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舒芜 《瞭望》1992,(21)
三十三 阮阅《诗话总龟》卷九“评论门五”引《直方诗话》云:“山谷与余诗:‘百叶湘桃苦恼人。’又云:‘欲作短歌凭阿素,丁宁夸与落花风。’其后改‘苦恼’作‘触拨’,改‘歌’作‘章’,改‘丁宁’作‘缓歌’。余以为诗不厌多改。” 舒芜按:“苦恼”意有尽,“触  相似文献   

2.
舒芜 《瞭望》1992,(25)
五十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云:“予尝作《渐台水》诗,末句曰:‘君不还,妾当死,台高高,水弥弥。’张亨甫欲易为‘君当还’,乃见楚王出游,不忍绝望之意。予则以为此意则  相似文献   

3.
舒芜 《瞭望》1992,(15)
十三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木芙蓉诗》云:“唐人裒《刘禹锡嘉话》云:进士陈标诗咏黄菊葵云:‘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憎处只缘多。’余尝语客:花多固取轻于人,何憎嫌之有。因论木芙蓉全似芍药,但患无两平字易‘牡丹’字,欲改此字作‘得人轻处只缘多’。众以为善,且谓移‘芍药’二字在句首则可矣。余以失全句为疑。或云:《本草》:芍药一名馀容。因缀一绝云:‘花如人面映秋波,拒傲秋霜色更和。能共馀容争几许,得人轻处只缘多。’白乐天和钱学士白牡丹诗云:‘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折来比颜色,一树如瑶琼。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因知‘轻’字为胜。’  相似文献   

4.
舒芜 《瞭望》1992,(17)
一八 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三“警句门中”引《古今诗话》云:“[魏野《闲居》]又云:‘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有嫌‘烧叶’贫寒太甚,改‘叶’为‘药’,不惟坏此一句,并下句亦减气味,所谓求益反损也。” 舒芜按:“烧叶”,有清寒绝俗之意,且映带下句。若改为“烧药”,则贫富清浊俱可,下句书与灯亦未必幽人隐者所专有,故减气味也。 一九 阮阅《诗话总龟》卷八“评论门四”引《青琐集》云:“范文正有《采茶歌》,天下共传。  相似文献   

5.
舒芜 《瞭望》1992,(22)
四十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引《洪驹夫诗话》云:“山谷至庐山一寺,与群僧围炉,因举《生公讲堂》诗,末云:‘一方明月可中庭。’一僧率尔云:‘何不云一方明月满中庭?’山谷笑去。” 陈师道《后山诗话》云:“黄词……云:‘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明人散。’谓思相离之忧,则不得不尽。而俗士改为‘留连’,遂使两句相失。正如论诗云‘一方明月可中庭’,  相似文献   

6.
舒芜 《瞭望》1992,(26)
五十四 毛奇龄《西河诗话》卷二云:“闽中曹能始在明末以诗人称,有得家信诗:‘骤惊函半损,幸露语平安。’时在平远台饮次道此,各以为佳。独一客谓‘露’字不如‘剩’字之当;大抵‘平安’注函外,损馀曰‘剩’,若内露,不必巧值此字矣。及予归寓,寓客五六人夜坐饮,为述其语,众复称一佳。中一客又曰:‘不然。两语不必接,露不属损。“剩”便拙凿’。说诗之各有意见如此。”  相似文献   

7.
舒芜 《瞭望》1992,(14)
十一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陈舍人从易当时文方盛之际,独以醇儒古学见称,其诗多类白乐天。盖自杨、刘唱和《西崑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西崑体”,由是唐贤诸集既废而不行。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口’, 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  相似文献   

8.
舒芜 《瞭望》1992,(11)
杨万里《诚斋诗话》云:“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庚信‘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出’、‘上’二字胜矣。”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二云:“何逊诗:‘薄云岩际  相似文献   

9.
舒芜 《瞭望》1992,(29)
六十二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去:“诗人陈制锦,字组云,居南门外,与报恩寺塔相近。樊明征秀才赠诗云:‘南郊风物是谁真?不在山巅与水滨。仰首陆离低首诵,长干一塔一诗人。’陈嫌不佳。余曰:渠用意极妙,惜未醒耳。若改‘仰首欲攀低首拜’,则精神全出,仅易三字  相似文献   

10.
舒芜 《瞭望》1992,(23)
四十二 胡仔《苕漠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五引《陈辅之诗话》云:“萧楚材知漂阳县,时乖岸作牧,一日召食,见公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恨’作‘幸’  相似文献   

11.
赏音会心     
宏图 《瞭望》1989,(46)
时下说影谈戏,每每失之浮浅;更有甚者,纯以‘捧场’为业:论必溢美,评多肉麻。‘赏音会心’者几希! 马叙伦先生《石屋余审·程砚秋》云:‘砚秋之歌,婉转促顿,固自别有所长,其最佳处,纳音至  相似文献   

12.
不肯红     
正褚人获《坚瓠集》有"退红"一则。《老学庵笔记》云:"唐有一种色,谓之退红。王建《牡丹》诗云:‘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王贞白《娼楼行》云:‘龙脑香调水,教人染退红。’《花间集·乐府》:‘床上小熏笼,韶州新退红。’盖退红若今之粉红。绍兴末,缣帛有一等似皂而淡者,谓  相似文献   

13.
舒芜 《瞭望》1992,(12)
六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八引《漫叟诗话》云:“诗中有一字,人以私意窜易,遂失一篇之意,若“相公亲破蔡州来,,今‘亲’字改作‘新’字是也。”胡仔曰:“《酬王十二舍人雪中见寄》云:“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前平满白皑皑。今朝踏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今‘从’字改作‘仙’字,则失诗题‘见寄”之意也。” 舒芜按:二首皆韩诗;杨慎《升庵诗话》卷五亦有论“诗从”不当  相似文献   

14.
宗白华先生《美学散步》的《美从何处寻》里,谈到‘移我情’和‘移世界’。宗先生讲‘移我情’,引琴曲《伯牙水仙操》的序,说伯牙师成连,送伯牙到蓬莱山,划船去的,十日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波,山林窅冥,群鸟悲号。仰天叹曰:“先生将移我情!”’ 成连把伯牙送到能改  相似文献   

15.
舒芜 《瞭望》1992,(19)
二十五 《娱乐堂诗话》卷下云:“僧岛云过盱江麻姑山,题绝句云:‘万叠峰峦入太清,麻姑曾此会方平。一从燕罢归何处,宝殿瑶台空月明。’先作‘自从’,后于同辈举似,同蜚云:‘诗固清矣,自字未稳,当作一字。’云服其言。  相似文献   

16.
有些情节大体一致的故事,读起来觉得形式和内容都有差别。 一、《三国志》的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指曹操)……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相似文献   

17.
舒芜 《瞭望》1992,(13)
九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十,云:“右丞诗;‘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兴来神来,天然入妙,不可凑泊。而《诗林振秀》改为‘山中一丈雨’,《潼川志》作‘春声响杜鹃’《方舆胜览》作‘乡音响杜鹃’,此何异点金成铁,故古  相似文献   

18.
舒芜 《瞭望》1992,(16)
十五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引《郡阁雅言》云:“王贞白,唐末大播诗名,《御沟》为卷首,云:‘一派御沟水,绿槐相荫清。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全缨。鸟道来谁险,龙池到自平。朝宗本心切,愿向急流倾。’自为冠绝无瑕,呈僧贯休。休公曰:‘此甚好,只是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不久前就省委领导活动的报道问题“约法三章”,他说:“一是省委领导的讲话,从我开始,在报道中不要说‘重要讲话’,把‘重要’两个字去掉,讲话那么多,哪有那么多‘重要’啊!二是涉及到我的稿子,你们可以删,觉得不合适的尽管改,不用告诉我,发多发少你们定。三是稿件中对领导赞扬的话无论如何不要写,什么‘轻车简从’、‘冒着寒风’等都要删去,本来就该这样嘛。我们的报纸一定要体现党的优良作风,一定要反映民意。”(摘自《光明日报》)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约法三章”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89,(49)
张尔田先生《词林新语》记:“或问疆村翁:‘晚岁何以少作词?’翁噱然,曰:‘理屈词穷。’”疆村翁,清末民初词流宗师朱孝臧也。 从事于校诂“老庄”、疏证“六书”的马叙伦先生,早年辑有《寒香宦词稿》,至耳顺之年自省:“予弱冠左右,懵然于词而敢为之,三十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