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之~.是党中央任命的首任鄂豫皖边区特委书记.曾任皖西北道委书记.创建和参与领导过红二十七军(任军政委)、红二十八军(任军政委)、红二十五军(任军政治部主任).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为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曾遭受数次挫折.险些被杀.但是他对革命的信仰却愈久弥坚.未有丝毫的褪色。他就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郭述申。  相似文献   

2.
王东哈 《党史纵横》2012,(11):13-14
1930年2月下旬,郭树勋受党中央委派统一鄂豫皖根据地,出任鄂豫皖根据地党的第一任特委书记。期间,他参与领导和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为鄂豫皖根据地的正式形成付出了心血,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巩固做出了贡献。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号召以武装起义来反抗敌人的残酷镇压,鄂、豫、皖三省党组织积极响应,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地区,在党和群众力量比较雄厚的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高举武装起义大旗,建立起自己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3.
郑位三。是鄂豫皖、鄂豫陕两个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他在领导鄂东北的革命斗争、随同红25军长征、创建和坚持陕南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的动人事迹,至今仍为后人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汇》2020,(1):F0002-F0002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1927年11月13日,中共黄麻区特委领导黄(安)麻(城)农民起义,攻打黄安县城,建立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逐步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有力地推动了鄂豫皖边界地区斗争的发展。黄麻起义是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  相似文献   

5.
正蔡申熙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中先后任营长、团长。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到上海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1930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同年10月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担任军长,率部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1931年任红4军第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1932年7月任红25军军长,同年10月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河口镇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不满27岁。徐向前元帅高度评价他:"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他的牺牲,是红四方面军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览》2011,(4):56
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红二十八军在岳西重建,并创建游击根据地。七七事变后,红二十八军率先鄂豫皖边区举行国  相似文献   

7.
成仿吾(1897~1984),湖南新化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1931年11月,他被中共中央派往鄂豫皖根据地工作,任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部长,并兼任省苏维埃文化教育委员会主席、黄安(今红安)县委书记.1933年11月,他离开鄂豫皖根据地,赴中央汇报工作.1982年5月,他重访大别山故地.当他走进当年的办公地点时,泪流满面,当即赋诗:"三年征战在此地,劫后重来无故人.多少英雄尽瘁去,山河依旧露深情."  相似文献   

8.
祝辉 《党史文汇》2004,(2):25-28
一封电令,使他们踏上了新的征途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根据中共中央和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的命令,即将接管川南.不久,又传来了关于18军接管川南的具体消息:军长张国华将任川南行署主任,军政治部主任郭影秋将任行署副主任,军政委谭冠三将任自贡市委书记,18军副政委王其梅将任泸州市委书记,各师还将抽调大批工作队到所属各县开展新区工作.  相似文献   

9.
唐亚 《世纪风采》2007,(10):14-17
高敬亭,原名高志原,河南新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历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鄂豫皖特区苏维埃主席、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兼皖两北党委书记、红军第二十五军七十五师政委、红军第二十八军政委等职。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长征后,他与中央失去联系,在极其困难条件下,重建红二十八军,勇敢地担负起全面领导边区党、政、军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张贯一,河南确山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确山农民起义和刘店秋收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鄂豫皖别动大队,任大队长。并在开封、洛阳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任豫南特委书记等职。1929年春,被党中央派往东北工作。当年夏季,派往抚顺,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1.
红二十五军于1931年创建于鄂豫皖苏区。60多年前,他们孤军远征,艰苦转战,率先抵达陕北,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结束长征、会师陕北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独具特色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2.
1992年 7月 2日 ,一架银灰色的飞机低低掠过祁连山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的部分骨灰伴随着各色花瓣 ,飘撒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上 ,留下了他对河西人民的一片深情。李先念 ,190 9年出生于湖北黄安 (今红安 )县 ,早年参加了黄麻起义 ,参与创建了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 ,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6年10月 ,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后 ,时任红三十军政委的李先念和军长程世才奉命率领三十军日夜兼程赶到靖远 ,准备与红五军、红九军等西渡黄河 ,执行《宁夏…  相似文献   

13.
马德俊 《湘潮》2023,(1):26-27
<正>英烈小档案蔡申熙(1906—1932),湖南株洲醴陵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起,历任中共江西省军委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1930年参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任军长。1931年任鄂豫皖红四军第十师师长、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1932年任红二十五军军长。10月9日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河口镇战斗中壮烈牺牲。1989年被中央军委审议评定为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陈昌浩(1906—1967),湖北汉阳人,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9月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是当年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1930年12月陈昌浩回国,任共青团中央委员。1931年4月他奉命到鄂豫皖苏区后,任中共鄂豫皖分局委员兼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1931年9月至1937年3月,他先后任红四军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总政治委  相似文献   

15.
张仲瀚(1951—1980).河北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团长.1949年后任第二军第六师师长.第二十二兵团九军政委、兵团政治部主任。1954年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二书记、副政委。1964年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1966年任新疆军区副政委.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二书记、第二政委.本文作者蔺文茂.原是张仲瀚的警卫员.曾在兰州化学冶金工业局任副局长.现已退休。在文章中.他回忆了在张仲瀚政委身边工作时的情景.对老首长的无限思念和崇敬之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6.
1929年6月至1932年1月,中央军委派徐向前前往鄂豫皖苏区。在鄂豫皖苏区,他先后担任红三十一师副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等职。在苏区反"围剿"斗争的艰苦岁月里,徐向前与时任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主席的曾中生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相似文献   

17.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是中共培养造就治党、治国、治军杰出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借助历史资料和学界研究成果,对鄂豫皖苏区卫生组织建设、防疫工作及其启示等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对鄂豫皖苏区医疗卫生防疫研究有所裨益。一、苏区医疗卫生组织建设鄂豫皖红军诞生以及1930年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一军、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18.
正许继慎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在北伐战争中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第2营营长、第25师73团参谋长、第11军第24师72团团长等职,在战斗中多次身负重伤,屡立战功。1930年春,他被派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参与整编鄂豫皖边武装力量,领导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周恩来称赞他:"政治上很强,很能打仗,他把叶挺独立团的战斗作风带到了红四方面军。"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深化对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和红二十八军历史的研究,丰富党史资源,推动大别山和岳西红色文化建设,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安庆市委将联合主办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红色岳西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董保存  王喆 《湘潮》2014,(7):34-38
大别山红旗不倒,高敬亭演绎战将传奇说起驻守西北要地宝鸡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就要说到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后的队伍坚持在鄂豫皖粉碎了敌人的4次疯狂"围剿"。1934年11月,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等领导的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开始战略转移,红八十二师师长、鄂豫皖省委常委高敬亭临危受命,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和鄂豫皖省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