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办法、制度和运行机制尚在逐步探索完善过程之中,对实践中凸显的问题,可以采取建立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和风险化解机制、改革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实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基金融资多元化、逐步分摊和减少违约风险等措施,探索构建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以确保国家助学贷款运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助学贷款失信惩罚机制:博弈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助学贷款 ,对我国未来的教育经济发展有深远意义。目前我国助学贷款发展缓慢 ,失信违约风险是主要制约因素。博弈分析表明建立失信惩罚机制是化解失信违约风险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我国助学贷款失信惩罚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苏隆中  赵峰 《求索》2015,(2):188-191
高校学生贷款问题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和发展的重要议题,其中助学贷款定价一直以来是广受关注的关键问题和政策难点。通过梳理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阐释高校助学贷款的成因和贷款定价的内涵,辨析目前助学贷款定价的两难处境和问题实质,在此基础上立足国情,得出优化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定价的启示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困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借贷学生违约率较高,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常运行,其中不仅有经济方面的原因,还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干预的各种手段和措施,妥善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让心理干预在提高助学贷款还款率方面发挥应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中的症结及瓶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莉  刘彬  朱兴龙 《前沿》2005,(11):82-83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对象是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目的是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国家助学贷款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在全国铺开,走到今天已历时6年,但一直进展缓慢。无论是发放贷款的银行、还是借贷的学生,或是处于“中间人”位置的高校都认为发放助学贷款难。因此,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中的症结及瓶颈研究是大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盘娟梅 《湖湘论坛》2005,18(3):76-77
目前,我国助学贷款市场上道德风险不容忽视,其高发率已成为制约助学贷款制度顺利实施的瓶颈。因此,应建立有效的助学贷款制度实施机制,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以防范助学贷款市场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7.
调研数据     
《中国青年研究》2012,(6):117-119
▲江西助学贷款惠及大学生6.7万人次2011年江西省发放助学贷款4.026亿元,惠及高校学子6.7万人次,覆盖全省所有的县市区,贷款总额超过了前两年总和。从2009年起,江西省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快速便捷的申办流程,广泛深入的政策宣传,实现了高校助学贷款"应贷尽贷"目标。江西省还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  相似文献   

8.
中美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美国高校助学贷款制度、运行机制及其提高还贷率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助学贷款的现状,拟为我国助学贷款新机制的稳健运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周忠 《传承》2009,(4):144-145
在助学贷款的推行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着认识有偏差、宣传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助学贷款制度的深入开展。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外,高等学校应当从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局出发,在人力上支持,在资金上投入,积极主动推进助学贷款工作,为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从1999年开始在8个城市进行试点,2001年开始在全国全面铺开。从2001年度国家助学贷款在我省办理的情况看,省教育厅、财政厅下达了额度为5847万元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给14所省属高校。截至去年底,银行与学校签订了2273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但银行只贷出393万元,大部分学生申请不到国家助学贷款。这有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