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你是我的眼     
中国1700多万盲人中,只有50多位盲人拥有了自己的导盲犬,一个人,一条犬,命运使然,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相互依靠,寸步不离,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感动着自己,也触动着大家。  相似文献   

2.
读者俱乐部     
编辑:你好! 我是一名二级盲人,我想提个建议,也是我们盲人的要求吧。今年春节过后,我走遍河南省各个地、市、县,走访调查在城市走动的盲人。我发现,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盲人乘车困难。各县城的公交车只要看见拿盲杖的盲人就加大油门躲着往前开。盲人想坐公交车,必须是在终点站等,人不多的时候才能上去车。上车  相似文献   

3.
“对于盲人朋友,文学也许就像心灵的北斗,总在黑夜里闪着光。我读过一些中外盲人的散文小说,还有诗歌。比如海伦·凯勒对美的想象和描述已经感染了世界上无数人。一些盲人作家是有才华的,很多盲人文学爱好者写下了很多美丽的文字,默默地述说着生活的爱与渴望。  相似文献   

4.
王映红是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一名残联专职委员,从菲律宾获社会工作专业学士学位回国的她,一心致力于基层残疾人工作10余年。在一次培训工作中,王映红听到一位盲人说:“我如果能想去哪,就能到哪,哪怕少活十年也值。”王映红十分理解盲人的心情,她采取一对一方式授课,她认为只有正确指导盲人定向行走,盲人才能安全行走。  相似文献   

5.
一个漆黑的晚上,村民看见一位陌生的盲人挑着灯笼正向他走来,百思不得其解:一个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看不到花红柳绿的世界万物,他甚至连灯光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却挑着一盏灯,岂不是让人感到迷惑和可笑?  相似文献   

6.
幽默·艺苑     
腰酸背痛,躺下来,请盲人师傅按摩按摩。腰不酸背不痛,也不妨偶尔在按摩床上与盲人师傅聊聊。盲人师傅的手知肝知肺知五脏六腑知骨头硬不硬,知心术正不正。躺在按摩床上的人,架子被盲人捏得小了,小毛小病被推拿得少了,话也说得有点人情味了。某宾馆的按摩房墙上有一行字:正规按摩,小姐自重,不收小费。有人歪着念:正规按,摩小姐,自重不?收小费。将这小段子说与盲人师傅听,师傅笑笑说:小姐有小姐的情调,盲人有盲人悠闲。按的手法不同,被按者的心态各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按摩◎广告创意尹为胡适是一位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7.
一个漆黑的晚上,村民看见一位陌生的盲人挑着灯笼正向他走来,百思不得其解:一个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看不到花红柳绿的世界万物,他甚至连灯光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却挑着一盏灯,岂不是让人感到迷惑和可笑?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我是一名刑警,现在,我是一名已在黑暗中生活了十年的盲人。我是盲人,我是警察,我是一名仍然战斗在公安一线的盲人警察。  相似文献   

9.
《中国残疾人》2009,(10):22-23
我们需要一个契机 “只有社会效益而缺乏经济效益的产品,没有厂家愿意做。”盲文学习机的发明人之一刘海霞这样对记者说。刘海霞是一位盲人姑娘,曾经,她所在的河北省景县的6000多盲人中,只有她一个人懂盲文。刘海霞与另一位发明人共同研制的盲文学习机,让盲人不出家门就可以自学掌握。这样一个花费数年时间,耗费近百万,淘汰了无数台原型样机的盲文学习机,  相似文献   

10.
春天的一个傍晚,一位盲人小伙乘出租车去看望老师。下车后,盲人小伙准备付钱,而出租车司机坚决不收。出租车司机把盲人小伙送到社区,然后转身离开。一位准备打的的男子恰巧目睹了事件整个过程,二话没说便坐上出租车,把盲人小伙的出租车费一起付了。  相似文献   

11.
答案     
三岁以前,我是个健全的孩子,三岁以后,我成了盲人。明确知道自己的眼睛不好,知道自己和周围人不太一样,大约是在我六岁的时候。天真烂漫的年龄,不懂得悲伤和痛苦。承担悲伤和痛苦的是我的父母。飞驰的列车,陌生的城市,  相似文献   

12.
在采访之前,我对于《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对文字的表面认识,即使现在,我依旧不相信这篇几千字的文章能向您完整复述出:这盖何红色印章的文件出台前后所经历的10年艰辛、多少位残疾人工作者为其付出的巨大努力、盲人医疗按摩师的期盼以及一部文件能够给盲人就业带来的巨大影响。这,唯有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望历史,才可以彻底的知晓。  相似文献   

13.
善用短变长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柯达公司经理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  相似文献   

14.
放大美好     
有人问一位盲人:“你什么都看不到,这么活着觉得痛苦吗?”盲人回答:“我痛苦干什么?和聋人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下肢瘫痪者相比,我能行走;和哑人相比,我能说话。之所以能活得比较愉快,是因为我学会了放大美好。” 人的器官虽然有着明确分工,但也并非不可相互替代和弥补。失去手指的人,竟还能把笔绑在手臂上写字。连手臂都没有的人,甚至还能用嘴用脚写诗作画——13杆的算盘  相似文献   

15.
长期用电脑,肩膀、脖子疼,这应该是好多人的职业病.所以按摩就成了爱好,每次回中国,最喜欢的就是去按摩,特别喜欢盲人按摩,在重庆家附近,有一家按摩院,很干净,有好几位盲人按摩师傅,我经常去那里,每次都被按摩院里的盲人师傅那种幽默、乐观感动,每次都受盲人师傅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常人难以想象盲人会与足球结缘。然而,当8位盲人在球场上跑起来,那奔跑的快速、拼抢的激烈、传带和过人的娴熟,还有,那果断的射门,一下子震慑了我!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们是盲人,如果稍远一点,看不到他们作为护具的眼罩,根本不相信踢球的是一群盲人!面对正在青岛集训的中国残奥盲人足球队,作为女球迷,我情不自禁发出赞叹!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位盲人,一日过路口时被出租车撞伤,住院花去医药费近万元,经过交警处理由出租车承担全部责任。找到出租车公司要求赔偿,出租车公司负责人说:出租车是该车司机自己买的,只是名义上是出租公司的车,出租公司同司机有协议:公司收取一定数目的管理费,出事后的责任由司机承担。去找司机,司机躲着找不到,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残而无疾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不知怎么就谈到残疾人问题,有位熟人问我:现在所有的城市人行道上,都要修盲道,所有的门店台阶旁,也都要修供轮椅使用的坡道,这有否必要?他认为,盲人和瘫痪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其中上街的人数,则少而又少。  相似文献   

19.
“每当看到苗家山寨这些老少盲人和他们贫困的生活情景,我的心便为之振荡久久……我将尽自己的力量,多解除一位盲人的痛苦,多为社会减轻一份负担,多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青岛的采访中,我偶然又碰到了老朋友,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残奥会冠军吴舂苗。我2007年与她认识,那是在上海的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采访中,当时她正和领跑员进行训练。上海的8月,闷热异常,仅仅是在去训练场的路上我就已经汗流浃背,全盲的吴舂苗和那个还在上学的年轻的体育系大学生领跑员李佳雨喊着口号,几乎是分毫不差地做着技术动作,汗水直直滴在地上。记得吴春苗当时对我说,盲人跑步时领跑员就是两个人共同的眼睛,这需要完美地配合,需要两个人成为一个人。她告诉我,盲人跑步的冠军是两个人共同取得的。但奖牌只有一个,领跑员拿不到。2008年北京残奥会时,我在终点的摄影沟里去拍摄吴春苗和李佳雨夺冠,冲线的那一刻,他们的一声呐喊让我的心头热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