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 2 0 0 1下半年和 2 0 0 2上半年全国各大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a.电视广告中的大多数女性形象依然是传统女性的形象 ;b .广告中 2 / 3的女性形象是与广告产品有关的 ,1 0 %的女性是”装饰性”形象 ;c.广告中的女性身体外表属”性吸引”的占 4 2 .4 % ,属”非性吸引”的占 57.6 % ;d .性别歧视水平在女性形象—广告产品的关系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异 ;e.广告中的性别歧视与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身体外表有关。另外 ,独立女性的形象在广告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展现  相似文献   

2.
漫步在布达佩斯街头,一幅幅新颖别致的广告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匈牙利国际旅行社的广告显得独具匠心:一个地球,地球上面画了个手提箱的提手,人们一看就会联想到拎着手提箱周游世界的乐趣。保险公司的广告也别出心裁:一个美女的头像,但耳朵上戴的却不是耳环,而是挂着一把钥匙!广告,设计得含蓄,引人产生联想,形象又是那么引人注目。这些广告使我们感到匈牙利人的智慧和幽默,  相似文献   

3.
聂维斌 《学理论》2009,(31):100-101
影视女星视觉印象的个性色彩是女性影视形象的大众主观解读,这一心理定位直接影响到广告受众对影视明星广告诉求效果的评价和商品的美誉度。广告女性符号是消解受众广告抗拒感的润滑剂,女性视觉形象应与商品的社会性一致,广告女性形象运用要避免审美暴力、明星丑闻、形象异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问题的提出 1979年,中国的商品广告在销声匿迹10余年之后重又出现,并迅速发展。从1983年到1993年10余年间,全国广告营业额从2.34亿元增加到134亿元,人均广告费从0.23元增加到11.3元。而电视广告又以其形象逼真、接受感强、直接刺激消费等特点,倍受商家青睐,电视广告的营业额1993年已占全国广告营业额的22.0%。 至1992年,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发现,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广告=商品+女人,女性成为广告创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于是,《中国妇女报》  相似文献   

5.
贺丽丽 《学理论》2013,(19):185-186,189
消费时代的美学具有一种自足的社会指导价值,从而广告以审美化策略来实现其目的,广告图文内容所表现的道德情感的审美置换即是其审美化策略的一个方面,这种置换是一个从道德到审美的意义转向或者说道德的审美化编码过程,广告主要通过建构一个虚构的事件来实现这种置换。这种审美的置换所反映的正是我们时代的伦理失范现象和审美泛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张 《瞭望》1993,(43)
想来是做供销生意的人要增添一点广告的文化品味,常在电视中借中外名画作为商品的“包装”:有蒙娜丽莎出来为化妆品叫好的,有世界名曲为什么永葆青春的特效药伴奏的,生搬硬套,不能不致人产生滑稽之感。当然也有借用得恰到好处,妙手天成的——这里不举例子了,一举就做了无偿广告。宋人名画《清明上河图》是近来常在广告画中被利用的,听说颇收效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32)
作为生活在海外的女性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海外华人女性作家的共性特点,与生活实际格外贴切,所构造出来的女性形象也性格鲜明。因此,这样一种生活处境成为研究严歌苓小说的重要切入点。以严歌苓小说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更深层次地分析出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与刑事案件相关的女性人员主要分为参与实施犯罪的女性和未参与实施犯罪的女性,她们一般具有性格依赖性强、形象较亲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特点。其中参与实施犯罪的女性一般负责物色被害人,帮助实施犯罪,掩护藏匿犯罪嫌疑人,利用"两怀"身份逃避打击,或满足犯罪嫌疑人的生理和情感需要等。对此可采取以下侦查策略:利用女性人员在案件中的分工特点进行串并,利用女性人员反侦查能力较弱的特点进行突破,以女性人员为讯问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往往被物化、被表现为男性视觉欲望的客体、被表现为私人领域主角,或者被定为弱者等等,这些女性形象是社会刻板印象的反映,也折射出业界和受众社会性别意识的普遍缺失。探讨这种现象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对策,有助于树立平等的性别意识,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更加有利于两性平衡发展的广告环境。  相似文献   

10.
韩秀 《学理论》2010,(11):149-150,280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打破了男性作家以侦探形象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处于男权话语包围下的她又难免受到男性话语的影响。本文以阿加莎晚年的作品《无尽长夜》为例,分析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矛盾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在信息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告已作为一种艺术悄悄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广告语中巧妙修辞的运用,使广告语言更加有新意、更加生动、更有形象感,同时加强了广告的表达效果,强化了广告语言的艺术魅力.修辞在广告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着重从"词语的锤炼"、"辞格的运用"两个方面对广告语的修辞进行浅谈,让人们充分地认知广告.  相似文献   

12.
形象代言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形象代言(又称明星广告)的性质与特征、风险与责任等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后指出,形象代言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产生轰动的广告效应,但也时常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在使用这一宣传形式时一定要慎之再慎。立足现实实践,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强立法,使形象代言在“规范中发展”;二是要端正认识,使形象代言在“发展中完善”。  相似文献   

13.
白杨青 《学理论》2011,(28):36-37
军队的形象塑造是我军军事外宣工作的重点之一。广告作为舆论传播的重要手段本身具有关注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心理的特点,凭借"润物无声"的特性发挥着重要影响力。军事对外宣传工作可依托公共广告传媒,充分发掘广告的特殊效应进行军队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4.
刘晓红 《学理论》2010,(1):163-164
《四世同堂》中不同的女性形象,展示了老舍的爱憎态度。他热情歌颂了一些具有母性特质的女性形象,批判否定的是那些毫无母性情怀的女性。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广告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是商家推销商品的一种主要方式。好的广告简直成了一支引领群众消费的权威指挥棒。笔者从广告联想到如今有些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启发,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可以向广告借鉴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16.
弗吉尼亚·伍尔夫凭借着女作家敏锐的性别意识,积极寻求和营建与女性作家的性别身份相吻合的文学话语方式。因此,伍尔夫的小说叙事艺术具有女性主义特征:一是通过内聚焦、多视点的叙事角度,建构女性叙事权威;二是诗化写作,张扬女性化的审美特征;三是意识流,充分表达女性内心真实,丰富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产品市场生命期与企业广告策略○李晓刚广告是企业把产品推向市场的一种重要促销手段。广告作为促销组合的四要素之一,在促进产品销售、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告效应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如何做好...  相似文献   

18.
郭师源 《学理论》2010,(2):125-126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翻译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根据关联理论,广告翻译的核心就是通过明示——推理的认知活动来寻找最佳关联。而它的关键是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从而通过最小的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在分析现代广告的目的及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借鉴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对广告翻译策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广告文化与青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已成为现代商业社会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市场活动形式。对广告作为营销手段的品味、真假、优劣的研究和评论颇多,但将广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现代商业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价值倾向、观念特征、社会效应,却缺少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尤其是对于广告文化对青年——现代社会消费的先导群体、时尚的主要载体、商业广告的主要目标受众——的影响,缺乏自觉的认识和观念疏导。这使得我们面对潮水般涌出的广告,面对广告文化对青年日益强烈的观念渗透和行为塑造,缺少起码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女性“人”的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意识的复苏。这个时期的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女性从女性→人→女人的艰难历程。本文就此问题对庐隐、冯沅君、丁玲、凌淑华等“五四”时期女作家的女性形象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