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编《政治经济常识》(上册)中讲述了“社会主义工资与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区别”。讲清这个问题,对教育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很重要的,下面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所有制基础不同。一定的工资制度属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产品分配问题。资本主义工资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工人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卖劳动力而受资本家的雇佣,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工人的劳动  相似文献   

2.
引入新课:师: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有一段精彩论述:“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躁。”这段话生动地描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在市场上找到了能使价值增殖的特殊商品──劳动力后,用货币资本购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将它们结合起来,就可以进行剩余价值生产的情景、问:资本家开工厂进行商品生产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使价值增殖,也就是为了赚钱。那么:1.在流通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 (一) 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 1.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基本状况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抗的基本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土地、工厂、资源等生产资料。在美国,约2‰的超级富豪拥有美国财产的60%左右,占全国人口1.6%的百万富翁拥有公司股票的80%左右。在日本,三井、三菱、住友等六大财团占日本全部企业资产的1/4。资产阶级是生产资料的主人,靠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发财致富。工人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获取工资维持生活。②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和各种个体劳动者。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的社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商品货币关系转化为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资本家经营生产活动的唯一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下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生产要素为资本家垄断占有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要素实现了基本平等占有 ,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不是剥削 ,而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更是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要素利用效率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必须指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我们仍应十分注意和防止生产要素占有上的过分悬殊和垄断产生。  相似文献   

6.
裴林保  王石磊  党胜利 《前沿》2006,(5):199-201
西方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提高,但他们作为雇佣劳动者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新中间阶层”不过是“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他们为资本家创造着“占有剩余价值的条件”;“股权分散化”并不意味着工人真正成了企业的主人,这是有利于资本家以更少股份控制企业的一种策略;福利政策虽然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水平,但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的缓和是资产阶级统治策略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在讲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时,必须讲清该社会生产资料主要归哪一个阶级所有。因为这是各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各个社会人们在生产中的阶级关系,决定了产品的分配方式。例如,讲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时,一定要讲清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或者讲清资本主义占有制,不能只笼统地讲“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不只资本家,还有手工业者、农民。在1982年的高考中,有不少考生对这个问题回答得不确切。因此,凡未点清资本家或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的,均扣3分。  相似文献   

8.
人权属于全人类,我们要了解人权发展的历史,更应该科学掌握人权概念。那么如何掌握人权概念呢?笔者认为:(一)由人的本质分析人权。人不是封闭的、抽象的人,人权不是人的自然属性所固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古老的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平等的权利,这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产物,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与人之间开始出现了不平等,不平等的人对人权的具体需求存在着重大的差别。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资本家的财产权是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权,工人的财产权是出卖…  相似文献   

9.
一最深的痛苦来自那些房子的主人,当巨大的机械臂把古老的房梁砸得粉碎,我几乎能够听到主人们的尖叫。2004年11月一个平常的午后突然触痛了他们,这天下午,一群工人开进了工地,老板在计算着所需的费用,而工人则估量着他们工作的强度。在这个无比势利的年代里,房子的主人早已被忽略不计。他们都是一些非凡的人,但他们早就死了,没有人看见过他们的面孔,也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时间已经剥夺了他们发言的权利,并让那些掌握堆土机的人成为胜利者。后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为他们粗暴的劳动附加了若干果决、欢乐和正义的成分。他们将用一座摩…  相似文献   

10.
在封建社会的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即早期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剥削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已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并于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迅速发展起来了。那么,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和资本是从哪里来的呢? 回顾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首先可以看到,最初的无产者,除了来自破产的手工业者外,主要是来自破产的农民了。对广大农民进行土地剥夺,致使农民破产,这是早期资本家发家  相似文献   

11.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其含义没有什么不同。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就是指不占有生产资料,完全或主要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的,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并成为生产资料主人的无产阶级,应当说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了。无产阶级是同资产阶级相对称的一个概念;工人阶级这个概念,我们也可以把它同农民阶级、手工业个体劳动者的概念相对应来理解。它们虽然都是属于劳动者阶级,但却又有差别。当将来社会发展到条件成熟而消除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差别,以及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之后,这些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资产阶级一贯以“博爱、平等、自由”来标榜资产阶级国家是最“民主”的国家。其实,打着最“民主”旗号的内幕却是肮脏、罪恶! 资产阶级国家虽然与封建国家不同,它取消了封建的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然而,资本家拥有工厂、矿山、农场、商店、银行,而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不得不受资本家的剥削,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实际上是保护资本家的私人财产,保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所以,这里并不存在真正的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公民不能有任何触动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行为,否则,他们就会出动军警、  相似文献   

13.
今年高考理工农医类第18题(文史财经类第20题)讲的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把英国石油公司等国有企业产权,让人们购买股票,并规定200股以上一律不卖,使股人分散,从而使大部分工人拥有股份……撒切尔夫人的口号是‘把工人都变成资本家’”。确实,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股票具有非凡的魔力,工人争相购买资本家所发行的股票,希望改变其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使自己成为握有“资本”的资本家,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4.
资本家的资本是怎样得来的?中学《政治经济学常识》在《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一课里指出:“资本积累的真正来源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不是资本家“省吃俭用”的结果。然而学生并不满足于书上的结论,他们常常要寻根问底:难道所有资本家第一次投入资本主义生产的本钱都是剥削工人劳动得来的吗?这  相似文献   

15.
<正> 1.“劳动者主体论”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企业组织的主体是劳动者,生产资料不过是服从于劳动者的客体。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企业不是象资本主义企业那样——以生产资料为主体的企业,而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企业。根据上述意义,劳动者生产经营使用的生产资料可以是自己积累的,可以是承租的,也可以是承包的,还可以是国家分配的;可以是全民的,也可以是集体的,还可以是股份制生产资料。这些都将不改变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的地位。显然,作为国家主人的每一个劳动者在国家  相似文献   

16.
浅谈“质”     
要了解质量互变规律,首先应该了解质、量、度三个范畴,本文就“质”这个范畴谈点看法。简单地说,质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由于这种内部存在的规定性,一种事物就区别于他种事物。例如,无产阶级不同于资产阶级,这是因为无产阶级一无所有,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度生,而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不劳而获,专门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原因;劳动力商品的性质;劳动力商品实现,既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际问题。为此,作点理论探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要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关键在于弄清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是具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首先,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以后,劳动力不可能成为商品。如果“说劳动力是商品,说工人被雇佣,这真是十分荒谬的:仿佛占有生产资料的工人阶级自己被自己雇佣,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自己。”传统的观点把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归结为资本主义私有…  相似文献   

18.
<正>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理论界一向认为,决定民主政治的经济条件有两个: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个“常识”性的观点: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充分实现.就是说,“劳动者共同占有全社会的生产资料.社会生产资料的这种公共占有的性质,就决定了:劳动者不但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也是每个企业的主人”.①那么,如何理解在公有制条件下民主制度并不完善的客观现实呢?这就导出了第二个观点:经济不发达,制约了民主政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上一部分人中存在一种“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有的人还把这种思想说成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和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表现。其实,所谓“一切向钱看’,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而是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思想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泛滥,是我们必须大力清除的精神污染之一。马克思指出:“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象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相似文献   

20.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政权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剥夺了资本家所拥有的工厂、银行、矿山,铁路等生产资料,把土地收归国有,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实现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上,迈出了最初的步伐。但是。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而是以一种新的更高的形式提到日程上来了。在这个革命深入发展的重大转折关头,为了回答无产阶级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一九一八年,列宁写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在这篇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中,列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