。要使社会普遍接受并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彻底抛弃积淀于人们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 ,谈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当前职业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以及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适应市场经济 ,探索更为广阔的就业路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农民技术人才,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他们在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各类技术人才的迅速成长,逐步建立一支宏大的农民技术队伍,  相似文献   

16.
我是八六届大兴农村职业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在北京市农村科学院土肥所工作一年,由于学不能有所用,当时我的情绪很低沉,最后我做了勇敢的抉择,回家承包果园,在那片坚实的土地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回乡后,我被推荐到红星区太和乡瑞合二队果园当技术员,承包了果园技术指导工作。由于没有科学的技术管理,树形紊乱,主次不分,病虫害严重,八七年梨树损失了一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承担了八八年的技术工作。酸、甜、苦、辣的一九八八年是我终生难忘的,对我这个农村职业高中毕业生是个大胆赏试的  相似文献   

17.
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择业准备、职业的自我认识和职业价值观上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据此提出了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些新的特点进行职业意识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使高校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健全、受社会欢迎的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8.
于涛 《就业与保障》2023,(12):28-3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在“慢就业”现象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职业素养和技能培训、鼓励跨学科学习与创新思维、加强数据分析在职业发展咨询体系中的运用等发展路径,旨在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喆 《理论月刊》2007,(5):186-18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虽然逐步建立起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机制,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尚未全程化、全员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构建全新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体系,进行全程化职业指导,并且加快软硬件建设,确保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流程运作通畅。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在台湾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50年代起,台湾当局就开始重视并逐步采取措施发展职教,1968年后发展速度较快。1974年以前,职业教育是附属在普通教育(小学—中学—大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只能培养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1974年技术学院成立后,解决了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和部分职校、专科学校毕业生进修和深造的渠道,至此初步形成了由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所构成的职业教育“一贯体系”,成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两大教育系统。30多年来,各类职业学校为台湾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