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红 《前沿》2010,(6):16-19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工程。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总结我们党在宣传、普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盛云 《理论月刊》2010,(10):18-20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紧紧围绕和实现三大基本任务展开,即由认知到共同思想基础,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方向、凝聚人心;由共同思想基础到价值追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由价值追求到实践运用,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三大基本任务是一个由低到高的理论层次和心理发展过程。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这三大基本任务在时空上是相互交叉、在内容上却是互相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刘艳君 《前沿》2013,(12):68-6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统一的、内在关联的有机整体,“三化”之间是制约互动的关系,即三者中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键,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目的和归宿.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新任务,为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们头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掌握与接受,并转化为投身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事业的内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与时俱进,从其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大众化。本栏目发表的两篇文章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法的大众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供政工师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5.
汪宏伟  彭波 《人民论坛》2012,(26):28-2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用通俗的语言、活泼的形式、科学的手段、生动的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宣传和解释,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上升为信仰,规范和指导他们的行动。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主要的特征。文章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征和内涵,并对其必要性进行解释,最后从多方面分析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温清  陶柱标 《传承》2012,(10):32-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马克思主义仅仅是实现了中国化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众化,科学理论才能被群众掌握和认同,并受到拥护,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和重要任务,意义非常深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通俗易懂、能为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掌握,并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可并能最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坚定信仰和自觉行动的过程。目前,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受到了理论本身、群众主体、宣传教育,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大众化路径选择上应以理论创新为前提,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宣传教育创新为保障,优化外部环境为条件,以此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者是同一历史进程中的两个层面。实现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经历形成理论、宣传理论、内化理论和提升理论四个相辅相成的辩证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并将继续取得成就,便是这两个层面在这四个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马鹏 《传承》2008,(12):34-35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伟大理论的确立以及长时期在中国的宣传和发展所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为我们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基础,具有其必然性。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是完全可能的,理论工作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群众掌握并指导生活实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在“四个深刻变化”条件下,在思想多元化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积极有效地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在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经由适当的路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而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感知与掌握真理,最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基本信仰与行动指南的过程。作为科学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掌握群众,也要被群众所掌握。理论大众化的过程就是理论与群众双向互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伟大理论的确立以及长时期在中国的宣传和发展所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为我们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基础,具有其必然性.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是完全可能的,理论工作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群众掌握并指导生活实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刘海燕 《传承》2009,(14):26-27
确立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快速稳定的发展。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巩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度,使思想武器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什么是”和“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个方面,简要述评了国内学界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现状.“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主要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比较;“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主要阐述包括历史经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机制、路径、介体、原则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确立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快速稳定的发展.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巩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度,使思想武器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15.
苗瑞丹 《前沿》2011,(12):62-64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做出了开创性探索和重要贡献。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探索宣传方式的通俗化和多样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这些探索对于当今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从实践的角度解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要素、主体和对象要素、过程要素,明确提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理论成果为主要内容,以包括精英群体在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为主要对象,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通过广泛深入的宣讲、普及和传播,使马克思主义由抽象深奥到通俗易懂,由少数人掌握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了解、内心认同和自觉运用,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7.
耿虹 《传承》2009,(24):22-23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历史篇章。马克思主义成为由执政党所力挺的主流价值观,但是要想让其在中国亿万普通民众中被接受与认同并最终扎根,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回顾历史,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建国初期传播的背景和途径,将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任务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征决定的,本文力图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如何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三方面,探析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为构筑执政的合法性思想基础和寻求中国社会变革的精神动力,新政权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新政权从理论的传播阵地到理论的内容,从理论的传播方式到理论的受众等多维度采取多种手段,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整肃精神市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权威、促成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营造民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氛围。总结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对新时期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耿虹 《传承》2009,(12)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历史篇章.马克思主义成为由执政党所力挺的主流价值观,但是要想让其在中国亿万普通民众中被接受与认同并最终扎根,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回顾历史,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建国初期传播的背景和途径,将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任务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