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22):63-63
举报 有个广告微博发这样的垃圾信息给我:"亲,新浪用户提醒您,您有一条私信来自微博活动,提示您本人获得二等奖!请登录……" 我立刻举报了它,举报理由我填写的是:"连行骗广告都不给我一等奖,我很受伤!"  相似文献   

2.
幸福的傻瓜     
李宏 《人民公安》2009,(7):58-58
刚结婚那会儿,妻经常问一些怪问题。有一次她拿那个老掉牙的题目考我,"假如我和你妈一同掉进河里,你先救谁?"看到妻渴望的、茫然的眼神,我说:"我先救我的妈妈,然后跳下河和你共赴黄泉!"妻说:"我很感动,  相似文献   

3.
从2002年我开始从事台湾报道、驻台采访至今,转眼快8年了。8年时间,从陌生到熟悉,台湾对我意味着什么——某天,我随口和儿子开玩笑:"你肚子胖得像阿扁了。"他立刻反驳:"可是我没有弹痕啊。"我愣了半晌,问"3·19"枪击案发生当时仅5岁的儿子:"你怎么知道阿扁肚子上有弹痕?"他笑道:"我就是知道。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8):64-64
撞上了一驾驶员在路边倒车,看到车后站着一位老人就说:"大爷,要撞上了麻烦您告诉我一声。"大爷:"好的,好的,倒吧!倒,倒,倒……""咣"一声巨响。大爷:"好了,撞上了。"  相似文献   

5.
侯德有 《人民公安》2013,(11):18-18,20-23
一位睿智而充满大爱的父亲,记录了儿子从2岁到16岁半的成长之路,读罢引人深思。两岁:某日,儿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桌,冲儿问:"谁呀?谁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三岁:  相似文献   

6.
章渔 《人民政坛》2014,(8):44-44
《人民政坛》编辑部: 履职多年来,我提了不少批评性建议,在一些公开的会议场合,我也常常针对具体问题对政府有关单位提出尖锐批评.久而久之,在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甚至一些人大代表看来,我是一名"点火放炮"的代表,是一名有点个性的"另类"代表.我只是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却被看成"另类"代表.对此,我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记时人生     
数日前,我到一文友家做客。该君写得一手好文章,时常有大作见诸各大报刊。一番寒暄过后,我表达出了自己的疑惑:"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会观察生活和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外,您还有什么真经?"对方颔首一笑,帮我续满茶。我又说:"我每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可时间总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了。回头一看,啥也没干成。"  相似文献   

8.
社会上总有一少部分人说:干统战就像嚼菜根——无味,而我的工作体会却不尽相同,我认为统战工作是多滋多味的。我非常赞同一位同仁对统战工作的认识:干统战就是积攒"财富"。  相似文献   

9.
不久之前,一位在报社就职的记者朋友煞有介事地问了我一句:"今天,你‘荒’了吗?"虽然问这话的时候他还着重强调了"荒"这个字,可由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我忙回答道:"还好啊。"朋友笑了笑,"我说的是‘饥荒’的‘荒’,不是‘慌乱’的‘慌’,这下你明白过来了吧?"听罢朋友的解释,我便点了点头"我们报社打算在下一段时间做一个关于‘荒’的专题,有什么好的材料,就提供我们一下吧。你们搞就业跟保障的,应该有蛮多的。"……  相似文献   

10.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位科学巨人,只要拥有一个"点",就可以做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那么,这一个点对于一个公司、一个职场人又意味着什么呢?年初,人们往往会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这一个"点"意味着什么呢?我看,这一个点,就是一个机遇!  相似文献   

11.
张旭 《小康》2010,(3):26-31
古语说:"开卷有益。"但是古人同样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或许就像很多年前鲁迅所讲:"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85后"生于北国的我,却很早就对海南有了记忆:1989年底就来海南打拼的父亲是一名第一代"闯海人",典型的"十万人才下海南"中的一员。也因为此,我与母亲早早就跟父亲天南海北的"两地分居"。每年春节时,父亲带回的照片中那椰树、沙滩以及明媚的阳光也成了我对海南的最初印象。这些模糊的印象在我来到海南、定居海南后随着时光的推移变得愈加完整,就如同那叠越来越厚的照片一般,将我这个"闯二代"与海南的前世今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于建嵘的底层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一家著名刊物的女主编问我:"你和于建嵘完全是不一样的人,为什么你们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我想了想回答说:"你的意思应该是我这个人太书呆子气,说话太直容易得罪人。于建嵘下海当过律师,身上既有书卷气又有江湖气,比较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相似文献   

14.
除夕前夜,参加老同学聚会,主题是回忆"那时"爱情。不过,那些发生在青春路上的故事在惹人开怀大笑过后,很快被"我家小闹"、"我家小美人儿"所取代。而我作为在座唯一的"老男孩儿",终究不光彩地"逆袭"可爱的宝宝,成为同学妈妈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你究竟还想"墨迹"到啥时候?我仓皇中逃回家,一推门,发现老爸边照镜子边跟我妈说:"儿子再不快点结婚,我的头发可就掉没了。  相似文献   

15.
蔡建军 《前进》2013,(8):54-55
"慎初"与"慎独"皆为谨慎之意,成为人世间为官从政的领导干部教诲自勉之词。让我解释,虽然肤浅,但也通俗:"初"就是第一次,"独"就是单身一人。  相似文献   

16.
张某突然一转身,双膝一曲跪倒在地:"谢谢陈所,要不是你的关怀,我这个家都不知会咋样了,从今以后我一定好好做人!用诚实的人生来答谢人民警察的厚爱。"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计划已经圆满完成,而且各项指标都完成得很好,作为港澳委员,从内心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也对"十二五"有了更高的期待。在这里,我只想说两个小问题:一个是品牌建设问题,一个是国民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说到幸福与政府的关系,我周围有一些人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我:"得了吧!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与政府何干?"另有一些遭遇过一些不顺的人有时会蹦出这么一句偏激的话:"别扯啦!我看政府就没给我们什么幸福!"他们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觉得要把事情说清楚。否则,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相似文献   

19.
微观点     
《人民公安》2012,(8):45-45
想骗警察?@新闻晚报:宁波警方查获一个贩毒组织,其中一名主要毒贩突然说:"我姓李,是记者,正在以卧底身份采访。"警察灵机一动,问他"新闻稿子的第一段称为什么?""李记者"竟然不知道答案是"导语",立马露了馅儿,被警方当场拿下。  相似文献   

20.
在我进入台湾司法界之前,朋友曾劝告我:"不要考司法官,司法界很黑暗,很难说真话。"但我坚定地说:"我们在学校学到的就是一个好的司法人应当依据法律和良心独立审判。我不能决定别人应当怎么做,但可以决定自己要依照良心独立审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