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莉 《国际资料信息》2011,(7):10-11,17
随着今年底明年初俄罗斯议会和总统选举的日益临近,梅德韦杰夫总统与普京总理的政见分歧日趋明显,两人背后的团队更是推波助澜、相互角力,俄罗斯政局面临新的变数和风险。  相似文献   

2.
转型时期俄罗斯总统选举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1991年以来俄罗斯三届总统选举的过程与结果为依据,概括出了转型时期俄罗斯总统选举的基本特征,即在竞选过程中政权因素占主导地位、政党的作用有限、候选人的个人政治魅力与民意取向左右选举结果;在对影响俄罗斯总统选举诸因素(包括政权、选举制度、政党民意等)的具体分析基础上,阐述了这一基本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普京时期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俄罗斯总统选举这一民主运行机制未来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即将于2008年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广受世界各国关注。俄国内政治生态将对此次总统选举产生直接影响。无论是就民意的偏好、政党格局的出新、精英层的嬗变等各个方面来看,由普京总统所主导的2008年总统大选的整个程序正在上述各要素的互动中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2008年选举还对俄政治格局的继续演进和俄西方关系的可能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俄关系将有望保持其延续性和稳定性,出现有利局面,但不意味着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会是一个不需要任何努力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4.
总统制作为俄罗斯完政制度的核心,从确立之初就倍受关注与争议.1993年宪法第81条对总统选举只进行了概括性的规定,15年来的运行实践基本上是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的,但已经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俄罗斯历次总统选举受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与特点,通过对三位总统选举纵向动态的意义上考察,可以透视出俄罗斯宪法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20~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国际学部主办、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第21届国际问题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俄罗斯总统选举及其未来走势",着重讨论俄罗斯2008年3月新一届总统选举之后政治、经济、外交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前景和走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致开幕词.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主持.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4日,俄罗斯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选举结束后,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统一俄罗斯"党候选人、现任总理普京在第一轮投票中赢得63.6%的支持率,当选俄新总统。普京即将重返克里姆林宫,但其执政面临的内外环境与前两个任期已经迥然不同,各种压力和挑战接踵而至,预示着普京第三任期的总统之路将充满荆棘。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2日,俄罗斯将举行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其结果不仅决定国家杜马的权力布局,而且作为2008年总统选举的预演,对国家最高权力的交接也将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新一届杜马的竞选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各党实力的差距、与政府关系的亲疏以及民众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新一届国家杜马仍将是“统一俄罗斯”党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8.
3月26日举行的俄罗斯第三届总统选举一锤定音,普京以52.94%的遥遥领先的支持率当选俄罗斯新总统。久加诺夫获选票29.34%,位居第二,亚夫林斯基获5.84%,名列第三,图列耶夫获3.02%,名列第四,其他候选人的得票率均在3%以下。  相似文献   

9.
《今日前苏联东欧》2008,(3):96-96,F0003
3月 2日俄罗斯原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Dmitri Medvedev)以70.2%的支持率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就职典礼将于5月7日举行。 3日独联体(CIS)及上海合作组织(SCO)各国观察员表示俄罗斯总统选举“自由而开放”,尽管俄国内对大选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10.
世人关注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已尘埃落定。普京当选这件事,不单揭晓了一段时间以来萦绕于人们心头中的一个问题的谜底,即谁将继叶利钦之后、成为俄罗斯今后4年间国家发展的舵手,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认识、估量当前俄罗斯社会状况的一个切入点和信息源。不言而喻,普京之所以能够胜出,无非是他的言行较之其他候选人,更符合此刻俄罗斯老百姓的意愿。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4日俄罗斯第六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换届选举如期举行。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本届选举投票率达60.2%,因此选举公正有效。此次选举系俄国家杜马修改《选举法》后实行代表五年任期制的首届选举,其选举最终结果是参选的七个政党中"统一俄罗斯"党(简称统俄党)、俄罗斯共产党(简称俄共)、公正俄罗斯党(简称公俄党)和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四个政党再次超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即将面临今年底的议会选举和明年初的总统选举,目前执政的“梅普组合”将转换成“普梅组合”。这种具有俄特色的权力交接模式并非俄宪法规定的常态,而是保证普京再度回归政治权力“核心”的一种过渡形式。若统俄党和普京赢得选举,未来6—12年,普京将继续领导俄为实现其勾画的发展“蓝图”——“进入世界前五强”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有较大影响,以总统任期为序,可概括为5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某种规律性的波动。本文在分析美国总统选举政治框架下美国外交政策模式,以及1972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中美关系的作用规律基础上,从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视角,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迎来"梅普组合"新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总统选举已尘埃落定,梅德韦杰夫高票胜出.普京的支持、民众的认可和梅氏自身的品质等多重因素保障其在大选中成为最大赢家.未来梅德韦杰夫必将奉行普京开创的治国理念和方针政策,并把维护政局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和全面振兴俄罗斯作为未来执政的中心任务.组建新政府时,梅氏将会力邀普京出任政府首脑,俄可能迎来"梅普组合"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在2007年12月举行的俄罗斯杜马选举中,由普京领衔的统一俄罗斯党获得了64.1%的选票,这标志着在俄罗斯议会中“普京大多数”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7月 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说,目前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问题正变得更加迫切,俄罗斯和美国应就这个问题积极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总统普京执政1年多来,励精图治,在实现俄罗斯政局稳定、克服严重经济危机、全面振兴俄罗斯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普京努力探索一条中间发展道路,加强联邦中央的权力,建立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和市场经济机制,走强国精兵之路,充分展示了他重振俄罗斯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8.
据不久前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维什尼亚科夫透露,俄下任总统大选将于2008年3月9日举行。按照现行宪法,普京将不能再连任第三任期总统。他本人也多次表示,无意谋求继续连任。随着总统选期临近,谁是下任总统已成为俄国内外关注焦点。一方面,俄罗斯百姓期盼普京留任,甚至不惜动修宪念头;另一方面,各路候选人马跃跃欲试,选举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统一俄罗斯"党的竞选纲领--"普京计划"对该党大获全胜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国家杜马选举结束后继续对俄罗斯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普京计划"现已成为俄罗斯中期发展前景内的治国理念.本文分析了"普京计划"的提出过程、政治背景、政治内涵、政治意义及对俄罗斯政局的影响,并分析了对中俄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普京执政后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俄罗斯的政党组建和杜马选举,积极组建、培养政权党.尽管自上而下进行的俄罗斯政党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宪法规定的民主,但使俄政党制度得以平稳运行.普京通过改革政党制度为政权党阔开执掌权力之门,政权党控制杜马立法权则强化了总统的权力.结果 ,普京构建起以总统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在规范俄罗斯政党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