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进入2020年,美国突然启动战争机器。先在伊拉克、叙利亚境内轰炸"人民动员组织",造成数十人伤亡。接着,美军无人机在伊拉克机场炸死伊朗将军苏莱曼尼。无人机攻击,已非第一次出现。然而,这一次,美军定点清除的是一名伊朗将军,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恐怖分子。这不是反恐行动,而是战争启幕。在全新战争形态下,我们看到全球军备升级的新发展方向,朝着更精准打击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巴厘岛爆炸案对印尼和国际反恐斗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印尼巴厘岛大爆炸震惊世界 ,它是阿尔·盖达基地组织同印尼伊斯兰极端组织联手策划实施的。大爆炸冲击了印尼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也促进了国际反恐斗争的合作 ,而伊斯兰极端组织今后的动向 ,更加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形成有其特殊条件,是多种矛盾层累式构造的结果。东南亚各国历史上复杂的政治经济结构、族群社会结构带来的社会矛盾和族群矛盾构成了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基座。伊斯兰复兴运动衍生的极端伊斯兰意识形态以及基地组织在东南亚的扩散和"演进"成为东南亚恐怖主义成长的关键因素。美国发动的全球反恐战争给穆斯林带来选择困境,爱好和平的穆斯林同样需要抵制西方社会对伊斯兰教"污名化"的侵袭,反而为极端组织的成长提供了生命力。因为情势的不同,东南亚各国的反恐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固化了层累式构造的矛盾,影响了反恐行动与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4.
受印尼国内伊斯兰化以及国际伊斯兰跨国运动的影响,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在苏哈托政府倒台后组建了许多极端组织,这些极端组织给印尼国家安全和东南亚地区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9·11"事件以后,美国通过"反恐"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并捣毁了"基地"组织和其他恐怖组织在南亚的大本营,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南亚大本营为依托的"基地"组织被迫从原来的集中型向"去中心化"方向转变,从南亚向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扩散,并与东南亚本土的极端组织共谋发动恐怖袭击.印尼巴厘岛爆炸事件后,印尼政府在采取军事"反恐"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柔性的"反恐"措施,内容包括"识别""康复""再教育"和"重返社会"等.印尼的"去极端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警察据此掌握了恐怖主义网络的大量情报,还利用"改过自新"的前恐怖主义分子作为教育主体,到监狱教育说服其他极端分子放弃极端意识形态.此外,还为在押囚犯培养一定劳动技能,以便其释放后能自食其力,从而减少释放后因经济不能独立而重返极端组织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生命政治既是审视全球反恐治理的一个全新视角,也是当代国际反恐政治重要的构成维度。当前反恐时代的生命政治突出地表现为对生命权力的社会建构、对生命健康的卫生治理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双重标准的衡量。对反恐时代生命政治的反思,旨在反映当前反恐治理面临的双重威胁:一方面是恐怖主义及其行为实践本身造成的现实威胁,另一方面则是反恐实践行动中的权力扩张与价值撕裂。因此,在对当前反恐时代的生命政治进行重构的过程中,践行化敌为友的"协和"精神远比树敌后再改造与消灭的"同化"举措更加契合世界政治视域下反恐治理的基本旨向。  相似文献   

6.
九一一事件后,公共外交在反恐中的作用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美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伊斯兰国家通过各种公共外交项目拓展外交渠道和资源以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公共外交的信息传播、社会接触和增进利益功能,有助于公共外交实施者和反恐怖主义者获得别国目标受众的信任与合作,遏制极端主义思想传播,削弱恐怖组织在地方社区的动员能力,推进情报搜集等任务,以及在国际社会唤起更多反恐共识。同时公共外交在发挥反恐作用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局限,比如公共外交的"柔性"方式与目标受众的信任倾向带来的制约,以及美国政策失误带来的信誉问题致使其巨大公共外交投入常常被当地反美情绪抵消等。实施"可信的公共外交"有助于相关国家增进反恐有效性,团结和动员伊斯兰社会和国际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战胜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外日本人被极端恐怖组织绑架并被杀害的案件频频发生,海外日本人与投资海外的日本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安全考验。为此,日本政府不得不认真应对恐怖主义的袭扰,加大了国际反恐合作的力度。目前,日本侧重于从多边地区与双边地区等层面来开展国际反恐合作。日本大力开展国际反恐合作,有其深层目的,主要包括为国内修改宪法、进而顺利派兵海外寻找合法理由,乘机扩大日本的海洋地缘政治影响力;确保日本的能源安全;为顺利举办2020东京奥运会提供安全保障等。日本开展的国际反恐合作,由于"傍美"严重,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日本没有自己单独的反恐战略,今后会面临着愈发严峻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面对伊斯兰国的强势进攻,美国最终从幕后走向前台,出台新政,希望"削弱并将其彻底摧毁"。美反恐新政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实施以空袭为主的军事介入,将叙利亚危机嵌入反恐战争,组建国际反恐联盟,军事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并行。可以说,由于伊斯兰国的崛起,奥巴马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出现颠覆性改变,经历从"撒手"到"重返"的转变。这其中既有...  相似文献   

9.
如今,随着美军在中东再次动武,"第三次世界大战"竟然成为欧美网络热搜词。这是否意味着战争已经逼近,人类"战争与和平"的乐章,在2020年将再次发生变奏呢?新军备也将上路呢?尽管在新年伊始于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度假,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并没有处在度假状态。他频频发出指令——美军战机空袭伊拉克与叙利亚境内目标,无人机斩杀伊朗少将卡西姆·苏莱曼尼。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法国一直饱受恐怖主义问题的困扰,特别是冷战以后宗教极端恐怖主义势力不断壮大,对法国和整个国际社会构成严重威胁。多年来法国的反恐战略经历了不断调整和完善,以期更好地保护国内安全和海外利益。法国的反恐战略在汲取多年反恐斗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极具法国特色并取得过相当大的成功。而2015年发生的多次恐怖袭击也暴露了法国反恐战略的缺陷,既有技术层面的缺失,也有社会方面的深层矛盾。法国反恐战争的胜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九一一事件到如今的16年中,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反恐战略、穆斯林移民政策,以及与伊斯兰世界的交往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民主党与共和党业已严重的"极化"更因在穆斯林问题上的不同立场而恶化。两党在穆斯林政策上的分歧不仅在其各自政府任内有鲜明体现,而且在2016年的总统大选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于遍布全球的利益,以及强大战略力量和全球干涉能力,美国对穆斯林的态度对其自身国际地位和对外关系都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战后,由于美军单独占领日本,美国占领当局直接主导了日本的非法西斯化改革,日本的对外政策也被纳入美国的东亚地缘战略框架内。正因如此,战后日本的"国家正常化"进程与美国的亚洲地缘战略密切联系在一起。冷战时期,日本充当美国在亚洲的"冷战"哨兵,日本在"旧金山体制"下获得"独立"和国际空间。冷战结束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战略,日本乘机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扩展自主权。尤其进入21世纪,日本通过参与美国的"反恐"战争,实现了海外派兵。近年来美国实施战略东移和"亚太再平衡",日本借机加快修宪活动和军事"解禁",加速日本"国家正常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巴基斯坦对华政策的驱动因素和现实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小强 《当代亚太》2004,(10):28-31
冷战结束后,巴基斯坦仍将中国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保持南亚战略平衡、对美战略依靠的不确定性和穆斯林世界缺乏可信赖的大国盟友,是巴基斯坦对华战略的主要驱动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反恐形势下,中巴在经济、防务和安全方面的合作将逐步深入,但也面临巴基斯坦极端宗教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和国内消极因素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政治问题,也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危险源之一。随着实施恐怖袭击的主体的性质的不断变化,美国官方也在不断修订对于"恐怖主义"的定义。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袭击不但迫使美国调整了全球战略,改变了国际政治发展方向,同时也促使美国改革国内反恐机制,最终形成了由"情报、执法和救助"三大机构群组成的"事前情报预警、事中高效执法、事后及时救助"的协同机制。自2001年至今大约15年间,美国国内没有再次发生类似九一一这种规模的恐怖袭击,这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这一套高效但耗资巨大的反恐体系。这一反恐体系虽然高效,但对"独狼式"本土暴力极端主义袭击却束手无策。在美国国家反恐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中,最宝贵的经验是"预防性浪费比事后补救更省钱"这一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反恐的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俄罗斯积极与各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合作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上合组织框架下,与周边国家开展反恐合作,这是俄反恐国际合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第二,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合作,这是其反恐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方面;第三,与亚洲、拉丁美洲相关国家进行反恐合作,主要是进行一般性的反恐合作,服务于俄罗斯对外政策大局."周边国家-西方国家-其它国家"这三个层次有着鲜明的主次、轻重之分,这是由俄罗斯面对的反恐形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考察了“9·1 1”事件后德国在全球反恐运动中的立场、角色和主要表现 ,分析了德国反恐怖主义政策的特点、缘由及其产生的作用和国际影响。文章认为 ,德国的特殊历史和它在国际体系中尤其是欧洲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其在后“ 9·1 1”时代的反恐怖主义运动中分外引人注目 ,它的各项反恐怖主义措施和行动必将对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反恐运动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强调 ,德国在反恐运动中折射出的外交与安全战略为我们认识大国关系和国际体系的变迁提供了参照 ,值得进一步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7.
2017年底,在多方力量的联合打击下,"伊斯兰国"(IS)在中东的"根据地"丧失殆尽,国际反恐进入"后伊斯兰国"时代。在此背景下,IS向全球扩散开来。基于地缘、人员等因素,东南亚地区并非IS全球蔓延的核心区域。然而,从地区视角看,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威胁正不断上升,并处于地区恐怖主义的"第二波高潮"之中。在"后伊斯兰国"时代,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发展与IS的网络化、扁平化转型同步,地区恐怖组织结构分散化,恐怖袭击家庭化,招募对象年轻化,招募方式网络化。同时,东南亚恐怖主义与地区问题复杂交织,呈现共生化、扩散化的新趋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反恐形势,东盟及东南亚各国在多边、双边和国内层面都采取了诸多的应对措施,如海上联合巡逻、情报分享等,但仍显不足。东南亚各国应着眼反恐立场的协调、国内冲突的解决、边境安全的治理、反恐的全面性与针对性等问题,加快推进地区反恐机制的深化,立足"双轨"协调与合力反恐,以更好地遏制地区恐怖主义的滋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成三个部分,分别阐述以"9·11事件"为例的国际恐怖主义对纽约、美国以至世界经济所带来的重大损失和深刻影响,并透过这个分析,认识国际恐怖主义的危害性和反恐斗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在叙利亚乱局中的表现,近期再次成为国际热点。自2011年介入不断升级的叙利亚危机以来,俄罗斯目前已经成为主导叙政治进程的主要外部力量。在俄罗斯此次应对叙利亚危机的外交中,东正教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早在帝国时期,俄国就持续介入叙利亚事务。俄罗斯与叙利亚自古以来的东正教文化交往,影响着沙俄对安提阿教会和叙利亚东正教徒的情感,成为沙俄加入中东大国角逐的突破口。此次介入叙利亚危机,是历史的延续。俄罗斯东正教会领导人的公开发言、其附属机构在国际组织对叙基督徒问题的宣传以及提供人道援助,起到了公共外交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使俄罗斯的介入和军事行动合法化,获得了俄罗斯国内外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东正教因素的上述多重影响,是俄罗斯介入此次叙利亚危机、并成功实现其外交策略和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在各国疲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际,国际恐怖主义非但没有放弃或减少恐怖袭击活动,反而是利用此次疫情,重新部署力量,加大了组织宣传和招募成员的力度,预谋或已经在常住地实施了多起恐怖主义事件.从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的活动现状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恐怖主义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恐怖分子开展活动产生了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国际恐怖势力反而利用不确定的国际环境开展活动.并且国际恐怖主义还有可能利用这场波及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制造混乱,袭击本已经遭受疫情创伤的国家和地区.整个国际社会需注重研究个人在恐怖主义生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恐怖组织信奉的意识形态和认识基础,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加强反恐领域的国际合作,标本兼治,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