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莫伟鸣  何琼 《共产党人》2006,(19):48-51
《长征组歌》作为中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创作于1964年10月,首演于1965年8月,迄今已40余年了。40多年来,《长征组歌》历演不衰,创造了中国音乐史和演出史上的奇迹,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时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长征组歌》创作、演出的历程,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丽 《共产党人》2005,(16):12-13
长征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军事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篇章。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相似文献   

3.
李捷 《求是》2006,(19)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胜利完成了长征,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的伟大会师,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奠立在西北,从此揭开了迎接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长征的伟大胜利,惊天地、泣鬼神,创造了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谱写了一部亘古永存的英雄史诗。长征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长征途中,我们党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当时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  相似文献   

4.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战略转移过程中,2500余名女红军参加长征,担负组织宣传、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甚至前线作战等任务。长征女红军发挥女性独特优势,以无私奉献、宽容隐忍、团结乐观、一心为民、自立自强等美好革命品质展现出中国妇女觉醒后的崇高风范,重塑了中国妇女形象,书写了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辉煌篇章。长征女红军的美好革命品质,既是苏区精神的赓续创新、长征精神的有机构成、妇女解放的精神丰碑,也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记》(亦名《二万五千里》),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最早真实纪录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程的回忆录,也是由长征亲历者撰写的一部史诗性伟大著作。该书的主编是丁玲。  相似文献   

6.
刘景辉 《新长征》2006,(10):13-13
长征作为20世纪影响人类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展现了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它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值此之际,人们必将更多地关注长征事件与长征精神,因为这是历史馈赠给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长征精神所凸现的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需要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倍加珍惜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正长征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远征",是中华民族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部巨著;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体现了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情怀。长征,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共产党,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经过80年的岁月淘洗,长征已经沉淀为中华民族集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一6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由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等主力红军分途进行,历时两年的长征,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冲破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极端艰险的惊涛骇浪,终于会师陕甘抵达目的地,取得了伟大胜利。红军长征的重大历史意义,已为人们所公认。正是经过长征,中国革命才得以转危为安,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从遵义会议起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新的中央,率领全党全军纠正了“左”的严重错误,排除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三大主力红…  相似文献   

9.
王欣媛 《世纪桥》2020,(3):46-48,96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行军中创作了大量振奋人心、积极乐观的诗歌,充分发挥了宣传动员、团结奋进的作用,使诗歌成为红军提高战斗力、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有力武器。研究和探讨当年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诗歌宣传,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红军的长征史,进一步推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015年9月3日,是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这一重大纪念日来临前,本刊与省委党史研究室合作系列报道《四川抗战史诗》,为读者梳理四川在那段血雨腥风中的非凡历程。四川不是长征的始发地,也不是长征的终结地,但在长征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八一宣言》发表的时候,中共中央和红军三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正在四川境内长征。长征过四川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党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黑云压境山河破碎  相似文献   

11.
准备·密电·落脚点──《红军长征文献》编纂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备·密电·落脚点──《红军长征文献》编纂札记徐占权,周继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历史壮举,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为了推进对长征史的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合编的《红军长征文献》,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  相似文献   

12.
杜梅萍  陈华 《当代贵州》2006,(19):51-52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在50年后的长征相同时段,即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著名新闻记者罗开富同志徒步走完长征原路全程,写下了300多篇感人至深的——《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本刊特别约请罗开富同志以其重走长征路的切身感受,再一次为我们诠释永镌史册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青海省果洛地区,是青海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全国党史、军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回顾这段历史,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44年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队(三五九旅一部)从延安出发,途经7个省,历时688天,于1946年9月27日回到延安,行程两万余里,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毛泽东称之为“第二次长征”。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革命史上,作为导致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的关键人物之一,李德的名字几乎尽人皆知.  相似文献   

16.
一个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仙"李白他的出现,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他在诗歌上创造性的成就,把屈原开启的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推上了新的高潮。他就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李白。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中,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高峰;在唐诗的发展历史中,李白、杜甫的诗歌是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在太平盛世中唱响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怀,杜甫在乱世中弹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一个豪放飘逸,一个沉郁顿挫,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两朵常开不败的奇葩。特别是从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们无穷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魅力影响了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形成了今天中国人坚强不屈和乐观向上的灵魂。在此,我用这支拙劣的笔,走进李白的诗歌宝库,探索一下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以飨衷心热爱李白的千万读者。  相似文献   

18.
红军长征在四川的重大战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水河畔的奇兵、嘉陵江上的搏击、泸定桥边的呐喊……红军长征,在四川的一次次战役中所谱写的凯歌,是不朽的长征史诗中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也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最光彩夺目的丰碑  相似文献   

19.
吕周聚 《理论学刊》2013,(6):113-117
受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中国现代诗人提倡诗歌的"思想知觉化"、"身体思想",追求理智与情感的融合,创作出了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诗歌作品,形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智性美风格的诗歌潮流。  相似文献   

20.
张小灵 《党的文献》2011,(5):126-127
众所周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具有历史转折的伟大意义。遵义会议之后,三名长征的亲历者郭化若、欧阳文、伍修权不约而同地分别写下一首关于遵义会议的诗歌,从不同角度抒发和表达了对会议前错误路线的反思和谴责、对会议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反映了广大红军将士的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