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政报》2009,(22):38-42
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保护部2008年启动了环渤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成渝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工作。我省地处黄河中上游,位于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工作范围内。为积极支持搞好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1,(10)
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历史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也曾经是一条害河。新中国成立后,防灾和兴利一直是治理黄河的重要方针。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黄河生态治理工作。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级战略,成为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月要闻     
人民日报2月1日讯,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意见。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我国长江、珠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困的贵州、陕西等省实施的生态经济防护林贫工和2月上旬启动。 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所有通用的30余种  相似文献   

4.
《协商论坛》2020,(2):41-42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真言、谋良策。保护黄河生态,共筑绿水青山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首先要让母亲河“健康”起来。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0,(19)
正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擘画的"强富美高"宏伟蓝图,赋予了建设美丽江苏的重大使命。江苏坚持把生态优先作为政策目标,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改善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治理面临攻坚克难的深水区。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要探索建立环境治理"可知可控、精准治理"的新范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切实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水沙关系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内陆地区,地处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形东西狭长,人口密度低,生态环境相对恶劣、脆弱,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三屏两障"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垃圾处置妥当与否,对环境影响重大。在大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同时,甘肃省启动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设内容主要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处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4年多  相似文献   

8.
谭衷 《半月谈》2020,(3):24-25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在年初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那么,对于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调推进大治理,要瞄准哪些发力点?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全党同志都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念,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19-21日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西部开发重中之重 西部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等国内主要水系的上游,也是许多跨国水系的上游,如红河、湄公河、萨尔温江、恒河等,此外,以新疆为代表的雪山融水内陆水系以及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最为基本的条件。 生态环境的基础是水,没有水谈不上生态环境,而生态的失衡又会造成流域资源浪费和水系环境恶化。洪水泛滥和江河断流都与江河生态的失衡有密切的关系,水系上游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中下游的生存和发展。如果西部水系上游不采取保护和开发并重的方针,水系下游就会变成中上游…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科学运用于黄河治理实践,为当代黄河治理提升了战略高度、凝练了历史经验、明确了发展思路、构建了治理格局、划定了底线红线,形成了新时代黄河治理方略,为黄河流域科学发展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它的保护和治理往往需要多方配合,尤其像河流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对下游显然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的地理形态决定了,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不可避免。因而,如何平衡上下游地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协调各地的生态、经济等利益,也是生态补偿必须正视的问题。当前,许多地方遇到此类问题。呼吁横向生态补偿渭河发源于甘肃,是陕西省的主要河流之一,并在陕西渭南并入黄河。为  相似文献   

13.
新春伊始,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这场战"疫"无疑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这次重大疫情从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和重大疫情防控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漏洞和弱项,需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进行反思。"生命间性"生态哲学观为实现有利于重大疫情防控的生态环境治理科学化提供了新视野。要做好重大疫情防控,需要与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并按照"生命间性"生态哲学观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治理观,更好地指导能够有效防控重大疫情的生态环境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经过三年努力,渭河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既改善了流域生态环境,也为老百姓创造了很好的休闲生活空间,提升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同时也要看到,渭河水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任务,目前的治理成效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要把渭河流域作为一个大系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等各个子系统的治理,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要干。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近日,江苏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构建更加健全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当前,一些乡村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部分乡村地区存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6,(5)
正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根据苏州市吴江区的经验,要从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两头抓,一头不松,一着不放。一方面,生态环境治理务必重力重策。江苏平原广袤,跨江濒海,湖泊棋布。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就是要咬住水、大气、土壤这些关键点,重力重策重治。一要实施严查重罚措施。在全  相似文献   

17.
跨域生态环境治理是公共治理与府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以黄河流域为研究范本,以整体性治理、协同治理及界面治理为理论依据,结合“结构-过程”模型建构跨域生态环境府际协同治理分析框架,从结构维度与过程维度剖析治理界面的交互过程与交互逻辑,呈现跨域生态环境府际协同界面治理的全景。研究发现,跨域生态环境府际协同的治理界面由纵向、横向及斜向三种治理界面共同组成;府际关系是跨域生态环境府际协同的核心要素,对治理结构、界面交互的形成与演变有重要影响。当前,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为纵向“权威干预”动能驱动,以横向界面协同推进为主、斜向界面分工合作为补充的治理范式,仍带有一定的等级权威式属地治理色彩,需从治理结构、交互逻辑、目标整合等方面实现对跨域生态环境府际协同界面治理的路径重构。  相似文献   

18.
许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原襄城师范),二十多年来,培养出了万余名合格的小学教师。特别是近几年来,该校抢抓机遇,把招生规模扩大到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等黄河中上游地区,真可谓“桃李满天下”。该校曾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省级“绿化达标先进单位”和省级“安全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影响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它又是黄河泥沙淤积问题的症结所在。 要山川秀美,建立和维护生态环境,关键是要种草植树。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大林草建设力度,退耕种树种草增加覆盖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但植树种草不等于水土保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上游地区具有两个战略作用,从地域上讲,是整个黄河流域的发源地;从国家发展规划上讲,是整个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重要着力点。治理好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问题,是统筹国家、人民、黄河三位一体布局的时代需要,同时也是治理黄河问题的历史延续与现实使命。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与障碍。基于此,必须系统梳理出其中蕴含的四个重大关系,牢牢把握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立足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完善治理制度、提升治理能力、培养生态意识五个着力点,为黄河流域的整体治理贡献出独特智慧与地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