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萧敬 《现代领导》2008,(8):19-20
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干部考核对于地方干部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导向作用,即发挥了所谓的“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近年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提出,对十部考核工作,无疑是一种促进和推动一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在加强和改进卡部考核特别是实绩考核方面积极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地方随意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侵蚀国家税收。有的滥开减免税口子,“慷”国家之“慨”,危害很大现在招商引资已成为一股热潮,甚至成为考核当地干部“政绩”的一张牌。可是某些地方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吸引外来客商来本地投资办厂,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措施,有的甚至打起了“税”的主意。  相似文献   

3.
许多基层干部向笔者反映了目前干部考核中存在的“五多五少”现象: 一是对显性“政绩”考核多,对隐性“政绩”考核少。比如财税任务、计生工作等显性指标是衡量基层干部业绩好坏的“硬杠杠”,而干部人品的好与坏,为民办实事的多与少等往往成为干部看不见的“政绩”,难以在考核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基层干部提拔、调动的周期较短,干部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干出更多看得见的“政绩”,一些立竿见影的“政绩工程”往往成了干部从政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和几位在贫困地区工作的同志谈心。他们说:如今基层干部是“菜籽命”,撒在肥处便“肥”,落在瘦处便“瘦”。象在他们这样交通闭塞、长期贫困的地方任职,生活、工作比其他地方艰辛不说,还经常挨批评、受冷落,想来真觉得没干头。后据了解,目前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干部思想有情绪、工作不想干的并非个别现象。原因也并非完全是这些地方生活苦,工作难做,其中外界有失公允的一些做法到是重要缘由之一。近几年,有些地方考核干部政绩,不论基础条件好坏,只看经济总量大小,并凭此“重奖重罚”。有个别地方甚至连干部开会也是按…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来,虽然不断强调干部队伍“年轻化”,但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 简单化、概念化的“年轻化” 一些地方由于对干部“年轻化”的认识上有偏差,最终造成干部选拔任用决策上的失误。从中央到地方,每下一层,干部的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有的地方为  相似文献   

6.
  常妍  李一丹 《人民论坛》2021,(9):14-18
三成多受访者认为当前干部考核对于调动干部干事、作为担当“效果良好”,近半数受访者认为“效果一般”。在一些地区和单位,有两种看似矛盾实则危害性很强的不良现象:一种是“逢考必过”,“不称职者”难“筛”出;另一种则是问责泛化,滥用“一票否决”。近四成受访者认为,考核针对性不强,缺少结合部门、领域特点的机制设计,“格式化”问题泛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情况,我军制定了一整套干部考核制度,如定期进行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根据需要不定期进行的各种任职考核,等等。但制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当前,我军干部考核制度的完善,应着力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设立“干部考核委员会”,实行干部考任分离。我军现行干部考核任用制度是考核与任用连为一体的,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做法,不利于排除干部选拔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为此,可考虑设立“干部考核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干部的考核评定,然后由各级党委审核批准任用。军队各级“干部考核委员…  相似文献   

8.
来信摘录     
招商不可打“免税牌”  现在招商引资已成为一股热潮,甚至成为考核当地干部“政绩”的一张牌,可是某些地方招商引资的措施确实有些过了头。在一些地方尤其是贫困县,为了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吸引外商来本地投资办厂,纷纷出台“优惠”措施,有的甚至打起了“税”的主意。地方政府这种“以税招商”的做法,严重违反了税收征管法,破坏了税法的严肃性,说到底是一种违法行为。招商引资莫打“税”的主意,要想真正引来金凤凰,就要在解决新办企业的水、电、路、简化手续等问题以及优化纳税服务上做文章,实实在在地帮助外来商户解决…  相似文献   

9.
群众评议是检验发展质量和人民获得感的试金石。就目前地方实践来看,将群众评议运用到政府和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有“万人评议”“公述民评”“政务服务好差评”“第三方评议”四类模式,产生了显著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要警惕群众评议中的“刻板印象”、形式化和官僚主义倾向,以及“仅评无下文”现象。提高群众评议在政绩考核中的占比,始终把群众评议作为干部考核的“定盘星”,最大程度发挥群众评议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中的效能,才能以考核杠杆撬起群众满意度、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力。  相似文献   

10.
如今,一股“傍风”正在一些地方蔓延。只要哪个地方“傍风”盛行,哪里的党风、世风、民风就很难好转,一些领导干部也会在“傍风”中不知不觉蜕变为人民的罪人。  相似文献   

11.
建立并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推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地方党政部门的工作实际出发,在中央相关文件的指导下,运用“平衡计分卡”这一绩效管理工具构建了适用于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框架模型。用北京市延庆县的实例阐述了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从绩效目标到绩效指标的转承过程,以期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旭涛 《时事报告》2010,(11):35-37
有人说,干部考核是衡量干部德才的“一把尺子”,是督促干部工作的“一条鞭子”,是反映干部政绩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干部考核导向,干部就会向那个方向努力。自十六大以来,中央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各地和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湖南衡南县委严格干部任用制度管理,三名走马上任的科局领导因政绩不实被“拉下马”。县委并为此专门召开常委会,对3人的任用问题认真进行反省。对自身用人失察问题,衡阳县委自觉反省纠正的做法很及时、很必要。知悉此事,引发了笔者如下的思考:其一,失察的根源是失实,必须把干部的实绩“考实”。干部的工作实绩,是其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一个干部的实绩,不能靠自己“吹”出来,不能靠“骗”出来,只能靠踏踏实实地干出来。有一些地方,由于没有把干部的实绩考“实”,致使一些虚假政绩鱼目混珠,影响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干部考察考核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与矛盾,许多地方的党委与组织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在理论上进行探讨与研究。  江泽民同志提出:考察识别干部可否做到象X光机一样?这个命题十分敏锐、深刻,既是设想,又是要求,对我们进行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的研究和探索,意义十分深远。知人是善任的前提,也应当是整个干部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江泽民同志的这一命题,至少给我们新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设计工作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对干部进行考核评价的标准一定要象X光机一样“客观可比”(人人平等);二是对干部进行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15.
干部素质的考核评定,是选拔使用干部的前提条件。如何正确地对干部进行考核,目前还缺乏一套科学的、完备的方式、手段。下面,谨作些初步探索。目前我们考核干部,基本上是采用定性考核的方法。这种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四化”的干部队伍、挑选合格胜任的干部和开发干部队伍智力资源的需要,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其一是它的抽象性。定性考核依据“政治鉴定”、“工作鉴定”、“业务鉴定”等手段,对干部素质进行考核。从鉴定到鉴定、  相似文献   

16.
李明 《群众》2018,(14):8-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等重要论述,对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强化分类考核,近距离接触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这些论述为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明确了标准、指明了方向,推动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向着更科学、更规范、更公平、更具操作性的方向改进.新时代干部考核评价要牢牢把握“好干部标准”,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原则和全面考察“德、能、勤、绩、廉”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干部考核评价的细化内容,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评价措施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论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核郝光亮钟占荣一、当前干部政治素质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考核观念淡化。有的领导干部和干部部门对政治素质考核的意义认识不足,在干部德才素质的考核上有明显的倾向性。有的同志认为政治素质是“软件”,不好衡量,而业务能力、水平、工作实绩、...  相似文献   

18.
“政绩”是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没有政绩的干部不能算是好干部。然而,如今这“政绩”二字在一些地方也变了味,某些领导干部把“政绩”当成了一项“工程”来“经营”,这就不能不让人疑惑了。报载,河北某县出现了一桩怪事:蒙蒙细雨中,县委、政府门前的大街上,行人大都挤在机动车道上赶路。细一看,原来人行道竟是用晶莹光滑的大理石铺起来的,沾水后滑得很。当地老百姓说,一到下雨或下雪天,这条好看不实用的人行道让许多人跌了跟头,可县里的领导干部却因这条“面子路”出了政绩。报道说,这条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政绩路”的马路,是…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较为系统且最具活力的板块,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要求。那么,怎样壮大县域经济呢?我以为关键之一在于用好县域经济考核这根指挥棒,来调动干部积极性。一、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是做好县域经济考核工作的基础“考核什么”是科学设置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体系的核心。我们针对县域经济工作的实际,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把县域经济考核的内容锁定在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外经外贸三大重点上。1.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外经外贸三个重点,有利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空城”“勉城”不时出现,戍为城镇化过程中的一大隐痛。,“空城”是盲目造城导致的恶果反思这类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政府主导色彩浓厚,行政推动力强劲。遏制盲目造城之风,关键是要改革政绩考核体系、转变干部的政绩观,把政绩冲动的负效应,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