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励之在将我国3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说得一无是处的同时,对西欧的“民主社会主义”推崇备至,尤其对瑞典的“社会主义”赞不绝口,以此作为他“全盘西化”论调的重要依据。剖析一下瑞典的“社会主义”,对于进一步认清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很有必要的。瑞典经济中占支配地位的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方励之宣扬瑞典“社会主义”的重要根据之一,是他认为瑞典经济中国有制占了很大比重。我们暂且不论瑞典国有制经济的社  相似文献   

2.
自从1947年冷战开始以来 ,联合国就陷于两极对立体制的漩涡中。秘书长越来越在左右为难的境地里挣扎。冷战结束前五任秘书长在其职能和作用问题上 ,大致可分为“激进派”和“稳健派”两类。第一任秘书长特里格夫·赖伊(挪威)和第二任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瑞典)都曾想有所作为 ,但前者在朝鲜战争时因苏联反对而不能在安理会中得到连任 ,勉强由联合国大会延长任期三年又遭苏联拒绝承认 ,不得不辞职而去 ;后者在美、苏有严重争执的刚果事件中受到苏联责难 ,要他辞职 ,结果困飞机失事死于刚果。缅甸的吴丹接任后趋于稳健 ,他不像他的前任在…  相似文献   

3.
王军  彭涛 《瞭望》2004,(40)
在近代历史上,欧洲人曾把亚洲人视为“黄祸”,如今“黄祸”变成了“黄金”:中国游客“欧洲 游”加速升温。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客源国,并正在阔步迈向世界一流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4.
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在授奖仪式上讲话说,一生中最使他激动的事有三次: 1995年离美回国前夕,他的老师冯·卡门教授说:“你现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这时他激动了。这是因为他感到自己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引以自豪而激动。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激动了。这是因为自己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感到无上光荣而激动。 199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确认他是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信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之一,他激动了。这是因为他感到自己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而激动。  相似文献   

5.
社会政策的“瑞典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政策的“瑞典模式”[俄]盖·里布曼、柳·拜尼亚高娃毕肖辉(译)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在我国深化改革的今天,尤显迫切和重要。本文作者曾亲往瑞典考察其社会保障制度。文中所言,即无论是对“瑞典模式”的介绍,抑或是评论,对...  相似文献   

6.
白菊梅 《党政论坛》2008,(20):37-37
1950年,在我国外交部派驻瑞典的大使递交给瑞典国王的国书上,除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签字之外,还盖着一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的印记。在建国后的许多国书和重要文件上,都曾留下了这样的印记。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美签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中国迈入“世贸”门槛将是指日可待,而“入世”会为中国带来什么,中国人应该怎样应对“入世”后的局面,再一次成为了各方人士议论的焦点。各方人士评说“入世”中国人的WTO情结有些复杂,既心向往之,也曾心存忧虑,但当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协议的消息传来,更多的人的感觉是欣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看得见的战线”,即军事战线,在这条战线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另一条是“看不见的战线”,即情报战线,在这条战线上神出鬼没,惊心动魄。两条战线上都曾涌现出众多的英雄。阎宝航就是“看不见的战线”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曾被誉为中国的“佐尔格”。佐尔格是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位著名情报员。他曾打入德国驻日本使馆,出生入死,搜集了大量珍贵的战略情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41年他被日本警察秘密逮捕,后来光荣牺牲。  相似文献   

9.
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十二月下旬的中国之行,成为一九八四年中国外交舞台上出现的又一个引起全世界注目的大事。 阿尔希波夫原定于一九八四年五月访华,但在最后一刻,苏方宣布因“未准备好”而推迟访问。当时在国际上曾引起种种议论和猜测。但是,正如阿尔希波夫所说的,由于“客观上需要我们两国努力使几年来中苏双边关系中出现的积极发展趋势稳定和加强”,在一九八五年新年的前夕,他终于飞到了中国。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事隔二十多年后,苏联这样一位高级官员访华意味着“中苏对话进入了新的阶段”,是“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0.
与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的同时,国际上还兴起了一股朝拜北欧民主社会主义的“样板”——瑞典之风。国内,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精英”们也曾喧嚷,北欧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诬蔑社会主义中国是“民族旗帜下的封建主义”  相似文献   

11.
《各界》2012,(12):F0002-F0002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梁漱溟说,他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他一生精力都用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人生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对人生问题的追问,使他出入于西方哲学、印度宗教、中国学问,而被视为哲学家;对中国问题的求索,使他投身于辛亥革命、乡村建设,发起中国民主同盟,而被视为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12.
焦点人物     
《瞭望》2005,(40)
白芳礼:“感动中国”的老人走好9月25日,天津各界千余人在天津市第一殡仅馆沉痛送别23日去世的爱心助学老人白芳礼。这位曾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老人出生于1913年5月13日,一辈子没念过书,13岁时离开河北老家,靠蹬三轮车糊口,解放后,他成为运输场的一名工人,靠拉三  相似文献   

13.
李顒     
李顒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哲学家。他身处贫穷忧患而志不屈的风骨,不受清廷诱逼而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受到世人的赞誉;而他的刻苦自学精神,在学术思想和教育事业上的主要贡献,尤使后人推崇和敬佩。他以理学闻于关中,被称为“奇才杰士”、“北方真儒”。与孙奇峰、黄宗羲荣膺“海内三大儒”的称号。 李顒(1627—1705)字中孚,学者尊称二曲先生。陕西整厔(今西安市周至县二曲堡)人。 李顒出身于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便有志向,聪明好学。因生活清贫只上了二十天小学就辍学了。母亲曾鼓励他说:“无师逐不可学耶?古人皆汝师也?”又说:经书固在,何必师?”在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领导者是谁?答案是博古。他从团中央书记一跃成为中共中央总负责人,被人笑称为“中共中央的小伙子”;也被认为曾追随王明宗派集团,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24岁突上巅峰,28岁交出大权,39岁飞机失事罹难。原名秦邦宪的博古,未能走出1946年。2010年4月30日,中央音乐学院对面一家书屋,博古之子秦铁,讲述了他眼里真正的父亲博古。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2,(7):48-48
据今年5月27日《解放日报》报道,博鳘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永图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上说,2009年,当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时,很多人在讨论中国何时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他却看到另外一篇外媒文章提出了“三个什么时候”:一是,中国什么时候使全球大多数的精英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留学欧美?  相似文献   

16.
初见吴旋,即被他沉稳、灵秀的气质所吸引。他1961年出生,36岁即被破格评为国家一级作曲;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童牛奖”;并列入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的培养对象。他谦和而又含蓄地向我介绍年前刚刚为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作曲的准备情况。这是著名导演陈家林  相似文献   

17.
孔子曾经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他老先生在识人用人上所主张的“群众路线”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被“众恶之”的人,却往往不能“必察焉”。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梁福全,在组织上拟提拔他任中院副院长时,就有群众反映他有生活作风问题。经查,梁除了贪污受贿外,的确长期包养情妇六七个,并与一情妇有了一个5岁的孩子;马向东在担任沈阳市团委书记时,曾因违  相似文献   

18.
学科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也就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在语文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叶圣陶是现代语文教育家最杰出的代表。语文素质,叶圣陶曾称之为语文素养、语文修养。他说过,有了“语文素养”,可以受用一辈子。他要求学生通过“德性方面的修养”和“语言文字的修养”,“作一个健全的人”,“使他们德智  相似文献   

19.
李宁  何冠群 《党政论坛》2010,(16):26-27
哈尔滨与俄国人的渊源,要从19世纪末正式算起。1896年,俄国轮船“英诺森”号溯松花江而上,来到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与中国人做农副产品生意;同年还有一位叫德金的俄国商人开着他的“劳动者”号轮船,也从松花江到达哈尔滨,与当地人做牲畜交易。德金有时在哈尔滨居住很长时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哈尔滨最早的俄国人。  相似文献   

20.
暗杀以色列总理拉宾的犹太青年凶手阿米尔供认,他之所以下此毒手是为了“制止把以色列领土拱手让给阿拉伯人”,是为了“阻挡和平进程”.很明显,象当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一样,拉宾是推进中东和平的又一位牺牲者.在长期同以色列敌对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中,确有一些人对拉宾之死幸灾乐祸,甚至认为是“罪有应得”,这反映了阿以之间积怨之深.拉宾确曾是个强硬派,他曾率领军队侵占大片阿拉伯领土,是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战争英雄.但是他的伟大和受人尊敬之处在于,他在其生命途程的后期选择了同阿拉伯和解之路,并且利用他独一无二的权威试图把部分被占领土逐步归还给阿拉伯人,寻求以色列在中东的和平和发展.他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和平集会,他不是死于敌对阵营而是死于犹太人之手,他是为和平而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