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福建省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受西风带、东风带双重天气系统的频繁影响,自然灾害种类多、强度大,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面对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福建省积极转变工作新思路,努力实现防灾减灾由被动受灾向主动防御、从全面防御向科学防御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  相似文献   

3.
周长生  姜华 《中国减灾》2013,(11):52-53
防灾减灾是一项造福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工程.多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系统总结当地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发扬密切联系和发动群众的工作作风,采用人员与技术相结合、防御与救助相配套的工作方法,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溪县"立体防灾减灾模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3,(9):52-53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地形复杂、天气多变、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近年来,福建省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大,防灾减灾形式严峻、任务艰巨。福建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将其纳入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福建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也积极主动参与防灾减灾,为防灾减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地形复杂、天气多变、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近年来,福建省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大,防灾减灾形式严峻、任务艰巨。福建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将其纳入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加强工程防御、监测预警、科技支撑、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和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自然灾害综合防御水平不断提升。◆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加大对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风防潮、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等防灾减灾重点工程设施的投入,增强各地综合防灾减灾能力。——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建设·开工建设85项重大水利工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4月28日,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福建省"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福建省"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正式启动。为确保《规划》有序推进,早出成效,福建省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规划》的宣传、贯彻工作。以实施规划为抓手,加快提升综合减灾救灾能力《规划》是"十三五"时期福建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福建省安排防灾减灾重大项目建设与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具有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全县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给群众带来的损失。近日,湖北省谷城县聘请了290人,组成一支覆盖全县12个乡镇(经济开发区),涉及290个相关单位的村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并且为其颁发了聘书。这些义务灾害信息员,将在第一时间内核准上报灾害信息,向村民传播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指导村民做好灾害防御工作,使减灾救灾工作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10.
张迪 《中国减灾》2013,(12):18-19
在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社区是基本的组织单元,是强化社会对灾害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为切实加强我国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依托2013年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专项建设项目开展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政务数据中心大厅察看海南"互联网+防灾减灾"的应用展示,并给予充分肯定。"互联网+防灾减灾"的应用在海南三防(防汛、防风、防旱)工作向"防"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以来,海南在"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理念的引领,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以及"互联网+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下称  相似文献   

12.
陈厦 《中国减灾》2013,(12):44-47
近年来,民防工作已由人民防空向防空防灾“两防一体化”进行转变,并逐步开始在城市防灾减灾领域提供服务与保障。本文主要介绍了民防的内涵和民防职能转变的过程,y-J纳总结了民防在城市防灾减灾中主要开展的工作和民防、民政在灾害领域开展的合作,并以浙江省的合作实践作为案例,为探索民防、民政两部门在防灾减灾领域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干旱、洪涝、台风、地震……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的各种灾害,近十年来又进入一个多发期。这十年,是中国经受巨灾磨砺的十年,是减灾救灾不断趋向高速高效发展的十年,是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的十年,更是防灾减灾事业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十年。十年来,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开始从灾害救助到灾害防御、从灾害防御到灾害风险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2013年5月6-12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减灾委员会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汶上县民政局、地震局、教育局、应急办等成员单位在各活动会场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接受群众资询,展出防灾减灾知识图板300余张,发放《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等宣传资料5000多份,印制《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倡议书》等宣传材料1.2万余张,悬挂防灾减灾宣传横幅130多幅,组织5万余人次收看防灾减灾科教片,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南平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从2008年开始,在所辖10个县(市、区)的23个社区开展创建活动。截至目前,13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有力提升了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各地都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浦城县民政局五措并举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各乡镇(街道)围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优势,推动防灾减灾知识宣教进机关,进学校,进村入户,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二是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演练。各乡镇(街道)组织力量对避灾点的建筑围墙,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福建省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体系,积极探索防灾减灾工作新途径,扎实推进防灾减灾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构建防灾减灾长效机制。近年来,福建省在风险防范、应急救助、灾后重建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期防抗第9号台风“苏拉”工作得到了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的高度评价。对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减灾救灾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民政工作者禀承"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宗旨,防灾减灾事业在预案体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基础建设、应急救助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近日,本刊记者就福建省防灾减灾工作发展等问题专访了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罗万荷。记者:福建省处于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请问,近年来福建省民政部门在应急救灾时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以来,安徽省铜陵市把组织开展社区减灾平安行向公众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契机,加大应急减灾科普内容的宣传普及,定期组织防灾演练,增强公众的公共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