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行政》2013,(6):I0027-I0030
永川区按照重庆市的总体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委载体,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谋划,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健全机制,强化美丽乡村建设保障;打造精品,着力彰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2.
吴孔强 《协商论坛》2014,(11):42-42
11月20日,邓州市政协就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视察。视察组实地察看了台湾村、习营村等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并听取了有关部门情况汇报。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参加视察的委员纷纷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市政协主席杨振云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凡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要坚持以协商为主,充分尊重群众权利;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防止千村一面;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要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生态靓丽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14,(7):46-48
近年来,桐庐县紧紧围绕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美丽乡村先导区、现代农村样板区、综合改革创新区”目标,创新理念、大胆探索,着力建设。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桐庐县被评为全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环溪、荻浦、芦茨、阳山畈、桃源等一批精品村被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政协天地》2014,(5):56-57
“建设美丽乡村”足福建省政协今年四个专题协商议题之一。为展示全省“美丽乡村”的建设风貌,展现广大委员建设“美丽乡村”的履职风采和政协机关工作者的参与热情,请您用手中的镜头捕绘您眼前的美丽乡村,记录下那一座座山、那一湾湾水、耶一缕缕乡愁……  相似文献   

5.
美丽乡村建设的几个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坚持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规划,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实施,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活力;坚持凸显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人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互通共享。  相似文献   

6.
盛会 《人大论坛》2013,(6):45-46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钟章队在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特别节目“调研归来”时表示,美丽乡村是个系统工程,国家应该从顶层进行设计,应该将现在我们谈的区域城市群建设,城镇化建设,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起来考虑。美丽乡村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我们要防止千城一面现象的出现。(5月22日中国经济网)  相似文献   

7.
建设美丽中国,必然要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乡村生态水平,必须厘清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构建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环保平台,把政府涉农部门和各阶层农民组织连接起来,群策群力,依靠科技,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汪万德 《重庆行政》2013,(6):102-103
根据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要求,石柱县拟定2013年启动6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到2017年建成30个、2020年建成50个经济活跃、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具有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2013年,按照重庆市申报要求,石柱县将冷水镇八龙村、王场镇双星村、崃镇寺院村、三河镇拱桥村、沙子镇沙子村申报为首批“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  相似文献   

9.
龚元建 《重庆行政》2013,(6):106-107
太安镇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正东部,距万州城区28公里、云阳县城15公里。太安镇依托凤凰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挖掘丰厚的农业景观、生态资源、文化底蕴,按照“巴渝田园胜景,三峡最美茶乡”定位,做好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三篇文章,打造凤凰茶乡乡村旅游品牌,确保全国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展示了一幅“原生态、乡村味”的美丽田园画卷。  相似文献   

10.
《松州》2016,(4)
美丽乡村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关乎到亿万农民的福祉,和国家的繁荣稳定。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转型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空心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空间重构、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赤峰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看到了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所遵循的理念,对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提出了建议,剖析我国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现实困境及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破解美丽乡村建设难题的对策与出路,力求促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石,是重庆市建设“美丽山水城市”的重要补充,也是突出“五大功能区”发展特色的重要载体。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乡村”以来,我市实践探索不断推进,以“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为标尺,系统推进,已经成功创建了近200个市级示范村。市委要求建设“美丽乡村”要结合五大功能区发展实际,不做面子工程,不搞形式主义,不能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要突出“乡村味道”、乡村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习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2.
张斌 《今日浙江》2010,(21):14-15
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今后一个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为什么要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建设美丽乡村?本刊记者采访了省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夏阿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记者: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夏阿国:建设美丽乡村,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简单地提一个口号或者是设一个项目,而是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认真总结安吉美丽乡村"、江山"幸福乡村"、  相似文献   

13.
正美丽乡村究竟"美"在哪里?因为视角不同、认识不同,美丽乡村建设出现了不同的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虽然各地创造了很多经验,涌现出一批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的美丽乡村,但也有一些地方以创新为名改造乡村,构建所谓新的特色小镇模式,导致乡村要素结构功能破坏、居民生产生活不便,引发群众不满。因此,各地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必须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乡村要素结构功能,进而选择一条切合当地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重庆行政》2013,(6):I0039-I0039,F0003
近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要求,实施“以点带面”建设战略,以建设宜居、宜业、直游的“三宜”美丽乡村为目标,突出虎峰山村建设,以中心重点辐射带动周边,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2013年,虎峰山村成为首批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  相似文献   

15.
覃荣化 《当代广西》2013,(11):26-26
今年以来,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给金城江区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乡村明确了目标,指明了道路。金城江区从实际出发,实施“一乡一策、一村一方案、一屯一措施”,大力开展“美丽金城·清洁乡村”活动,在金城江区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打造清洁乡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潮。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集中整治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4,(22):35-36
正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使美丽乡村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市民的休闲乐园。杭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仅2012年,全国各地到杭州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的就有448批、3.2万人次。美丽模式一对症开方彰显各地村庄特色杭州市坚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既不搞大拆大建,也不赶农民上楼,而是突出村庄有机更新,保持乡土气息、田园风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相似文献   

17.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相互促进。发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应当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树立农村基层党建服务理念,注重农村基层党建与经济文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14,(10):64-64
8月22日至23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推广宁夏等地经验做法,部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契合了中央的要求,契合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契合了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要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载体,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坚持思想先行,坚持教育为先,坚持重在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文化人,坚持统分结合,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以美丽乡村建设的卓越成就扮靓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9.
从云阳县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重庆行政》2014,(2):96-97
正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延续和提升。重庆市已全面启动了以发展乡村经济,美化乡村环境,丰富乡村文化,构建和谐乡村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美丽乡村建设将成为云阳县"三农"工作的重点。旅游是兴一业、旺百业的产业。乡村旅游是在农村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民俗文化、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是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效融合,是我县"旅游活县"战  相似文献   

20.
《政策瞭望》2014,(5):46-47
2014年4月初,浙江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DB33/T912-2014),这是全国第一个“美丽乡村”建设的地方标准,对我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和全国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