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深圳市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提出建设“廉洁城市”。同年7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建设廉洁城市的决定》,就廉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法治健全完备,政府廉洁高效,市场规范有序,社会文明和谐。同时,该决定还勾勒出了建设廉洁城市规划的具体路径: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法治建设,加强社会领域反腐倡廉建设,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以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区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工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在城市,由城市现代化带来的城市社会管理重心下移以及“单位体制”的逐步瓦解,引发了城市社区建设的兴起。1991年国家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强调政府减少干预,居民通过自助、互助和他助,发展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步实现社区多元主体的共治局面。  相似文献   

3.
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民进中央江苏考察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超 《民主》2008,(7):29-32
历时九天,深入南京、徐州、扬州、无锡、苏州五个城市,召开七场“文化建设情况汇报交流会”,实地考察十二个博物馆、十二个文化街区和文物点、两个图书馆、四个城乡社区、五个文化产业园区、两个文化产业集团、一个体育馆、一个文化院团、一所老年大学和一所企业。这就是5月7日至15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管理职能不断转换,企业社会职能逐渐剥离,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由政府、企业及事业单位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逐步回归社会,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而进入社区,从而使社区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积极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一、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障碍,积极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观念创新社区党建是块块单位党组织牵头,条条单位党组织参与,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一种新的党建…  相似文献   

5.
王立 《学理论》2009,(21):32-33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一体的综合化体系,它涵盖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作为政治保证的“管理民主”,从制度层面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目标的成功落实。对政府而言,尤其对乡镇基层政府而言,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宋雪峰 《党政论坛》2009,(15):46-47
在城市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推动下,居民参与已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城市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丽秋  魏红敏 《学理论》2008,(18):27-29
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空间单元。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在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发展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在社区这个“微型社会”中,二者经常会发生职能混淆与碰撞。随着城市的发展,民主和法治的进步,现代城市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城市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改善和协调两者的关系,共同为构建和谐社区努力。  相似文献   

8.
提质改造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贸市场的发展关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城区农贸市场发展的调查发现:目前,城市群城区的农贸市场在数量、规划、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加快城市化发展,持续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省市政府应高度重视城市农贸市场的发展及提质改造,注重对城市农贸市场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同时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明确责任,加强城市农贸市场管理,加大政府投入,大力支持农贸市场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切入,认为社区建设的终期目标是不断增强以社区为微观架构的社会自治理能力,减缓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快速变迁产生的巨大震荡,重组市场、政府、社会三者关系,构建“大市场、强政府、有序社会”三方相互关联、良性互动的新模式。在此理论背景下,笔者详细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缘起、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了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制度变迁路径、社区变迁模式,并就政府介入策略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着力破解“三农”问题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驱动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做到“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1.
搞好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是我国社会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市民素质不仅是城市政府有效行政的基础,也是城市现代化的关键。提高市民素质不仅是城市政府管理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城市政府追求“廉洁、公正、高效”形象的过程。在我国城市经济建设快...  相似文献   

12.
在“技术治国”的理念下,智慧城市已成为政府化解应急管理困境的战略选择。它满足了应急管理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形成智慧性、集成性与弹性的创新场景。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模型由“技术—平台—沟通—决策—过程”等五个维度构成,从理论上看,智慧城市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无疑是有益的探索,但还需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全球已出现了一些典型案例。与传统平台相比,智慧城市平台结合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是多种数字技术的集成与深化,它倒逼政府与民众进行合作,促进了“政府主导”向“应急共治”局面的转变。政府规划是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关键,政府需要将智慧城市纳入应急管理变革的政策范畴与行动纲领之中。尽管智慧城市建设为应急管理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也可能存在技术潜力、网络风险、个人隐私、弱势群体与社会风险等“悖论性”陷阱,管理者需要规避其陷阱,尽力挖掘其政策含义并制定相关政策,才能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谢阳举 《团结》2013,(1):55-58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就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5月30日再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十八大报告更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足见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内容提要     
《党政论坛》2012,(9):1-1
殷一璀的“着力提升驾驭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能力”一文指出,各级干部既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参与者,也是领导者、推进者,其驾驭社会建设和管理能力的高低直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党政论坛》2011,(9):33-34
一、认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关系的两个视角 1.从有关中央文献的表述看。“社会管理”在中央文献中并不是新概念。早在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就明确提出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但在表述上是将其与社会管理相并列的,即“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新的政府管理模式,以往的政府直接管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模式有利有弊,通过分析其利弊并结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要进行城市社区建设政府管理模式的改变.而政府间接的管理模式正好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它有利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进行自主自治的发展,充分挖掘社区居民自身的文化建设水平,发展社区文化团体以及其他有效的社区文化建设组织,为建设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社区进行有效的文化氛围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城市管理是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城管人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近年来城管污名化现象却对城市管理的效度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对武汉市主城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城管污名化的表现及形成机制。提出城管去污名化,应从建立健全“政府—城管—群众”的良性互动机制,打造先进的城市管理文化,规范社会环境及群众参与、理性支持方面入手,以提高政府及城管公信力,推动城市的改革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少华 《求知》2002,(1):16-17
随着城市社区功能的变化,社区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途径。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区教育与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六进社区”,就是指:科普知识、文化活动、体育健身、卫生医疗服务、环保知识、法律知识进社区。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文化品位、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9.
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大幅提高,一股城市特色街区建设"热"在我国悄然兴起。深入分析特色街区建设的现实背景、主要特征和基本方略,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斌  关桂峰  谢昊 《瞭望》2020,(3):18-21
这是一个立足长远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和管理好首都”的崭新命题。这是一个着眼未来的宏大构想——面临历史性抉择的北京,从“摊大饼”转向在北京中心城区之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地,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一年多前的2019年1月4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向社会公布。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机关35个部门、165个单位、1.2万余名公务员正式入驻位于通州区潞城镇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