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5):F0002-F0002
武力,1956年生,中共党员。曾当过农民和工人。少喜文史,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即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4年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硕士毕业后,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从事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重点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每年都发布关于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的报告。该机构2010年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经济增长与发展、资本市场、"三农"、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货币政策、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自主创新、低碳经济、区域经济发展(见2011年1月27日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3.
《党建》2004,(1)
场次时间学习内容讲解人第一次2002-12-26学习宪法中国人民大学许崇德教授、武汉大学周叶中教授第二次2003-01-28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余永定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江小涓研究员第三次2003-03-28世界就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就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曾湘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蔡日方研究员第四次2003-04-28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科技发展,以中国科学院王恩哥研究员、清华大学薛澜教授、及运用科学技术加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国疾控中心曾光研究员第五次2003-05-23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态势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钱海…  相似文献   

4.
正萧冬连,1950年生,湖南衡东县人。曾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国防大学任教。退休后受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和当代中国史,近期研究重点是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学术著作,近年来在《中共党史研究》等期刊发表改革开放史论文十数篇。  相似文献   

5.
本文译自日本2006年10月号《中国研究月报》,作者为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中国外交研究。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在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和“一条线”战略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将对外政策与经济政策相结合的“两轮政策”,这成为改革开放构想的萌芽,也是中国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因版面所限,译文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6.
悦读     
正透视当下,看清未来中国的迷局《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作者:[英]罗思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位外籍高级研究员、前英国高官,潜心研究中国社会三十年后首次出书。本书通过真实的原始数据、宏观的视野、大量珍贵图表和严谨的数据分析。以中美大数据的真实对比,透视中国大时代经济变革的隐秘真相。  相似文献   

7.
王庆 《当代贵州》2007,(3):54-55
薛永应,1936年生于贵州金沙县,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研究生毕业后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选中,后被评聘为研究员。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和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著有《社会主义经济利益概论》(系我国第一部把经济利益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来研究的专著)、《社会主义与物质利益》、《生产力经济学大纲》、《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大思路》、《生产力经济论》等多部奠基性专著,创建了生产力经济学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学术界给予“南薛北熊”(熊映梧也是在生产力经济学上颇有建树的经济学家)的美誉。代表作论文《生产力系统论》和《论技术结构》,分获我国最高经济学奖——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入选1991年在美国出版的《国际名人录》。  相似文献   

8.
林强同志是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在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的同时,在党史学的研究上也有一定的造诣。本刊1989年第4期曾发表了他写的《论党史工作者的素养》,在党史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等报刊予以转载,并且获得了全国党史优秀论文二等奖。现在,本刊再发表他写的《再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经济新常态为中国经济转型带来了哪些重要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存在五个方面的重大机遇。进入新常态,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凸显,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改革发展共识已经形成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暴露了世界经济存在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也宣告了我国以高投资为主要特征的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近期以来,我国经济增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在《光明日报》发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道路》认为,中国现代化道路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正是因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被访者简介:王一鸣:19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后一直在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1998年任院长助理。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先后参与或主持了多项重要研究课题,编著了《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等著作,在全国性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近日,笔者就“十五”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王一鸣研究员,王一鸣对记者谈到,进入21世纪我国将…  相似文献   

12.
<正>学者简介:陈明显,1936年10月生,上海崇明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副会长等。在中共党史、新中国国史、中国现代史料学、当代政治制度史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撰写或主编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著作  相似文献   

13.
报刊拾零     
据《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张敦富研究员介绍,他们根据我国目前城市的空间区位优势、对外开放程度、人才技术富集程度、国际贸易现状水平等,提出以五大国际城市、五大核心城市为主角,多层次推进我国城乡建设现代化。经过30至40年的努力,使我国城乡建设达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3月1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论坛"第一期——"学术规范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评析"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800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本期论坛主讲人系《哲学研究》编辑部副总编鉴传今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担任主持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秀琴教授担任评议人。来自校内外的40多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鉴传今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主要从  相似文献   

15.
杜梅萍 《前线》2010,(1):48-50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对此,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梅松认为:中国经济正在通过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两会召开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来自意大利、德国、日本、乌兹别克斯坦的四位外籍高级研究员提出他们对两会与中国改革的看法和建议。如何看待中国自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未来?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副主任及欧洲项目主管安东尼诺·维拉弗兰卡认为,在过去三年,通过在公共管理、国家预算、财政系统、农业和国有企业等若  相似文献   

17.
《中共石狮地方史大事记》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王伟华为该书题写书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启华作序。 序言指出:“大事记,是中国史学的一种重要体裁,是史实翔实可靠的记载,也是撰写正史的重要基  相似文献   

18.
冯惠玲胡百精在2008年第4期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撰文指出:构建系统、可行的国家形象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作为大国成长的历史必然。北京奥运会为我国国家形象战略的研究、规划和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大规模实证研究发现,文化范畴应成为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的优先范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我国经济理论实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这些理论创新的成果,不仅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取得丰硕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理论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方面: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相似文献   

20.
曾成贵,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硕士生导师。1954年生,湖北省浠水县人。1976年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1991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同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成贵致力于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研究与教学,关注前沿,求真探实,贴近生活。他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为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