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江仕敏 《创造》2016,(7):20-22
翻开世界地图,寻找中国到印度洋最便捷的通道,目光锁定的必然是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它与越南、缅甸、老挝山水相连,离印度洋近在咫尺,沿边开发开放势必绕不开云南. 云南的沿边开发开放,一直都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大通道到桥头堡再到辐射中心,沿边永远是前沿、是窗口、是标杆.漫长的边境线和众多的口岸使云南省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与老挝、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3,(17):24-25
2博览会推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城市交流、产业对接、次区域合作,体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赢效果,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10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了经贸合作平台,以经贸合作成果促进政治互信和友好交流。博览会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行业特点设置展览内容,高度集中11国的企业、商品、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信息,将自由贸易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从政府层面推进到了企业层面,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云南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圣达 《思想战线》2004,30(2):7-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全面启动,这为云南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云南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陆路通道、经贸合作前沿和参与次区域合作的主体,将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服务东盟、服务全国、发展云南"的总体思路,加快以昆明为中心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走廊建设和云南城市化进程,使昆明逐步成为次区域内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1,(6):2
壮乡富宁,地处越南和云南、广西"两国三省"交汇处,风光旖旎、资源丰富、民风浓郁、人杰地灵,是云南通往广西、广东、港澳和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素有"云南东大门"、"滇粤关津""云南出海口"的美誉。富宁是云南省唯一既沿边又邻海的县份,也是唯一处于泛珠三角合作区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交叉点的县份。在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中,富宁凭借独特的区位和富宁港、广昆高速路以及云桂铁路等基础设施优势,走到云南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云南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区的战略支撑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富宁将进一步找准自身优势,科学谋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7,(6)
此次云南大型经贸代表团随云南省代表团一同访缅,引起缅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国驻缅商务参赞唐海就中国云南—缅甸贸易投资洽谈会的意义并对未来中缅经贸合作的走向表达观点:  相似文献   

6.
吴远富 《桂海论丛》2006,22(3):83-85
中越“两廊一圈”经贸合作议题的提出,既是对多年来蓬勃发展的两国经贸关系的肯定,同时也显示两国经贸交往还潜在着巨大的可开发空间。“两廊一圈”性质上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下的中越自由贸易区,它在内容和实施步骤上将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协议为蓝本和框架,其建设进程不会快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时间表。  相似文献   

7.
《创造》2007,(6)
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和缅甸联邦商务部主办的中国(云南)-缅甸贸易投资洽谈会,3月29日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举行.云南省代表团团长、省长秦光荣,缅甸商务部部长丁乃登、缅甸工商联合会主席吴温敏,云南省代表团副团长、副省长刘平,中国驻缅甸大使管木、商务参赞唐海以及滇缅近400家企业代表约800人出席洽谈会.  相似文献   

8.
云南的边贸现状目前,滇缅边贸已突破双边边民互通有无的边民互市的格局,向更大规模的转口贸易发展。滇缅边贸在发展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边境贸易区和商业城镇,可辐射缅甸全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云南边贸在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  相似文献   

9.
杨宇白 《桂海论丛》2003,19(3):78-81
中国政府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广西和云南都有优势,只要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过程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0.
朱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启动。昆明市要紧紧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相关措施的逐步实施,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已驶入快车道并不断加速。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的研究,分析表明未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孕育的机会难以估量,无疑为国内与东盟地缘接近、经济关系密切的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青 《思想战线》2000,26(5):73-77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关系特别是贸易和投资关系,自1967年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间出现过波动.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过去和双边政治关系的改善,经济贸易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是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相互投资、区域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各种渠道协调相互关系,相互给予优惠贸易安排,加强区域合作,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领域的合作,以促进双边的贸易和投资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陆阳 《桂海论丛》2004,20(5):50-5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建立,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面临机遇和挑战,要以自贸区为平台,抓住合作环境改善、经贸投资地域和领域扩大等机遇,克服产品竞争力弱等不利因素,运用经贸对象和领域的合理选择、投资策略的调整等办法,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施本植 《思想战线》2001,27(5):45-49
云南绿色经济发展必须走以开放促发展之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首先必须成为绿色贸易强省;发展绿色贸易,必须有效地应对日益兴起的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犹如一把双刃剑;绿色贸易的广泛兴起,对云南绿色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云南经济外向度的扩大还将进一步增大;云南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有效应对,以确保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朱坚真 《桂海论丛》2004,20(3):27-29
在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核心是建立区域性产业协作系统,并逐步形成国际服务业主导型的产业协作模式,高新科技、教育文化导向型的产业协作模式,分工导向型的产业协作模式,信息导向型的产业协作模式,资本主导型产业协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各国纷纷制定出了种种环境规制。这些环境规制已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容忽视的因素,尤其在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林产品贸易领域。本文从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中国林产品出口的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形象效应等的影响。在环境规制背景下,中国应该采取加快森林认证体系建设,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国际合作以及开拓多元市场等措施来使林产品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 东盟这个与中国经济关联度较高的地区, 就正好为人民币实现区域自由兑换并最终过渡到完全自由兑换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契机。当前我们除了应及时把握住这个机遇以外, 还应清晰地认识人民币区域自由兑换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并加紧改革金融体制, 为以后人民币的全面自由兑换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以贸易引力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实证检验并测算了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双边贸易的流量与潜力,结果表明: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GDP、人均GDP和吸引台资额,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之间的绝对距离,以及"两岸贸易热络区"等解释变量,是影响两岸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由于双边贸易的紧密程度(贸易依存度)不同,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的贸易潜力也不一样,对台出口和自台进口的发展空间也存在差别。因此,海峡两岸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消除双边投资和贸易的制约因素,实现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8.
文梦妮 《桂海论丛》2010,26(5):104-10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给广西沿边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广西沿边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和扩大同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为加快广西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