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党课》2014,(19):122-122
李世民登翠微宫正殿,问左右侍从臣属说:“自古以来的君王,即令可以平定战乱,统一中国,但不能制服蛮族,我的才能不如古人,而成果超过古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缘故,请各位随意发言,告诉我实情。”  相似文献   

2.
佚名 《廉政瞭望》2010,(21):42-42
胡长清 磕头求生 因为自知罪孽深重,在法庭上,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的态度十分谦恭。每次发言前后都会说上一句“谢谢审判长”、“谢谢公诉人”,或者是“谢谢律师”。一种求生的欲望在他心中涌动,逢人便跪地求饶,乞求组织上能给他一条生路,哀求“放我一马”。  相似文献   

3.
某县一组织部长在工作表彰大会上作报告,讲到“全县589个行政村,现已真正达小康标准的村屈指可数,能基本达小康标准的村也为数不多”时,忽然放下讲稿说:“不是自己出自己的丑,准确地说,不是屈指可数,而是无指可数;不是为数不多,而是基本没有……”此话一出,台下听众  相似文献   

4.
庚寅 《前线》2013,(2):83-83
《三国演义》中有曹操烧掉自己书稿的故事,那是曹操中了张松的计。过目不忘的张松,说他的《孟德新书》“吾蜀中三尺小儿,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曹操怕“古人与我暗合”,“令扯碎其书烧之”。此乃小说家言。  相似文献   

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千人诵经的声音响彻了“鸟巢”,响彻了中国,也响彻了世芥我作为一个孔夫子的忠诚崇拜者,怎能不热泪盈眶?这诵经声向世界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这是一个依然铭记古圣先贤教诲的古老民族;这是一个胸怀博大、热爱和平的民族;这是一个文质彬彬、以礼待人的民族。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言毫不夸张。  相似文献   

6.
拒绝诱惑     
诱惑是什么?古人说:“诱惑如陷阱,会把人毁灭。”诗人泰戈尔说:“顶不住眼前的诱惑,就会失去未来的幸福。”余秋雨说:“诱惑是无底的崖谷,坠下去粉身碎骨。”对领导干部来讲,诱惑如烈酒,可以醉得失去理智;是精神鸦片,会一口一口吞噬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赵明华 《学习导报》2013,(14):21-22
我从小深受原生态瑶族文化的熏陶和洗礼,那时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长鼓文化。我是第三代长鼓舞传承人,大伙都叫我“长鼓王”。在全国上下都在探讨各自梦想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也想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说出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党建》1994,(4)
可贵的是个“正”字唐建平古人有把“政”字当作“正”字的,说“政者,正也。君为正,百姓从政矣。”意思是说只有掌权者自力做得正,才能把老百姓聚集在自己为周围,跟随自己,政令也才能畅通。胡富国的品格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一个“正”字。他的是非善恶观是那么分明,他...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麻栗坡原县委书记赵仕永说:“那些不给钱就不办事的人是‘暴力腐败’;像我这样,在为人办好事的情况下收点钱,是温和的,所以我说自己是一个温和腐败的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每天要不断反省自己,以“正”其身。今天,我们的共产党人更应“每日三省吾身”,在党的纪律的约束下,对照党章的规定、国家的法律、人民的要求一遍遍、一回回地反省自己、解剖自己,从而知道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做...  相似文献   

11.
“以俭立名,以奢必败”王玉兰古人说得有道理:“以俭立名,以奢必败。”何谓“俭”?就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何谓“奢”?就是铺张浪费,挥霍享受。国以俭兴奢败的事例,在历史长卷中不难寻到。古人正是于历史兴衰中,悟出了这颇富哲理的真知灼见。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是...  相似文献   

12.
谋位与谋政     
古人有言:“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够,而耻智之不博。”纵观历史,正是这种患德不崇,耻智不博的思想情操,铸成中华民族谦恭礼让、贤德厚道的优良传统美德。   半个多世纪前,陶行知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做人要做“一品百姓”的口号。他毕生以此自勉勉人,“想老百姓,做老百姓,爱老百姓,学老百姓”,是一个光彩照人,彪炳史册的“一品百姓”。鲁迅先生一生无品无级,却常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解放冲锋陷阵,为睡狮猛醒摇旗呐喊,“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陈嘉庚先生无位无爵,为支援抗战,不惜毁…  相似文献   

13.
胡祥鼎 《奋斗》2011,(10):59-60
刚拿到何伟志的《伟志文集》时,并没有为之写点什么的想法。因为我不喜欢一些官员将官样文章整理成集,著“书”立“说”。读过《伟志文集》后,我意识到.伟志不是“官”而是僚,是无权的研究者、心耘者;他的文章也非“官样”,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研究价值的心耘笔耕成果。认真阅读过《伟志文集》上卷《心耘无痕》和下卷《躬行求是》后,不禁引发了作为同行的我的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4.
忆朱德元帅     
秦刚 《廉政瞭望》2006,(12):53-53
史料载,贞观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对臣下说:“有人说,做天子的可自尊自崇,无所畏惧,我则以为应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我每出一言,行一事,都是上畏皇天,下惧群臣,生怕难称天意,不合民心。”据说,李世民的这种畏民心理几乎存在于他当皇帝的全过程。唐太宗用合不合民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15.
张兵 《湘潮》2014,(9):38-40
1963年10月21日,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带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亲笔信,以私人身份访华。事前,他曾同我驻瑞士大使说:“此行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戴高乐。”两天后,周恩来会见了这位“特使”。  相似文献   

16.
不记得是哪一位古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可畏人尽如我意”。用今天话说,就是:事事处处合我心意的人,可怕。人能事事处处合自己的心意,应该感到高兴,为什么会觉得可怕呢?有例可答。战国时,齐桓公身边有四个很合心意的人。他想尝尝小孩肉的滋味,其中的易牙就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节假日跟亲友聚会,问及仕途和工作,莫不沾沾自喜,答曰:“混得还可以。”听罢斯言,我既欣慰,又茫然。亲友们仕途通达,工作称心,我当然为之高兴;然而,他们通达的仕途、称心的工作居然得益于“混”字,却又使人如坠五里雾中。说“混”,也许是亲友们的谦恭之词,而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混世者也不乏其人。就拿机关干部来说,少数人工作敷衍,作风飘浮,日复一日,就这么混过来了,虽无什么政绩,有的竟也混上个一官半职,或混到个先进称号,或混来个技术职称。真正混日子的机关干部当然是少数,有的本来胸无大志,三天打鱼,两日晒网,…  相似文献   

18.
“我没那么高的觉悟,也没干啥惊天动地的事。在敬老院干了这么多年,一是熟悉;二是舍不得;三是老人们得有人管。他们没儿没女,本来就够孤单、可怜的,所以我心里撂不下他们。既然自己能干就坚持,干不动了再说,就当他们是我自己家的老人吧。”这是静海县梁头镇敬老院护理员张永芳最常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9.
椿桦 《党建文汇》2011,(1):35-35
“我爸是李刚”式流行语将社会转型期“二代”问题展示在公众面前——“拼爹”游戏,该不该恨爹不成“刚”?“在幼儿园抢凳子,有人说‘我爸是科长’;在小学欺负同学,有人说‘我爸是主任’;在中学抢女同学,有人说‘我爸是处长’。”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的一则报道,  相似文献   

20.
我是河北省元氏县委宣传部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如何安排,在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今天,确有必要做一番探讨。我认为,“八小时之外”是养心治性的最佳时间。养心治性是人一生中很重要也很必要的修养内容。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和动人故事。“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养生治性,行义求志”,这些千古名句,也为今人修养自身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可谓是养心治性的一个好方法。有副对联说得好:《子夜》读《春秋》、灯暗心明;《大学》念《论语》、府高智广清人张潮说过:《大学》、《中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