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俄罗斯大量领土位于北极圈以北,自沙皇时期以来就十分重视北极事务。俄罗斯总统普京执政以来,将北极事务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强化了对北极领土的控制力。俄罗斯北极战略始终围绕安全与发展这两大主题,安全、经济、环境、社会利益,是俄罗斯政府制定北极战略的核心考量因素。当前俄罗斯北极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北极经济发展而非军事扩张。未来俄罗斯北极战略的调整总体上坚持务实主义和防御主义原则,在保护俄罗斯北极合法利益的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推进北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程保志 《当代世界》2010,(10):68-70
在全球资源争夺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北极。虽然2007年俄罗斯在北冰洋底插上国旗的行为仅是一种象征性举措,但却使该地区尚待解决的领土归属和划界问题、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及北极地区的军事化利用等纷争凸显。它表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争夺成为国际关系中日益突出的一个主题并将深刻地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3.
程保志 《国际展望》2013,(4):129-133
2013年4月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芬兰拉普兰大学联合主办的"北极安全与国际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芬兰拉普兰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挪威特罗姆瑟大学、挪威南森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就北极安全与地缘政治、北极治理与国际合作、北极事务和中国参与以及北极国际社科研究现状评估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4.
肖洋 《当代世界》2014,(11):68-71
<正>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北极将会成为地球上第一个由于气候变暖而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地理区域,对环境保护、经济开发、极地科考和国际安全等国际事务影响巨大。北极海冰的持续融化与北冰洋航道,特别是东北航道全线开通的愿景,使得北极地区成为德国新的战略焦点。本文旨在回答如下几个问题:德国北极战略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将会形成怎样的优先顺序和策略选择?德国的北极外交实践将对中国带来何种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周边     
《南风窗》2014,(24)
<正>俄将派轰炸机巡航北美11月12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卉宣布,计划派遣远程轰炸机巡逻北美洲附近水域。绍伊古说,俄方在目前情况下"不得不保证"在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加勒比海水域和墨西哥湾的军事存在,其远程轰炸机将继续大范围例行巡航。俄罗斯2007年8月宣布恢复中断15年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例行巡航,巡航区域包括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黑海海域和北极地区。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自沙皇俄国时期就重视北极开发。开疆拓土的历史惯性和国家利益的现实需求,共同构成俄罗斯北极政策的逻辑出发点。俄罗斯北极政策的目标是把北极地区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巩固俄罗斯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实现俄罗斯民族复兴。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新北极政策的着力点是北极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内容包括吸引投资、开发能源和建设基础设施,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关切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多关注北极地区的民生福祉。俄罗斯推进新北极政策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7.
章波 《当代世界》2015,(12):37-39
<正>冷战后的世界秩序中,美国的霸权使得俄罗斯和伊朗之间形成事实上的战略联盟,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有明显的战略意义。俄伊两国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在地缘政治、能源战略等方面有密切的合作。伊朗是俄罗斯重要的市场,是继中国和印度之后俄罗斯国防工业的第三大客户。俄罗斯和伊朗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可增强两国把能源作为外交武器的分量。更重要的是,伊朗需要俄罗斯在地区和国际层面上给伊朗支持,以应对两国共同的安全担忧。2015年7月14日,  相似文献   

8.
正俄罗斯各界认为,由于美国及北约的霸权主义行径,使得目前俄美陷入了新的冷战状态甚至更糟。俄2015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明确将美国和北约列为其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对此,俄各界深感忧虑。在俄美关系紧张的新形势下,中俄关系成为平衡世界局势的关键因素,由于其固有的欧洲心理俄罗斯仍然不会从其长远目标中放弃欧洲。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30日和12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和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俄政党论坛和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五次会议分别在北京举行。两党两国领导人分别致贺,两党高层领导人出席,凸显中俄执政党交往对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会议和中俄政党论坛是中国共产党与统俄党机制化交往的重要内容。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会议是两国执政党就两党两国关  相似文献   

10.
程保志 《当代世界》2014,(11):64-67
<正>加拿大将其国土北纬60°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方地区,比地理学上的北极地区(即北极圈以北地区)更为辽阔,主要包括育空地区、西北地区和努纳武特地区,约占加拿大国土面积的45%;加拿大北方领土西与美国阿拉斯加接壤,东与丹麦格陵兰岛毗邻,北与俄罗斯隔北冰洋遥遥相对。同时,从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西北航道"须穿越加拿大北极群岛中的海峡水路。作为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北极国家,加拿大对其在北极地区的主权和主权权利拥有高度的敏锐性和警惕性,由此维护和巩固其北方主权成为加拿大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于1992年6月25日建交.1994年7月,卢卡申科当选白总统后,坚决执行联俄战略.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俄白联盟经过三个阶段逐步建立起来,即:1996年4月2日,俄白共同体成立; 1997年4月2日,俄白共同体改为俄白联盟;1999年12月8日,俄白两国在联盟基础上又成立了联盟国家.俄白联盟虽然已取得不小的成果,但其发展仍不稳定.2002年6月和8月期间,两国在俄白联盟政治体制建设模式问题上产生了原则性的分歧,一度使俄白联盟的建设陷入停顿.  相似文献   

12.
自俄罗斯2007年"北冰洋底插旗行动"以来,北极各方的矛盾与争端迅速激化。在既有解决方案中,完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制定"北极条约"是法律制度构建最合理的方案,但又都存在不足。北极国家普遍希望北极地区的大陆架划界问题能长期局限于北极国家内部,通过构建一套闭锁性的北极区域法制架构并片面援引《公约》第76条中对己有利的划界规则来最大限度地瓜分北极,确保其在北极地区的绝对主导地位。非北极国家则希望北极问题国际化,力图通过修订《公约》、制订专门化的"北极条约"等方式,来限制北极国家庞大的利益诉求。为此,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北极地区法律制度构建,以充分融入北极地区,增强在北极事务上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郑羽 《南风窗》2013,(6):80-82
俄美之间在小布什时期紧张对峙的三大领域内的关系,都出现程度不同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缓和。但俄罗斯仍将中国作为牵制美国的战略筹码,不会在亚太助美牵制中国。俄美两国总统在3月1日电话会上同意,将避免采取可能殃及双边关系的行动。早前,在2月13日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前数小时,俄战略轰炸机罕见地绕飞美关岛基地;3月2日,莫斯科再有反美示威游行,抗议美检方试图掩盖俄儿童马克西姆·库兹明死亡的真相。  相似文献   

14.
强势崛起、金融危机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俄格冲突和金融危机对俄罗斯对外政策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俄格冲突体现了俄罗斯的强势崛起,表明实力复苏的俄罗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金融危机则对俄罗斯带来了多方位的冲击,暴露出俄罗斯复兴进程的脆弱性与不确定性。俄罗斯就是在俄格冲突之际的冲动和亢奋与金融危机时的无奈与失落之间度过2008年的。这种落差体现了俄罗斯内政、经济与外交之间的密切关联,展现了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内在矛盾,也影响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2月10日,俄罗斯开始举行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司令部战略核战演习,考虑到下述情况,此次演习的战略含义十分微妙:(1)俄国内普京总统在即将来临的下届大选中胜选几乎没有疑问,(2)就国际局势而言,并不能说对俄罗斯存在明显的、立即的和来自核大国的战略威胁,特别是核打击威胁。因此,笔者以为,分析此次演习的战略及政策含义,还应从俄国内的形势、国内政治的动态和俄现执政者对未来内政政策的长远思考入手。  相似文献   

16.
复活俄罗斯《独立报》2004年12月10日报道,11月29日,在有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的俄罗斯国防部会议上,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汇报,在萨雷萨甘发射场成功发射了经过现代化改进的"反导导弹"。他补充说,国防部将继续改进俄罗斯A-135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正如俄战略火箭兵一位高层人士向《独立军事评论》提供的消息所说,在萨雷萨甘发射场进行了A-135反导防御系统的试验。但具体是哪一种反导导弹,他没有  相似文献   

17.
丁工 《当代世界》2016,(10):46-49
正自2015年11月俄军机被土军击落以来,土俄关系降至冰点。为了摆脱俄罗斯对土耳其的战略遏制,抵消美西方对自己肃清国内反对势力的指责压力,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主动向俄罗斯释放缓和关系的多重信号。但受制于土美传统盟友关系和土俄国家利益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土耳其很难做到"弃美投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简氏防务周刊》在对俄罗斯武装力量建设的报道中率先使用了“军事复兴”一词。两年来,俄军结束了持续13年之久的下滑和过渡,开始走出低谷。如果说“军事复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定义,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的话。那么武器研制与采购便是国防建设中最外在、最显性的因素。今年年4月15日,俄罗斯17年来建成的第一艘战略核潜艇在北德文斯克下水。一周后,俄空军总司令米哈伊洛夫宣布,俄第五代战斗机研发资金已拨付到位,由苏霍伊集团全权负责。与此同时,俄空军开始升级米格-31截击机,乌拉尔车辆厂为俄陆军研制的下一代主战坦克——T-95已经进入国家测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9月30日以来,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持续发动空袭,这也是冷战结束以来俄首次在原苏联领土外展开重大军事行动,此举打破了美国长期独霸中东的局面,产生多重积极效果,但潜在风险也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20.
张耀 《当代世界》2008,(10):4-6
2008年8月发生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围绕南奥塞梯地位问题的武装冲突,是冷战后俄罗斯第一次在境外直接采取军事行动以维护自己核心利益。俄格冲突虽然是因为南奥塞梯地位之争而发生的,但其大背景却是近年来俄罗斯与西方关系龃龉不断,西方不断对俄罗斯进行战略挤压,逐渐复兴中的俄罗斯难以忍受西方的战略遏制,寻找机会进行反击。不仅是俄格双方,美国和欧洲国家事实上都成了俄格冲突的相关方。俄格冲突直接关系到美欧俄等大国的战略利益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对未来的国际局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